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关注 >> 【2025新春人物丨当代作家 古燕清 作品年刊】

【2025新春人物丨当代作家 古燕清 作品年刊】

2025-01-15 17:06:41
浏览量:


2025新春人物

当代作家 古燕清 作品年刊





2025新春人物简历

XIN CHUN REN WU  JIAN LI

     古燕清,笔名青青子衿,广东梅州人,中学语文教师,喜欢文学,喜欢诗词,业余会写作诗歌、散文。常有作品发表在《梅州日报》《嘉应文学》,是梅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网专栏作家。



作  品  年  刊

ZUO PIN NIAN KAN

  

陌  上  花  开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在梅县阴那山的樱花谷里,我轻声的读着宋祁的《玉楼春》词。因为在仙境一样美丽的樱花世界里,只有在樱花树下读春词品香茗,才不负这美丽的春光!

  元宵节前一天上午八九点,接到同事宇邀游阴那山樱花谷的电话,我欣然应允,携伴侣与宇、珍珍和晓波驱车到梅县阴那山樱花园欣赏樱花。天色柔和,冬冷犹在,来到阴那山停车场,换坐景区旅游大巴驶向樱花园,盘旋山路上,道路两旁一株株粉红绚丽的樱花开得恣意灿烂已经惊诧了我们的眼,撩拨着我们的心,车内的游客个个欢呼雀跃欣喜若狂。进入樱花谷入口,惊喜更甚,道路两边樱花把我们迎进了一片粉红明媚的樱花世界,一株株樱花丛丛簇簇绵延在茶田间,满眼都是柔丽鲜艳的粉红,让人的身心不由得也明媚诗意起来。

  走在陌上看花开,嘴角漾着笑,心儿向阳开,看着这比梅花更艳比杏花更娇的樱花,丛丛簇簇像轻纱像云霞像锦缎铺展在如诗如画的五指峰间,那如三生三世仙境般美丽的景致,你除了欢喜除了感叹,接下来的你只有不断地变换角度,只想把最美的樱花倩影留在你的照片之中。

  拍照倦了,走在陌上徜徉花下你只遗憾所读诗词太少,遗憾所爱不在身旁,无端担心着迟来的人会看不到这明媚美丽的景色,又暗暗忖度这一株株明媚的樱花会在什么时候暗淡了它的红……

  这陌上花开的美景引来游人如织,身边闪过几个穿汉服唐装的小姐姐,她们那美丽的容颜让我想起了韦庄的春词:“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只是环顾前后,并没有风流少年陪伴在侧,心里无端地为那几朵盛开的人面桃花暗暗叹息。

  走在陌上看花开,你还是遗憾所读诗词太少,不能像崔护游春后题诗一首让后人久久吟唱:“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的人面桃花,崔护第二年再访便错过了,而现在,崔护零落成泥已近1500年!红颜与英雄,最不忍见世间白头!美丽的容颜易老去,时间的流水终究会暗淡所有的红!

  想到这里,我怂恿同伴珍珍围炉煮香茗,想用热茶消去涌上心间的惆怅!等茶的时候有一个娴静的女子向我们走来,寻觅和若有所思的样子让我想象她是否来赴今生的约定;接着又走过一对年轻的男女,让你不由自主地想起刀朗的新歌《花妖》,想象歌里的“花妖”现在又辗转到了哪里?

  于是又想起吴越王“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故事,故事说的是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吴越王思妃心切,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后来苏轼亲临临安凭吊吴越王那一段逝去的爱情,写了三首《陌上花》,诗里写道:“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花开花谢转眼间,苏轼亦已远去了近千年!

  看着满山樱花红红颜将逝的,我却再也高兴不起来,便从书包里抽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对阿珍说:“阿珍,你泡茶,我来读词给你们听。”于是就有阴那山的樱花谷里阿珍泡茶我读书的一景!

  伴侣就陪伴在身旁,他不会对我说:“陌上花已开,可缓缓归矣!”可是,他静静地喝茶听我读春词,陪我游遍樱花谷的每一处胜景,并在看完樱花后的午后三点,请我们去吉祥饭店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武夷山游记


  2023年的夏天,应在武夷山学院做教授的同学秋玲博士之邀,我们高中十个同学携家人从广州深圳梅州三地奔赴武夷,陪高中时代的老师肖永刚夫妇在武夷度过了四天的夏日游。

(一)

  我和老师(师母亦是高中同学)两家人从梅州一同出发,第一次坐家乡的高铁,看见干净舒适的候车室,高效迅速的换乘呼叫和井然有序的旅客,心里升腾的是为祖国日新月异发展的自豪。记得2015年坐绿皮火车去兰州,车站里人声鼎沸,车厢里熙熙攘攘,火车车轮摩擦声嘈杂,列车速度也慢,坐了一天一夜才到兰州。虽然慢有慢的悠闲,但那环境和现在相比恍若两个时代!现在的高速列车,那高速、迅捷、智能让人充满了梦幻般的感觉,身在干净整洁的车厢,看身边景物一闪而过,感受列车飞一般的速度,让我忍不住在“相约武夷山”的微信群里发了一段文字:“现在乘高铁已不再喧闹,一切静悄悄的,快速地来,迅疾地去,越来越科幻的感觉。这让我遥想我们的将来,会不会先进到踏上一列星际列车,上车是地球,下车便是月亮或其他星球?”这留言引来玉红“好浪漫!”的惊呼。也引得秋红特别对我说:“星际列车,这是马斯克正在干的事!”也引得巧兰、文友、惠丽的留言:“疯狂赶路去高铁站途中……”

(二)

  我们是坐早上7点40分的“梅州西—潮汕”的D7309高铁,9点半便到了饶平,换乘“饶平—南平市”的D2352高铁,中午14点就到了南平市。然后乘有轨列车到南平市西塬岭,在西塬岭早已订好的“橙心小筑”民居安顿下来,静静等候从广州和深圳出发来的同学。下午五点钟,我们两家人去周边转了一圈,然后在民宿不远处找了一个当地比较有特色的饭店,品尝了当地特色美食——干锅辣椒鸡、熏肉炒鲜菇、清蒸红眼晴鱼和茶啤。我真喜欢这样的旅游——有茶有酒,有鱼有肉,有故事回忆,还有闲情逸致!那干锅辣椒鸡和茶啤是绝配,让你吃得一身大汗,吃后通体酣畅淋漓!那感觉就一个字——爽!晚饭后我们回酒店,途中买了一大桶矿泉水,准备在民宿里一边品大红袍一边等待其他同学的到来。只是广州深圳的同学来到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可是我们仍从床上爬起来,一起陪他们去宵夜,虽然好久未见,但感情一直是不变的,烤串啤酒一直吃到凌晨一点半才回来,洗漱完上床睡觉,但只因太饱和择床,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睡好。

(三)

  第二天上午驱车去游览武夷山九曲溪,竹排穿行在十六里长的九曲溪中,低头是如碧玉、如翡翠的河水,清澈的水里满是敏捷地追逐船儿觅食的游鱼;抬头是壁立千仞的高山,如画般的山光水色,让你不得不感叹武夷山山水之美并不是浪得虚名。在九曲河下游的晴川上岸,我们便到了武夷宫。武夷宫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神君的地方,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宫殿,是宋代六大名观之一,可我们的兴趣不在它。从武夷宫出来我们吃午饭,然后一致决定去爬天游峰,武夷的同学说天游峰是福建省武夷山第一胜地,素有“不到天游等于白游”的美誉。虽海拔只有408.8米。但它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每当雨后乍晴,晨曦初露之时,白茫茫的烟云,弥山漫谷,风吹云荡,起伏不定,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当你登上峰巅,望云海变幻莫测的景致,你就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之间,故名之谓“天游”。说得我们心驰神往。

  我们从武夷宫乘车到天游峰景区,步行到天游峰山脚,我们一行人从伏虎岩开始登山,沿山脊而上,两侧都是悬崖峭壁,有两三处的陡坡接近七八十度,累得你不得不手脚并用,吓得你不敢往后多看一眼,每爬五六个台阶,你得坐下来把吓出窍的灵魂拉回来。而山风一点也不会怜悯你的狼狈,它拉扯着你,逼你把淋漓的冷汗收回去;挂在半壁你又热又冷,让生无可恋。陡峭的阶梯让你欲上不得欲下不能,当天游峰蹂躏得你瘫软如泥,哀嚎连连,直至怀疑自己是否是“吃饱了找虐”时候,山路徒然一转,顶峰已在眼前,但这个时候你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因为你还在找已经出窍的游魂。在天游峰顶,当你在怔忡中久久回不过神,庆幸刚才没有把小命丢在半道上之时,你就完全折服于天游峰的壮美里。于是就有了诗的灵感,一首《游武夷天游峰》就出来了——天游壁立高万仞,刀削铁索挂云端。儿童不知天游险,只身偏捡险处游。亦步亦趋心如捣,再上百尺瘫如泥。登顶踯躅待魂归,回头不敢轻武夷!

  当晚上你再欣赏了如诗如歌的"印象大红袍"表演后,你就对武夷山奇异山水顶礼膜拜了!

(四)

  第三天我们一起去遇林亭窑址看建盏古窑,在一号古窑址旁边我们邂逅了清凉幽深的遇林亭,在外面三十七八度的酷热里走进清凉幽静的遇林亭,我们就不想走了,我们一致决定在遇林亭里细细品尝大红袍谈年少往事,中午就叫外卖送餐,就这样,我们在遇林亭里休息消磨了一天,这一天里的感受是轻松愉快、妙不可言的。高中时光已过去30年,在一杯杯香茶中,我们一起忆“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一起点数昔日少年现在英豪!现在回想那遇林亭里的一幕幕,那风景也将变成我们今后的美好记忆,让我们在更后边的时光里慢慢回想。下午三点钟我们起身一同去参观武夷山学院为同学夫妇分配的宽敞明亮漂亮的博士楼,在宽敞明亮的大厅里继续喝大红袍,感悟少年努力奔跑对人生目标实现的重要作用。晚饭时博士同学带我们去武夷山市最好的酒店万城首府进餐,大家都乘醉而归!

(五)

  第四天已经是星期一,很多深圳广州赶来的同学又要赶回他们的工作岗位,只余三个做老师的同学陪着肖老师去看青龙潭瀑布,因离别的愁绪和第三天晚饭喝的酒太多,我们都没有很好地领略青龙瀑布的美……

  时间过得很快,相聚的十个同学转眼又星散各地,继续着以前一样的日子。

  很喜欢作家三毛的《岁月》里的句子,她说:“岁月的极美在于它的必然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每一季的变换带走了时间,却留下四季景色和收获,陪伴我们走过岁月的人和事都留在了生命里和记忆中!”。就像我们,一同走过高中,我们彼此都记得当初最真的模样;一起走过中年,然后约定一起陪着慢慢变老!

  感谢武夷山学院同学的邀约,让我们领略了武夷俊美的风景!


月光光,秀才郎


(一)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前一口塘……”每当听到这首童谣,我的心中就会涌起丝丝的甜蜜和忧伤,这是孩提时候妈妈教给我的一首童谣。客家童谣有很多很多,这首童谣就像李白的《静夜思》一样,以质朴的语言生动的叙述启蒙了一代又一代客家儿童。

  我的老家叫莲塘,其实客家地区有很多地方叫莲塘。我的出生地广东梅县,这里是客家的摇篮,在我呱呱坠地的时候,正是姐姐们绕着床念着童谣的时候。小时候睡觉前母亲教我念《月光光》的童谣,我总要天真地问“阿乳,歌谣里的莲塘是我们的莲塘吗?”母亲就轻轻拍着我的背说:“是啊,就是我们莲塘啊!阿妹妹,睡目目……”于是在妈妈的客家童谣声里我就安然入睡了。

  我的故乡广东梅县城东莲塘。现在连村口也是池塘连着池塘,它们像一条水带环绕着村口,池塘里种着荷花,春天荷叶还未出来时,那水带粼粼的波光辉映着湛蓝的天空,春雨落下来,水面漾起圈圈的涟漪,霏霏的雨水和荷塘上升的水汽笼罩住“莲塘村”的泰山石,烟雨蒙蒙的景色便有了江南水乡特有的秀丽。夏天,荷叶初出如钱如碧绿的玉盘,接着出水的荷箭挺立于水面,田田地蔓延在碧波间。当荷花“小荷才露尖尖角”时,已经“早有蜻蜓立上头”了。荷花最盛的六七月,满池的荷花亭亭玉立,淡雅清新的荷香让你心旷神怡,映着池塘边上骑着白马的清秀的秀才郎,那风景美得如诗如画,那骑着白马志满意得的秀才郎的模样,让你想象莫不是哪家秀才郎“夏风送来魁榜信,志满意得过莲塘”?但不管如何,村口秀才郎那美好的画面符合了我儿时对“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的美好想象。

  莲塘村村口有莲塘,但莲塘的取名还是因为村子中心有一座百年的中心围屋,围屋前有一口二三百平方的池塘。中心围屋两边还有一个小一些的围屋,门前又有池塘,几个池塘相连,莲塘的名字大概由此而来吧!小时候爸爸对我说过,莲塘的围屋是一块风水宝地,因为屋后是郁郁葱葱的罗圈椅一样的山,它把三个围屋抱在怀里。爸爸说“这种风水叫后有靠山”,前面有偌大的池塘,还有活水——一条小溪绕山形蜿蜒而来流过村子中央,爸爸说“这叫前有龙气”。爸爸还说最妙的还是围屋对面的山形好似一条匍匐在它面前的老虎,虎头低伏中心屋对面的小溪边上,虎身弯曲怀抱着“官帽”形围屋和一栋洋楼。他说“我们这样的风水,莲塘村每隔一段时间会出一两个秀才”,他给我罗列了爷爷辈和他同辈的几个我们村里走出去的“秀才郎”,那些人都是莲塘村的骄傲。

  “但要上正处或厅级就很难,”他补充说,“这是因为“多大的池只能养多大的鱼!”

  那时候还太小,看着爸爸笃定的神情,心里深信不疑爸爸所说的每一句话。心想爸爸长得如此儒雅俊秀,如果不是阿公在爸爸还在念童谣的年纪就过了南洋,阿婆后来觉得活不下去了带着小儿子改嫁的话,他或许也会是我们村的一个秀才郎吧!

  爸爸的预言是很准的,大概因为父亲跟着外公学过看风水,他是有一些风水学的知识的。但是当时我们还是怀疑,因为哥哥很年轻已经“身居要位”,然而十几年后当他的选调生都坐到了正处的位置上而他辗转多地还是副处的时候,我又想起父亲的预言来。心想他的话也许是有道理的。还有他说那侧躺着虎形山,在脐眼之间竟然有一处泉眼,那水清澈甘甜。每当春季雨水泛滥到处浑浊一片,唯有它的井里仍是清澈的;冬季枯水季节,池塘水枯小溪断流,唯有井里的水汩汩而流,供应着一村的生活饮水。外出的游子回乡,总要到井边抓一把土带一瓶水回去。那虎尾延伸到村口,那条蜿蜒而来的溪流流过它的两腿之间,桥对面是我们村的小学校——莲塘小学。

(二)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池塘边上有晒谷子的禾坪,春天雨水霏霏,屋檐滴滴答答地奏出江南特有的浅吟低唱,一大群年龄相仿的伙伴常常聚在一起玩,或在祠堂里捉迷藏,或学尼姑念唱;夏天黄昏炎热夏夜漫长,我们一起去挑水,做完家务后在门前的禾场上跳洋楼(一种格子游戏)或跳皮筋,我们边跳嘴里边念着永远不明白其含义的歌谣“一五六,一五七,马兰花开二十一……”;秋天天空深邃天气逐渐清凉,我们在刚打完稻谷的禾堆上打洞做安乐窝,或在夜晚躺在禾堆上呼吸着稻草的清香遥望漫天的繁星听耳边传来的蟋蟀的鸣唱;冬天,我们常常缩在被窝计算着离过年的日子还有多长;冬天的我们,最喜欢在端着碗在禾坪的卖猪肉铺前缩着脖子晒太阳……

  那段记忆有欢乐有悲伤,现在兄弟姐妹聚在一起谈起儿时时光,却发现很多事情你已经淡忘她却记忆犹深,但现在的我依旧记得儿时睡在母亲身边的温暖。记得小学放学路过邻居阿铁伯的猪舍,看见膘肥体壮的猪,然后天真地说“这猪真壮,什么时候宰呀?”却被主人一巴掌扇在脸上的惊愕悲伤;还记得和姐姐一起睡觉,晚上我总要竖起耳朵听妈妈的脚步声渐渐远去的时光,那种仿佛刚刚从母体身上剥离的痛苦让我久久难忘!

  早上,母亲常常早晨从西边卧室过桥到东边厨房来烧火煮饭,她经过我们的门前就会大声喊:“阿妹,起床了!”我们便起来,或帮着做家务,或拿着语文书到围屋后的山边读书,有时也会在池塘边的空地上对着池塘读。那时候条件还很辛苦,我小小的年龄也要开始分担烧火洗衣挑水做家务的工作,但条件再苦我们记住的却全是最美的画面,就像母亲早上过桥来煮饭,晚上忙完回西边房里睡觉,常常让我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觉得父亲母亲就是故事里的牛郎织女——早上各自过桥来,晚上双双还家去!

  八十年代后期的农村,分田到户后我们村家家户户已不再为粮食而发愁,粮食堆满禾仓,番薯堆满屋角,过年大人小孩的脸上都泛着丰衣足食的红光——还有对未来满怀的希望。那些年不管春夏秋冬,莲塘村的池塘边上常常站着一溜端着饭碗在禾坪吃饭的孩子,他们对着池塘吐饭粒,比赛谁的饭粒吐得远,男孩子们排成一排竞赛谁撒尿的时间和距离更长……

(三)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上了小学的我们开始担负起烧火煮饭的任务,小孩子总是贪玩,常常在炉子里塞满木材后就又跑到池塘边的禾坪上去玩,我们抛石子、捉迷藏、比赛谁念出的童谣多或跳洋楼,每隔一段时间,我又跑回去厨房往炉子里回添木柴,然后再回禾坪加入同伴的游戏中。有时候刮西北风,我们就不敢离开灶堂半步了。因为狂躁的西北风就像个调皮的野孩子,把风往一家家的烟窗灌,火苗就像反刍动物的舌头往灶膛外舔舐,有时灶堂堆放的柴草太多,火苗舔舐着柴火,火烧灶堂的悲剧就发生了。儿时曾经历过好几次这样惊险的情景,那火苗扑出来,舔到头发眉毛,瞬间难闻的味道就弥漫在厨房里。如果姐姐在身边,于是厨房里便上演一出姐妹同心灭火的战斗片。但姐姐常常不在身边,如果水缸里的水又恰好见了底,那火烧灶膛再烧屋的惨剧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那时的我还太小,看见火越烧越大,直冲房顶,只能跑出来朝着有大人的地方喊“叔叔、伯麽,救火,救火啊!我家厨房着火了!”于是大人们便抄起水桶脸盆,朝我家飞奔而去,去灭火!

  那时候日子过得苦,小小年纪已经担当起烧火煮饭任务,再大点还要挑水喂猪,还要干各种田里地里的各种农活。

  喂猪是一件很烦人的家务,猪栏里气味难闻而且那猪极难侍候。那时候兄弟姐妹多,都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但猪是必须要喂的,于是一个喂猪的家务便可以看出一家兄弟姐妹的相处模式,有的姐妹中间有掌事的人,于是家务活便安排得井井有条,只是并不是每一家的家务活都能和气协作完成,于是在我们村里你会突然看到的是两个小孩突然拔腿狂奔的场景,那是两兄妹抬着猪食去喂猪,常常谁也说服不了谁喂猪,于是就比赛谁跑得快,跑得慢的就只能哭丧着脸回去喂猪。而那猪们早已出离愤怒怒火中烧嚎声震天了,它们或跳起来趴着栏杆尖着嗓子叫,或把栅栏门咬得吱吱作响,阴险而又别有心计的猪还会跳起来,看准你把猪食送过来时,对准舀满猪食的勺子使劲甩回去,让滚烫的猪食淋得你满头满身……

  农忙的时候,是最让人难熬的时候。沉重的农活激励了多少村里的孩子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以跳出农门。我们须得跟大人一样早早就要起床,或跟着去插秧种地,或跟着去耘田拔草,或跟着去拔花生起红薯割稻谷……妈妈连叫带拉把我们赶下床,但孩子们太累了,常常是东倒西歪叫起这个倒下那个,赶出房间的我们,随便坐在大门门槛上,就是靠着大理石的门框也能睡过去。夏天,天气炎热,哪里有阴凉和可以躺的地方,哪里就是我们的凉床。

  每年最让人觉得幸福的日子,是秋收后到过年的那一段时光,清凉的天气,悠闲的日子让你有闲暇坐在围屋门前的禾坪上看鱼儿觅食,看北雁南飞,我家曾有一台三用机(能放磁带,能录音,能收音),每当早上或黄昏,爸爸都会把三用机放在窗台上,把音量调到最大,于是整个村子的空气里便传出了邓丽君温柔的嗓音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后来《西游记》开播,村子的上空又回荡着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或是

  “是谁人?送你来到我身旁,是那璀璨的星光,星光……”

  有歌声飘荡在村子上空的日子都是美好的日子。莲塘村里念着“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的小孩因这优美的歌声,更加向往着走出莲塘,走向自己梦想的城市和远方!

(四)

  我的老家叫莲塘!其实客家地区有很多地方叫莲塘。我是在莲塘边上念着“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长大的。哥哥高考进大学后,我也跟着走出了莲塘。

  但是莲塘老家,这里有我儿时的回忆,现在回到家乡,那条小溪依然穿过村子中央缓缓地流淌,像一首唱不尽的童谣。而唱着童谣长大的一代代秀才郎,把童谣传到了世界各地,我们都是客家的秀才郎。儿时的记忆悠长而美丽,现在我依然想念儿时睡在母亲身边,躺在妈妈臂弯里念《月光光》的幸福时光……

  连绵的山丘阻隔了都市的市声和浮躁,留下的是如清泉般的纯朴和灵秀的客家女孩。一个个客家女子就像一朵朵开在客家山区的山茶花,有山茶一样沉静、含蓄和坚韧的性格。她们吃苦耐劳,她们勤劳简朴,南岭的风吹黑了她们的皮肤,却给了她们强健的体魄。她们有纯纯的爱和满腔的情,结婚后的她们一肩挑着儿女,一肩挑着家园。她们用最质朴的“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要有成为秀才郎的抱负。

  客家地区有无数的童谣,那是客家儿童在学会说话后妈妈一句句地口口相传授的客家民歌,如:“禾毕子(麻雀),嘴哇哇。上桃树,啄桃花。桃花李花畀你啄,莫来啄涯龙眼荔枝花。龙眼留来拐妹子,荔枝留来转外家。”又比如:“月光光,照四方,船来等,轿来扛,你是接班人,从小莫郎当……”这些童谣就像《月光光》一样,母亲把它传给了我;当我成了母亲,我又把它教给了我的孩子;我想我的孩子的儿子长大了,他也一定会把这些歌谣,教给她孩子的孩子……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