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文学刊物就是一个文学世界
记者:游江老师您好!作为《香港文学》的第四任总编,您在传承刊物风格、开拓办刊新局面上有哪些思考?
游 江:《香港文学》创刊时,刘以鬯先生便定下办刊宗旨:“立足本土,兼顾海内外;不问流派,但求作品素质。”这一理念被历任总编一以贯之,四十年来不曾动摇。在传承刊物风格上,我主要秉持三项准则,即:推广香港文学,促进世界华文文学的发展与交流,坚持纯文学高品位。
《香港文学》在创刊时便提出要链接世界各地的华文文学,“将每一地区的华文文学喻作一个单环,环环相扣,就是一条拆不开的‘文学链’”(发刊词)。为此,我们每年都会推出香港与世界各地华文文学专辑,为海内外作家提供一个开放、稳定的文学平台。如今这条文学链更加明确地向北延伸,向中国文学的母体延伸。我们进一步加强与内地文学界的联系,去年与福建省作协合作,推出了一期“福建文学作品专号”,这是《香港文学》创刊以来首次以专号的形式推介内地一个省(区)的文学作品。我们还将与广东省作协合作,推出一期广东文学专号。
此外,我们对刊物的栏目设置、整体设计进行了革新,扩充版面,推出新栏目,如“港风·映像”“满目山河”“访谈”等。其中,“港风·映像”栏目邀请全球各地非香港本土的华语作者,以“香港经验”为主题,书写他们的香港——记忆中的、梦想中的,甚至未来的香港,向世人讲述香港故事。“满目山河”则是《香港文学》首个作家个人专栏,邀请旅美华文作家张宗子撰稿。
在网络时代,我们十分重视媒体的融合发展。除官网外,还开设了微信公众号、Facebook、小红书等账号,利用这些网络平台发布讯息,与读者进行更为紧密的互动,借助网络的传播力,吸引更多读者、作者的关注和参与。我们运用新媒体工具,让文学不再拘泥于文字,而是扩展为其他形式,如视频访谈。我们每个月都会邀请“港风·映像”栏目的小说作者做一期视频访谈节目,并发布在网络平台上。
一本文学刊物就是一个文学场,一个文学世界。在这里,读者、作者、研究者、编者互动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成长。如果说以前《香港文学》更注重于专心办刊,如今我们敞开大门,更主动地发挥文学平台的作用,凝聚读者、作者和研究者,比如举办“香港文学沙龙”系列活动,积极组织香港作家和海外华文作家开展采风活动,创造良好的文学生态。
记者:在网络视听时代,您认为该如何保持传统纯文学刊物的定力和持久生命力?
游 江:在香港这个商业社会,纯文学从来是小众的。办刊难,在香港办一份纯文学期刊更难。香港又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国际化都市,香港文学自有它的特色和生存空间。在这个蕞尔小岛上产生了刘以鬯、西西、也斯等文学名家,我们有理由保持自身的“文学自信”。如前所述,《香港文学》立足香港,面向世界,四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纯文学立场,“不问流派,但求作品素质”,内容为王,坚持提供高质量的原创文学作品,保持刊物的纯粹性和质量,让读者能够在《香港文学》读到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我们坚持开放包容的办刊宗旨,重视文学的新生力量,经常性推出新人专辑,不断追求形式与内容的革新,受到世界各地读者、作者、世界华文文学界及研究界的肯定。
《香港文学》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纯文学期刊,已成为香港的一张文化名片,凝聚了无数香港人的文化记忆。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相信香港特区政府也将逐步加强对文学的重视和投入,我们对《香港文学》的未来充满信心。
保持多元、碰撞与活力
记者:根据您办刊的经验,您认为当下的香港文学创作有哪些突出的特点或者态势?
游 江:香港文学具有多元化和都市性的特点,而这也正是香港这座城市的特点。香港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现代都市,华洋杂处,其文学创作在吸收中国文学传统经验的同时,很早便引入、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因此,香港文学兼收并蓄,具有多元开放的国际视野。都市性方面,香港的城市发展进程漫长久远,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哪座城市能比香港更光怪陆离、五光十色了,香港作家们对于都市的观察、理解成熟而深入,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其都市性便大为彰显。我认为,香港不同背景、不同流派的作者一直按照多元化创作习惯发表作品,传统与现实写法兼备。香港作家关注“我城”的发展变化和自身的生存状态,生存命题一直是香港作家历久弥新的创作主题。
不同历史时期,一批批“南来作家”曾经给香港文坛带来碰撞、冲击、活力和经验,留下不少传世之作。值得注意的是新时期一批从内地来港求学并居留生活的中青年作家正在崛起,逐渐成为香港文坛的中坚力量,而香港和岭南书写正是他们创作的重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葛亮。葛亮原籍南京,在香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港发展,现为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曾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首届香港书奖、香港艺术发展奖,入选“中国好书”等。葛亮文字考究,叙事风格自然、古典而成熟,作品渗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从《朱雀》《北鸢》到《燕食记》《飞发》到最新完成的长篇小说《灵隐》,葛亮的创作主题逐渐从江南转到岭南。他告诉我说,近年创作在空间上多侧重于岭南题材,接下来会进一步书写岭南近现代历史题材,包括非遗主题的创作。
2023年以小说集《空气吉他》入围宝珀文学奖的邵栋同样毕业于香港大学,现为香港都会大学助理教授。邵栋的小说关注香港与泛南方地景,故事多着墨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荒诞和黑色幽默,关注当代青年的生活情态,笔调冷峻内敛,偏向气氛写作。邵栋透露他最近创作的小说也都是关于香港题材的。
新锐作家程皎旸曾获香港青年文学奖,其作品关注香港弱势群体,如孤寡老人、露宿街头的女性等,希望在虚构的世界里为他们寻找出路。如《纸皮龟宅》书写地产商对年老劳动者的剥削,《危险动物》书写香港露宿女性的边缘生活,以及媒体对其的无情利用。她的作品采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具有还原社会现象的肌理,而变形、异化的超现实情节,是带领读者思绪起飞的魔法。程皎旸的最新创作更聚焦于香港职场、商业社会,以及新移民、新中产的生存状态。吟光曾获作家出版社“年度好书”等奖项,曾入围宝珀文学奖,其作品跨越历史、都市、科幻等多种创作题材,以小说和跨媒介共创,达成内容与形式联袂对话。其最新作品《港漂记忆拼图》“在传统小说中糅合了综合艺术形式,让多媒体的多元感知方式在文本叙事之外增加不同视角和体验,而这样多元的交融与碰撞也与小说故事发生之地——香港,构成了巧妙的呼应”(《亚洲周刊》全球十大小说颁奖词)。此外,在香港各大院校学习进修的内地留学生中不乏像渡澜这样的文学新秀,都是值得关注的香港文学新势力。
记者:未来,《香港文学》在团结联络内地、香港和海外华文作家方面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游 江:我希望《香港文学》继续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香港这座城市历来就是联结东西方的桥梁,表现在文学上也是一样。我们在提供作家发表作品的园地的同时,将积极开展香港、内地和海外华文作家的文学交流活动,比如组织香港和海外华文作家赴内地采风、参加文学活动,更好地融入大湾区文学圈,带动更多文学交流活动,还会加强与内地、海外华文文学刊物、文学社团组织以及大专院校的合作,通过制作特辑、举办文学研讨会、设立“《香港文学》研究奖学金”等方式,促进世界华文文学的发展与繁荣,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华文文学的文学链环环相扣,绵绵不断。
记者:对于《香港文学》四十年社庆,还有哪些纪念活动?
游 江:2025年1月5日是《香港文学》创刊40周年纪念日,我们将筹备举办一系列纪念和庆祝活动:一是举办时代杯“中国心·香港情”全球华文创作大赛的征文活动,向世界各地的读者和作者发出邀请,征集他们与《香港文学》的故事。目前我们已经在刊物上开设栏目,陆续刊发赵稀方、秀实、袁勇麟、蓬草等作家、学者的文章;二是征集名家手稿,拟在香港和内地巡回展出;三是征集关于港澳台和世界华文文学的论文,举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四是编辑出版中断多年的《香港文学》系列选集,分为小说卷、散文卷、诗歌卷、文艺评论卷等,呈现本刊精华;五是设立“《香港文学》奖”,邀请著名作家和学者担任评委,评选优秀作品并在香港举办隆重的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