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关注 >> 【2024新春特刊|中国作家 童孟杰 作品展】

【2024新春特刊|中国作家 童孟杰 作品展】

2024-01-12 11:09:55
浏览量:


中国作家

—— 童孟杰 作品展   —— 

作家简历

      童孟杰   回族,生于1953年1月,河南邓州人。当过空降兵,打过零工,恢复高考时考入南阳师专。离教从政后就职于邓州市委机关,2013年10月退休。习作《邓州习营》获第二届“三亚杯”全国文学艺术大赛银奖;习作《杨家岭遐想》获第十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习作《赏花》获第三届“三亚杯”全国文学艺术大赛金奖等。





读  书

老来事少恋书香,自我消闲偷寸光。

昼坐窗前淋日暖,夜蜷床侧伴灯黄。

观文无意评今古,览卷不图引典章。

尘世如烟皆散淡,但存墨韵沁心房。


 接送孙女上学

电车往返校家连,日月穿梭织岁年。

晨入骑流千驾拥,暮归落照万灯燃。

忍将雨雪披冬季,恨不霜风赠夏天。

满载未来驰厚望,沙沙轮响叩心弦。

   

湍河颂

群山抱碧跨伏牛,一路朝南奔不休。

北望峰峦千仞黛,回眸沃野万斛秋。

六门堤去追遗事,三坝湖成解近忧。

引水入城豪气壮,满河欢笑梦逐流。

      注:六门堤乃西汉南阳太守召信臣在邓州湍河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因造福百姓而与东汉南阳太守杜诗被吏民号之曰“召父杜母”。三坝指为建设邓州水城而在湍河建设的三座橡胶坝。


灵山吟

走近灵山扑眼碧,钟灵毓秀韵无穷。

石悬峭壁峰叠翠,绿漫烟萝岭映青。

俯瞰湍河接楚汉,恭迎丹水送津京。

昂头南望龙腾地,霞蔚云蒸万象葱。

注:八百里伏牛山有灵山头华山尾之说。


邓州习营

云蒸霞蔚貌葱茏,腾起小村贯日虹。

龙岗南横林庇荫,伏牛北倚黛垂青。

九曲堰子千秋碧,一代功勋万世崇。

古朴厚德植沃土,文明美丽续新风。

注:邓州习营乃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祖居地,全国文明美丽乡村。


落木遐思

时催落木向冬眠,历尽荣枯无愧天。

不语凌云追去日,应知傲雪奋余年。

岁凋旧叶来春茂,老发新枝垂暮坚。

满目沧桑乡野阔,风摇霞影立穰川。


岁  感

挣脱烦嚣静守真,凡心不惑自修身。

已除宦海三千梦,尚掸归途几度尘。

岁月入诗增韵致,沧桑斟酒长精神。

风轻云淡坦然过,只惜残生又一春。


骨  气

人活岁暮历风云,清旷超俗看透尘。

淡利薄名行世界,少求寡欲立乾坤。

凝神修养德操正,笃志初心信仰真。

刚正男儿无媚骨,何来膝软辱黄金。


不老松

遒劲直拔干入云,浩然正气立乾坤。

雷击无惧岂低首,风虐宁折焉偻身。

岁伴竹梅凌傲雪,时偕寿鹤竞逐春。

沧桑历尽不言老,只把高洁留古今。


登杏山楚长城

丘凸岩皱踏痕登,灌木虬枝拂面行。

初望丛荒遮断壁,瞰临苍岭卧长龙。

片石干砌寨城垒,残堡空留荆楚营。

往事久违山脊上,应知遗梦获新生。


解放邓县突破口

复修此地意钦嗟,纪念碑前思念多。

耳畔常旋攻克号,眼中频现破闸河。

冲霄血气云间寄,壮烈英魂心上活。

一束鲜花传告慰,古城突破奏新歌。


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

高耸红旗扬大帆,巨船启舵驶穰原。

昔年五百雷锋友,今日十千编外团。

本色无移学榜样,初心不忘带群贤。

光荣续写英雄史,时代精神岁岁传。

      背景简介:1960年8月,五百余名邓州籍青年入伍与雷锋同在一个团,有的还与雷锋同在一个班、一个宿舍,亲身感受着伟大的雷锋精神。他们相继从“雷锋团”退伍后,自发成立了“邓州编外雷锋团”,结合行业、岗位特点持续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童  年

儿时蒙懂不知忧,烂漫天真少怅惆。

上寨摔泥随意玩,下河戏水纵情游。

调皮串院撵鸡犬,淘气爬高掏雀鸠。

自打读书开眼界,童心伴梦走神州。


枯  叶

寒临冬近欲离枝,半是流连半是思。

曾为夏阴追露月,亦因秋硕恋云霓。

身微敢抵疾风扫,心大能容暴雨涤。

转瞬飞扬飘世界,雪花深处待春息。


暮  秋

季节变换似更裳,秋暮即脱金色装。

叶落林疏山水透,田耕野阔暮云苍。

栉霜草木拼坚韧,沐冷花枝竞好强。

菊傲无知冬雪近,寒风茎上吐新黄。


黄河谣

自下高原奔海涯,一腔恩怨系泥沙。

只惜浊浪吞三壤,何叹大河耀九葩?

心上滔悬愁滚滚,眼中堤溃泪哗哗。

而今高坝修青史,千载是非锁谷峡。


清平乐·赏洛阳牡丹

和风应候,春暖花知秀。

新蕾羞张娇若蔻,蔟蔟红从绿透。

史誉国色天香,今仍傲世无双。

可叹千年品骨,妖娆不失端庄。


麦收小诗

——谨以此诗聊作对当年农村生活的片段回忆。

灿灿阳光

抛下缕缕五彩丝线

南风用灵巧的梭儿

织就千顷金黄的缎

银镰闪闪

那是农民在将锦缎裁剪

裁啊裁

裁下了心中成熟的希望

剪啊剪

剪出了乡村丰收的夏天

  

致天山棉花

你是洁白的

洁白的纯真

纯真的无瑕

天山上的皑皑白雪

化作你根茎和枝叶里

流动的血液

太阳每天路过你时

动情地给你一个长吻

于是

你晶莹剔透的血液变得沸腾

缀满枝头的蕾桃激动的再也合不拢嘴

开出了雪莲般纯洁的微笑


你是温暖的

温暖者大爱

大爱者无私

你在乐为天下人挡风蔽寒的同时

甘愿奉献你毕生的洁白

任凭人们把你染洗得如同云霞般更加靓丽

不仅使你的生命链得以拉长

而且让中国和世界五光十色

不论贫富强弱

不论人种肤色

不论男女老幼

都梦想着你的温度和色彩


你是坚韧的

坚韧的有骨气

有骨气者无畏

天山白昼的光热

给了你一颗不避寒穷的暖心

天山夜晚的寒凉

给了你一副不惧风霜的梅骨

更有千万双勤劳智慧的双手

以及亿万人民对你的爱抚

给了你在天山泥土生长的力量

所以

谁也甭想用几句谎言

就能抹黑你与生俱来的洁白无瑕

岂是随便来一个制裁

就能阻挡你引以为傲的大爱无疆

你天生不吃这一套

植根天山

固守疆土

挺起脊梁

拥抱太阳

人民为你骄傲

你为祖国增光


感怀渠首

站在陶岔渠首

就会想起一个名字 

这个名字虽已改名邓州并被号称渠首市

可来到渠首脑子里闪现的仍是邓县这个原来的名字

曾经的磨盘村陶岔也赶时髦叫丹阳村

但不管咋叫它应该不会忘记千百年来在邓县怀抱的日子

五十年前轰动邓县乃至南阳的渠首大会战就发生在这里

后来也是为了库区移民邓县不得不忍痛割爱

陶岔随着九重厚坡香花与邓县骨肉分离

渠首更应该不能忘记邓县这个名字

是邓县历时六年倾全县之力打造了渠首工程

尽管老的渠首闸可以被拆除

但拆不掉植入邓县血脉和骨子里的根基

尽管渠首的行政区划可以被划走

但划不掉刻在渠首历史丰碑上邓县这个名字

汤山禹山朱廉山

屹立在丹江水畔的三山可以作证

当年四万多邓县黧黑的汉子

以手为刃

硬是在西部隆起的身躯上

划开了一道深深的引丹渠口子

并且用血和汗浇铸成一座楔形闸坝

楔在口子底部磐石的骨骼上

从此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开始了处女之作

渠首便和邓县结下不解之缘

邓县建设了天下第一渠首

渠首引出了南水北调源头

历史永远记载了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历史就是昨天的真实

不会因名字或属地改变而改变

也不会因渠首闸拆旧建新而消失

历史不仅仅固化成了史志上浓墨重彩的文字

更有当年渠首会战者融入血脉烙在脑子里的印记

一个个铁锤一根根钢钎

就是当年邓县人开山的神斧

一把把镢头一张张铁锨

就是当年邓县人劈地的利器

一声声号子一阵阵儿吼

就是当年邓县人二火山性格爆发的激情

一条条钢索一辆辆飞车

就是当年邓县人楞头青胆识创造的传奇

这些简单不能再简单的器械工具

这些超常不能再超常的能动发挥

被时代注入了人定胜天的革命热情

兵团作战的集体力量

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顽强意志

从而变成了邓县人双手和肩膀扛举着的丰碑

矗立在陶岔渠首

与此同时

孕育在丰碑里的一种鲜活的精神也涓涓成流

当渠首开闸放水的那一刻

携着邓县先后十万民工的汗水

两千二百多致伤致残者的热血

一百四十一名献出生命的英魂

随着滾滾的丹江水喷涌而出

汇成川流不息蜿蜒北上的正能量

汨汨不断地流进邓穰沃野豫冀平原京津城区

流进神州大地对甘露滋润的渴望

流进亿万人民对绿色未来的希冀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