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
黄晓秀 国庆作品展
作家简历
ZUO JIA JIAN LI
黄晓秀 湖北京山人。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网、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湖北中华诗词学会、湖北楹联学会会员。曾任京山市文联副主席,京山市楹联学会会长。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曾就职于广州大学和武昌理工学院。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百名德育专家。著有诗词散文集《三余集》(约40万字),新诗集《情与爱的呼唤——名家诗赋精选》(6万余字),《教育研究文集《休闲教育论》(约20万字),《黄晓秀办学理念文集》(约20万字)。300多首诗词见于各类文学刊物。《钓鱼岛》、《放飞春天》、《水之赋》、《漫说黄鹤楼诗词》等诗歌散文在全国大赛中获一等奖和金奖。
祖国万岁
国庆作品展
GUO QING ZUO PIN ZHAN
满江红·中华复兴兼庆二十大
纵览环球,有强虏,称霸美帝。伸黑手,俄乌拱火,台海鬼计。日行正道八万里,中华儿女十四亿。举红旗、云水风雷劲,朗天地。
聚盛会,谋大计,千秋史,开新宇。问长空,国强军威谁敌?四海腾飞中国梦,五洲共享和平益。定宝岛,身手看长戟,昆仑立。
沁园春·中华颂
屹立千秋,高耸昆仑,五洲峰头。数盘古创世,开天辟地,文明长续,龙舞神州。百载蹉跎,惨遭凌辱,忍顾列强乱掠屠。今敢问,谁试比身手,赤血金瓯。
南湖水击中流,举马列宣言定大谋。聚井岗星火,延河洪浪,四战建国,天安红楼。时代春天,改革开放,富民强国伟业遒。英雄种,喜中国梦热,冠领环球。
满江红·读岳飞词
怒发冲冠,谁敌手,强虏烽冽。横槊处,拐马成土,狼纛烟灭。三十功名六州雪,八千里路九霄月。未料得,剑指贺兰山,空悲切。
靖康耻,长存虐。臣子恨,终化铁。有金牌令令,罢帅伏阙。欲加之罪莫须有,壮生无门死何烈。只留与,精忠报国事,千秋血。
梅之赋
在中国文化中,梅兰竹菊普誉“四君子”。乃演绎为人格高雅、品德高尚、修为高深之美尊也。自古以来,有诗词吟之,美术画之,歌舞颂之,民间传之。梅居四君子之至爱,何也?以其坚韧不拔、凌寒傲雪、芳华人间,庆年报春,赋予了人格之冰清玉洁、茹苦卓立、雄俊大美矣。
总观四君子之群像,皆表达着人民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对坚韧精神的赞美,对美好社会的祝愿,对幸福生活的梦想。这些,又被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集萃为千万首诗词歌赋,千古流传。已然成为民族文化之奇葩,民族精神之象征,民族风骨之写照。兰之灵秀高雅、芳香四溢,竹之虚心守节、挺拔青翠,菊之傲霜放彩、金秋汇福,皆成为了自然的四季美景和心灵的诗情画意。
予观夫梅,根插岩土,积弱勃发。立险破冰,步艰向日,虬干横空,风雪挺拔,神清气定,坚不可摧。其品格高洁、廉明生威,老成梅桩、铮铮铁骨,实勘傲视尘世也。据说,在中华文化中,赏梅有“三美四贵”:曲为美,奇为美,疏为美。贵简不贵繁,贵瘦不贵肥,贵合不贵开,贵老不贵嫩。何也?窃以为,赏梅之奇志、气韵、风骨、品格与精神也。
予喜乎梅,花傲寒冬,烂漫报春。或黄或绿,或红或紫,或白或粉,千姿百态,蔚为大观。寒山热土,繁衍生息。爱梅之美,风靡世界,好多国家之城市都建有梅园。中国最著名的有“四大梅园”:南京梅花山梅园、武汉东湖梅园、无锡滨湖梅园、上海淀山湖梅园,皆久负盛名。据说,南京梅花山种梅的历史,居四大梅园之首。这里自唐就有种梅的记载,至今已有1500多年。南京梅园疑有三国吴王孙权墓冢。武汉东湖梅园亦自有特色,园区大景是世界第一。园区在三国刘备祭天的郊天坛。郊天坛素有“观日上佳,赏月绝妙,瞰景最全,祈福最灵”之美誉。登高四望,周边还有卓刀泉、曹操庙、鲁肃马冢、湖光山色。武汉梅园最引以为傲的事,当属伟人数十次入居梅园一号,是北京之外,伟人入居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地方。伟人给武汉取了一个爱称,“白云黄鹤”的地方。梅园是伟人经常散步的好去处。据说,有一天伟人在滨湖的听涛酒家品尝了武昌鱼,又横渡了长江,灵感泉涌,写下了著名词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在这个意义上,武汉梅园冠盖全球。世界爱梅之国不少,历史至久的,要数日本。据说,唐朝时期,中国的梅种就传植到了日本。日本皇族和官家把梅花视为富贵和高雅的吉祥物。可见,梅花一点也不逊色樱花。现在,日本很多地方都有梅园,都有赏梅的习俗。
予爱乎梅,千姿百态,美满人间。腊梅粉黄,三冬竞秀,玉树临风,馨香暗传。携仙苑之梦幻,借瑶池之华妆,舞千古之霓裳,佩东海之龙珊。实乃百花莫媲,风韵独具,娇姿万般。绿梅稀有,嫩绿如纱,戏枝舞蝶,浓妆淡抹,花叶互映,龙女凌波。观音之玉手拂柳,天姝之金铃弹冠。幽容乍现,高雅难言。红梅报春,艳红含紫,粉腮娇颜,巧笑带芳,端庄秀美,霞光漫生。独携新春红彩,传送四方佳气,装点乾坤,妙不可言。白梅素雅,凝冰飞雪,花团锦簇,野山犹盛。具梨花之大气,比雪莲之高珍。“梅花三弄”,阅尽人间喜怨哀乐。“望梅止渴”,传说帅将铁马金戈。
耶呼!吾寄行香子词曰:
华夏千秋,神韵独钟。万花丛,月笼霞烘。冬传馨醉,春送娇红。正风华艳,风骨烈,风韵浓。 古今墨客,诗文尽颂。满乾坤,玉影冰功。瑶台琼彩,海卷难衷。念酒之芳,仙之美,人之雄。
竹之赋
说竹,就从画竹大师郑板桥说起吧。板桥是其号。他出生于苏州一个祖传书香门第。由于家道中落,渐入拮据。其三岁时生母去世,其继母在他十四岁时去世,其乳母是其祖母的陪嫁丫环,至七十多岁去世,陪伴郑板桥三十多年。其父十分重视光宗耀祖,自己启蒙,并请名师施教于他。他少小聪慧,读书科举,欲求进取,也是其青年理想。后家境贫寒,流浪扬州卖画为生,苦熬十载。期间,父亲离世,儿子饥饿而夭。在买画的富家友人资助下,乾隆元年,四十四岁考取进士。近五十岁,方出任山东范县县令。后调任潍县县令。为官十余年,清正廉洁,亲民爱民,声名远播。期间,参与乾隆泰山封禅准备,以书画史之职,在泰山之巅日夜坚守四十余天,其引为自豪。“难得糊涂”是他对人生和官场的一个小结。他在这个题文中写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变到糊涂更难”。一个“难”字,写尽了人生和官场啊。他敢冒大罪,在大灾之年擅自开仓放粮,赈救难民,且把借了还不起的借条全部烧掉,无需再还。被记大过,官场失意。无奈,六十余辞官退隐江湖。临行,潍县百姓夹道送别,不忍散去。板桥只好作画题诗相谢。诗曰:“乌紗掷去不为官,囊槖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可见,他对欺民腐朽的官场不屑一顾,对自己的清廉些许自豪。板桥画竹,源于他爱竹。他爱竹,又源于他与竹之物我共性,为民请命,耿介硬骨,清廉高洁,传为狂人。他把爱民的慈心善雨倾洒在竹上。于是,他爱竹,亲竹,伴竹,观竹,画竹,吟竹。他以画竹为乐,以伴竹为生,以吟竹为美,以卖竹为济。他为《竹石》画配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哪里是在写诗呢!分明是为社会底层的百姓呼号和赞美,也是自我品格之写照。他说,一生只画兰、竹、石,皆以“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可见,他是要以画竹,鞭打官场和社会的黑暗,坚守自己的爱民信仰和骨气。同为扬州八怪的大画家李鱓这样评价郑板桥:“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这是对郑板桥的为官为人为信仰中的文化艺术最简洁而又至高的一个点评。有人说,他的画有师法苏东坡之痕缕,也许吧。窃以为,他们的人生脚印和人格境界确是相通的。
吾虽不善画竹,但亦爱竹。
吾爱竹之春夏秋冬,各领风骚。春,有竹篁嫩笋,野岭沙坡,栉风沐雨,立崖破冰,奋力拔节。供百姓之美食,亦皇家之山珍。清香怡味,秀色美餐。夏,耐酷热炎暑,风烈雨暴,久旱干涸,电火雷击,兽啃人伐。却摇曳而多姿,凌云而高举。秋,杆粗叶茂,郁色苍翠,片片成林,棵棵擎天,摩云涌雾。送天来之仙风,漫无觅之馨芳。冬,对朔风寒天,冰封雪冻,草木萧瑟,日薄霜冷,无遮无蔽。却挺立而昂首,百尺而不折,碧翠而不衰。
吾爱竹之修直坚韧,无言奉献。总观竹之广袤,不择地域,无怨贫瘠,根扎崖土,翠满乾坤,秀美环境,广用人间。衣食住行,无所不能。竹纤入纺 织布造锦。竹浆造纸,自古上品。细杆造笔,画龙写凤。粗竿造房,楼上楼下。竹椅、竹床、竹席、竹簸、竹箕、竹篮、竹筷、竹杖、竹伐······楠竹粗壮,常作云梯。水竹节稀,常作家什。毛竹细软,常作匡篮。竹制作的乐器、礼器品种多多,清音袅袅。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以智慧和勤劳,用竹创造出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
吾爱竹之高风雅韵,诗泉文瀑。竹之笛,引天籁之高亢,激人生之奋发。竹之箫,鸣流泉之幽咽,得心灵之慰藉。竹之琴,弹铁马之纵横,卷沙场之铿锵。得竹之直,若铁骨正心,不枝不蔓。得竹之色,若碧玉消魂,无污无朽。得竹之高,若拨雾凌云,志气高远。得竹之怀,若谦谦君子,气度海蕴。得竹之韧,若钢筋铁杆,隐忍百折。得竹之雅,可倚竹赏月,红袖抚琴,宁静致远。得竹之俗,可伴竹纳凉,仰观银河,怀爽馨风。得竹之缘,可相约把盏,喜乐同醉。竹影卓约,若仙姝临空,贵妃霓舞,风情万种。竹声清雅,若金铃扶风,娇娘软语,乾坤聆听。竹之大雅大俗,博世人喜之爱之者十之八九。竹之风姿气韵,惹墨客吟之赞之者何止万千。
吾爱竹之古今文化,灿烂辉煌。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竹文化。观音菩萨救苦救难,人间送子,以红竹点水,即得圣果。湘妃万里哭帝,泪洒于竹,情意点点,即化斑竹。书有传说,贵州綄紗女,缘遇竹筒,筒生夜郎候,自姓为“竹”。竹,神灵也。在甲骨文中,就发现了6个竹头文字。在《辞海》中有200多个竹头文字。考古发现的文字书写载体主要是竹简。竹在文化传承中有非凡的意义。竹在社会宗教、社交、节日活动中,也是重要的工具和元素。竹的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独有特色。如“竹报平安”、“青梅竹马”、“胸有成竹”等。赤水流域在5000多年前就产生了“竹图腾”,成为部族的至尊。曾经,竹是捕猎野兽和与敌人作战的重要武器。竹也是中华风水中吉祥的象征。竹山环居,视为风水宝地。碧竹临窗,视为幽居风雅。历来一些文人雅士爱竹成癖。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每住一处,就要在屋周栽一片竹林,并说“不可一日无竹”,世人称其“竹君”。苏东坡也对竹十分酷爱,是画竹吟竹的大家。其有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暂借藤床和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蒲松龄亦爱竹如命,他在院中就栽了一片竹林,朝夕观竹伴竹。在《聊斋志异》中,有不少与竹相关的仙鬼故事和情节。他有词曰:“山外谁知天几大?菊千朵,竹万个”。“想天女散花,洒楼飘细细,入竹响铿锵”。“竹林七贤”,亦多有竹的故事。史上爱竹吟竹之名家颇多,不能尽举。当代,文玩市场培养出了许多竹的文玩盆景。如佛肚竹(罗汉竹)、观音竹、凤尾竹、姬翠竹、富贵竹、紫竹、米竹、矮竹、文竹等。这些盆景竹,小巧玲珑,精美秀雅,书房茶几,阳台花架,风姿婆娑,小品大雅。
在中华文化中,竹已然成为民族风俗、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品格的象征。世传公认的有“岁寒三友”松、竹、梅,有“四君子”梅、兰、竹、菊,竹是其中之至首。竹清秀高雅,亭亭玉立,经冰雪而不凋,承风摧而不折,蒙淫雨而不腐,历四时而常青,集挺拔、坚贞、刚毅、高洁、清幽、修美于一体,谓大美矣。
噫嘻乎!玉竹之德,古今惜之。翠竹之美,天下爱之。乾坤有竹,人间福也!
情爱赋
情为何物?爱为何物?古今中外,皆莫能辨。维纳斯极尽飘洋过海之美,《红楼梦》极尽变幻玄妙之机,《聊斋》极尽人鬼千变之态。断桥一会,绝唱千古;鹊桥相约,天地共叹;蟾宫月桂,情爱芬芳;梁祝化蝶,缠绵无尽。聚宇宙之灵气,映日月之光华,领虹霓之异彩,引百鸟之歌唱。凤凰之高翔九天,蛟龙之纵横沧海,星斗之耀其灵辉。雾霁不足以喻其柔,金石不足以媲其刚,魅火不足以爆其烈。飙风无以折其志,雷电无以摧其坚,乾坤无以壮其久,百花无以艳其美,天籁无以穷其韵。发于清泉,则高山流水,秀雅登峰。盈于莲荷,则污泥无染,流芳溢彩。游于琴弦,则神鬼莫测,风歌雨泣。结于心胸,则如痴如醉,百药无解。情爱之于人性,千古如一,万世不变。情爱之于阴阳,峰壑相生,江海相贯。情爱之于男女,形影相伴,生死相许。
情爱何物耶?奴役生死,放骸天地,忠烈山海,缠绵日月,此宇宙之大观也。然则形神无痕,电掣风卷,阴阳互生,人畜共本,神鬼莫测,实乃万灵之源泉矣!
或曰:滛乐于生,崩苦于死,生生死死,皆莫能言,无怨无悔!情耶爱耶诚可谓至高至美、大雅大俗、弥坚弥久、无量无极之神圣哉!噫嘻乎!
春的童音
啊 春 聚集着
电的掣火 雷的轰鸣 雨的甜润
播种着
光的温情 草的碧绿 花的芳馨
啊 大河滔滔 长江滚滚
磅礴奔涌的神州春汛
春神的脚步 碾碎历史的积垢
春神的巨手 砸烂传统的锁链
为什么 贫穷落后的小山凹
二年变成翻翻县?
为什么 债台高筑的烂工厂
一年盈利大翻身?
为什么 十七岁的女劳模
是“万元户”的“鸭司令”?
为什么 宾馆走红的大经理
是卖“大碗茶”的小青年?
为什么 我们的运载火箭 第一次
在太平洋激起浪花层层?
为什么 我们的同步卫星 第一次
在太空骄傲地旅行?
为什么 我们的国歌 第一次
在洛杉矶把世界震惊?
啊 中华 正握紧拳头
在改革的春风中奋起
啊 中华 正挺起腰板
在改革的春天里振兴
啊 春
乍暖还寒 冻不折飞腾的翅膀
雪压冰封 锁不住熙熙烟景
熔化冰雪 嫩绿挂上串串柳芽
撑破冻土 葱翠绽开排排新笋
啊 春
礁石镌刻着你执着的信念
蓝天舒展着你宽广的胸襟
腊梅绽放着你傲雪的倩影
太阳燃烧着你帜热的丹心
啊 春
你歌唱 在蛰雷 在牧笛 在浪尖
你潇洒 在红花 在碧草 在白云
你辉煌 在熏风 在艳阳 在丛林
你晶莹 在清露 在暖雨 在月明
火烧不尽 你有深插黄土的坚根
世代昌盛 你有经天纬地的忠魂
啊 春
聚集着 电的掣火 雷的轰鸣 雨的甜润
播种着 光的温情 草的碧绿 花的芳馨
大河滔滔 长江滚滚
啊 磅礴奔涌的神州春汛
(初作名为《来了,春天!》。曾获1985年原荆州青年诗歌大奖赛一等奖。定稿于党的十五大闭幕之际,改名为《春的童音》)
羊与山
你娇嫩的春天
曾喂饱我的饥饿和眷恋
你清纯的甘泉
曾畅解我的干渴和火焰
而秋天和冬天
你在季节中枯冷成石岩
而我长大的贪婪依然在膨胀
纵使风雪覆盖了你的等待
却有一种疯狂
宁愿 点点滴滴
啃烂你的坚硬
这就是爱吗
清晨 有一只小鸟
用欢歌将黎明唤醒
夜晚 有一颗星
从遥远点亮心灵
太阳 无数热灼的箭
将理智射杀
情爱 如点燃的鞭炮
这样火爆 这样疯巅
午夜无眠 美梦丛生
一千种 一万种 你的魔影
一千种 一万种 你的风情
手抚摸着我的梦和快乐
一千种 一万种舞蹈和飞旋
浩瀚的宇宙微笑着
一千只 一万只 温柔的眼睛
这就是爱吗
土地上种下一颗心灵
收获一千种 一万种无眠
这就是爱吗
如风如雨如雾如云
如草如花如阳光如浪阵
如春风吹响的牧笛
如月光吟唱的诗篇
热烈庆祝新中国
成立7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