如果有人问我:“你的家乡在哪里”,我会骄傲地说:“我的家乡在陕西”。又问道“陕西哪里的”,我会说“陕西蓝田的”。这里早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里。1953年在西安城东发现的半坡村遗址,展示出6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灿烂辉煌的汉唐盛世;从丝绸之路的起点到赐福镇宅圣君钟馗故里,这里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是近代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及宰相王鼎的将相故里。
记得2014年10月份我参加高级政工师笔试考试的时候,打开试卷印入我眼帘的题目就是“我的家乡在陕西”。看到这个题目,我思如泉涌,疾笔写下了洋洋洒洒的文字,写下了对家乡的情感。那年我以高分通过了高级政工师的评审。也正是这篇文章,让我的人生路变得更加平坦,让我在工作中能够如鱼得水。所以我至今记忆犹新。
陕西地跨西北和西南,古为雍州、梁州之地,又称为三秦大地,纵贯南北,连通东西,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区,处于黄河中游和汉江中上游,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陕西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秦阿房宫、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桥陵等,这些陵墓都记录印证了其古代文化,其中已开发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就展现了一个巨大地下雕塑艺术宝库,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如果外地游客到了陕西,第一个要参观的一定是兵马俑和华清池。
近现代的陕西,更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民国二十四年10月19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从此,中共中央在陕北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延安成为中国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到了陕西,延安也是必去的打卡地,播种革命胜利火种的地方是一定要去看的,看看毛泽东同志的故居,感受那个峰火硝烟的岁月,缅怀先烈,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说到陕西,自然会说到陕西人的性格。陕西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陕西人的性格以倔、犟、硬、碰:这表明陕西人具有性子刚硬、做事博劲刚直、遇事容易冲动的特点,属于典型的性情中人。生冷噌倔:这是外界对陕西人的评价。其中,“生”和“冷”、“噌”和“倔”分别合起来容易理解。陕西人多内敛,一般遇事不计较,然而一旦觉得欺人太甚、于理不公,则难免猛然间地爆发,不留余地6。沉稳、踏实、大气:陕西人的性格中有一种沉稳、踏实、大气的因子。黄土、大山的性格就是他们的性格,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格。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特殊的地理条件培养着质朴宽厚的陕西人。从古到今,陕西的名人不少:有黄帝、炎帝、秦始皇嬴政、刘彻、杨坚、李世民、白起、李靖、孙思邈、颜真卿、
于右任、李仪祉、杨虎城、习仲勋、张灵甫、杜聿明、刘志丹、张宗逊、谢子长等等。
陕西地处中温带区,基本上都属于中温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多变,温差较大,气温偏寒,雨少不匀,春多风沙,夏季多雨。过去陕西的冬天干燥而寒冷,记得小时候上学,我的手每年都生冻疮,最开始是痒,发展到疼痛,皮肤开裂,流血水和脓,手指一动,钻心地痛苦,异常痛苦!而且我的冻疮是年年犯,严重的时候写字都写不了,每天忍着疼还要写作业,害怕老师骂。小时候条件很差,学校教室都是生炉火,教室很大,生一个小小的炉火,常常把我们呛得流眼泪,炉子还不旺,取暖效果不好。一下课,我们都坐在炉火边,烤着家里带来的冷馒头,吃的津津有味,那是儿时最好吃的美味!听说茄子梗能冶冻疮,姥姥还给我用茄梗熬水冼手,给我做棉手套,各种防御措施都做了,但这可恨的冻疮还是除不了根。所以每年我都特别怕过冬天,害怕生冻疮。不只是我,班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生冻疮,直到上了高中,教室才有了暖气,从那以后冻疮才慢慢好了。想起现在的孩子,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冻疮这个病,更不要生过冻疮了,真的是太幸福了!
小时候我们住的是二层窑楼,吃的水是去外面挑水,有一个公共的水管,排很长的队,有人加队,有时候为担水还要发生争执,人际关系也不合谐。冬天是煤火取暖,环境很差!如今烧的是天然气,集中供暖,冬天家里很暖和,在家穿一件秋衣即可。过去的路是土路,下雨要穿劳动胶鞋,路面泥沙,高低不平,走路不注意还会摔跤。如今路变宽了,楼变高了,天变蓝了,空气变得清新了,一切都是那样舒适、温馨和甜蜜!
百年沧桑,人生如逝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40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四十年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2017年的3639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13432元。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27.7%和31.2%,表明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激扬爱国情,共筑中国梦。走过75年光辉历程,神州大地更加生机勃勃,社会主义中国更加欣欣向荣,亿万中华儿女坚定信心,陕西人民更加自信自强。振奋精神,团结奋斗,必将激发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底气,汇聚起爱国奋斗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