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 术 简 历
邓峰,真名邓顺玉,喜爱文学,平时用文字记录生活。发表过的作品有《蜜蜂小镇》、《张老汉的打工生涯》等短篇小说;散文百余篇,获金奖散文《夜幕下的芳草湖》已入选《2022年度全国文学精品选》。
作 品 展 示
芳草湖的晚霞
我喜欢看晚霞,曾在许多地方看到过不一样的晚霞。
然而,我觉得最能映入眼帘、引人入胜的,还是在伊犁河岸芳草湖景区看晚霞。
芳草湖是伊犁河景区西面的一大景区之一,在伊犁河河西北岸。那里有一条平直的柏油路沿着河岸而建,两边铺着朱红色的实木栈道,一路向西延伸。靠河的那一边修建了几处观景台,每一个观景台都能看到不同的河岸风光,让人美不胜收。
去的方向的右边,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湖泊,还有自然排列的灌木丛林和芦苇荡。
当春天里最后的一点积雪消融之后,大地早已开始复苏,春便将绿色还给了人间。绿芽长成了绿叶,挂满萧瑟了一个冬天的树枝,青草很快就给寂寥的土地换上了新装,大地又恢复了青春的活力。
夏季的芦苇青翠欲滴,随风摇曳。灌木次生丛林蓊蓊郁郁。河床上,东一棵西一棵的长着些胡杨树,它们虽然不算大,却也储蓄着力量,别具一格的在那里努力地生长着,与河畔的杨柳翠影交错,点缀着河岸。
青灰色的沙枣树和伊犁河谷特色的野生沙棘树,也在丛林里顽强的生长着。它们夹杂在一片一片的芦苇中。许多纤枝针叶的水红柳,与荆棘杂草藤蔓一起构成了芳草湖原始的风景图。
每当傍晚来临之时,有晚霞的时光都很美。
那火红色的天空射出万道霞光,将地下万物衬托得熠熠生辉,绿的洁美,青的莹亮,黄的耀眼,红的越发妖娆,五彩缤纷,妩媚的让人心生荡漾!
夕阳西下时,若遇云朵,便见彩云飘逸,蓝天碧海,斑斓曦和;层云叠缀,霞光四射,犹如佛光普照。它将厚重的云描绘成泛着光芒的云山,风嶙鹤壁都在金色的霞光辉映当中。
芳草湖的晚霞,我是四季的都看过,但它们都各具本色,各有千秋;然而,最让我喜欢看的还数秋月的晚霞。最让我赞扬的也是秋月的晚霞,尤其是暮秋。
我去的最多的也就是暮秋,暮秋去芳草湖游玩,不但有别样的收获,更有晚霞与原野交融后的独特风光之美。要让芳草湖四季的晚霞相媲美,暮秋的红霞则最为耀眼。大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慨!
只要是晴天,在傍晚时分,河水流光闪烁,湖水泛着粼粼的波澜之时,霞辉倒影,水天便成一色,让人分不清哪是天空,哪是水映。霞光则成了彩笔,蓝天与水就都成了画版,一处处不尽相同的风景便会呈现在眼前,我便醉于其间。
秋暮的伊犁河水与湖中之水都是清澈的,水映着湛蓝的天空,如磬玉掉落在了河谷之间,那样百般的好看。
暮秋时的柳树,叶片不再像夏天那样碧绿,变得有些青晦。而胡杨树与白杨树的叶已经微黄,甚至变成了金黄色,正等待着无情的霜风将它们从树枝上拂落尘埃,回归土壤。
而正是此时的它们,却在晚霞的映射下,正向世人展现它们最为灿烂的风彩。仿佛树叶之间的缝隙也是专门留给霞阳的,让光芒从那里透进来,树叶便都变成了金黄色,此时的胡杨树,像极了披戴着金叶子的富家贵族。
芦苇则扬着花絮,满天飞舞,好似有位粗心的天女弄翻了花篮。
此时此刻,我忽然想起了蒹葭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应该便是情侣或是文人墨客,用秋日的芦苇表达相思、抒发情感、祈祝最美好愿望的最佳时刻吧!
平淡而又常见的芦苇,没有什么过人的稀奇,却能在秋风的吹拂下婆娑起舞,尖长宽大的叶相互摩擦,会发出“沙沙”的奏响。在晚霞的霞辉照耀下,枯蒿的叶片也在闪着金灰色的光芒,在萧瑟的秋风里,一种别样的感觉不禁油然而生!
萎靡凋残的草儿,河岸上的灌木丛林,有了霞辉时,它们都一样会变得金灿祥瑞!
我是常常走到那条柏油路的拐弯处,那里有几个似蘑菇形状的凉亭,我便倚在那里的栏杆上看晚霞。有时去的早了,便侯在那里,耐心的等待着。
这里的河岸北边已没有了树或灌木丛,只有‘哗哗’流着的河水,河的横断面较为宽阔。但可以看到对岸一排排,一片片的白杨树林,还有稀稀拉拉的几棵柳树,也有几棵沙枣树坐落在其间。
在这里,我可以一览无余的看着水面,等待着那绝美的时刻的到来。
我没有摄影师那样的装备,也没有摄影师那般的艺术眼光。但我会被那妙不可形容的晚霞从西边的山峦处,倒影在水中央时的那种美深深地吸引着。我会在那样的时刻来临之时,在倾刻之间变得忘乎所以,犹如自己已置身于那片金色的云彩里,遐思飞扬,恍若仙界。尽管那样的时间不会太长,但我依然用心的期待着,并专注的看着西下的夕阳。
那时,宽阔的水面会映照着火红的天空,并倒影在水中,这时的水与天便真正连接在一起了。河水将整个晚霞揽入了它柔美的胸怀,霞光暖着清凉,柔水抚爱着霞辉,簇拥着山峦。一切便是那样的柔和,那样的相融洽,仿佛那本就是一个整体一般!一切绚丽的风华尽显露在河水里。
当天边是一片层云或是湛蓝的天空时,霞阳映照的地方便是恬静的,温馨的像片幽香的田园,有山亦有水。我便希望变成那片田园里的农夫,更愿做那个在夕阳归处垂钓的钓翁;晚霞是那样静美,那样的祥和,没有一丝丝的矫揉造作,没有气势如虹的博彩。
倘若天边出现的是朵云时,霞阳照耀之处,便似一团团火炬一样,散落在水里,犹如有许多火珊瑚布满了河面;倒影着的山峦便似被火炬烘托着一般,另人心如潮涌,激情澎湃。
如果那里是一大片厚厚的云,那火烧云图会更能吸引人的眼球。水面上便似燃烧着熊熊的火焰,似乎是要把清淡的河水煮沸一般。倒影着的山峦就在火海之中,透着波光,吐着烈焰,映红了半边天,河水则湮没在烈焰当中。这也许就是乌云填海的景象吧!与朝霞出来的时候,乌云塞海是两种景观。
一个是太阳下沉,而霞光却在努力的向上散发,似乎是要把余光余热永久的留在人间,好照耀着人心;另一个则是朝阳初升,温暖的霞光直射乌云,冲破层层阻隔,向上升起来,直到乌云散尽,阳光能够普照大地。
朝霞是代表着青春年华的,有朝气蓬勃的生机;而晚霞则是暮年光辉凝聚的力量,将光热散留在人间,让人永不言弃。
每次看晚霞时,我都有不同的感觉,就像听完禅之后,所悟所感都迥然不同一样。
夕阳完全隐入山峦,只看得见霞彩,又慢慢隐去之时,天也就黑下来了,我才从那遐思当中回应过来,将这份美意深藏于脑海里,沉浸在心里。在不中意之时,会想起看晚霞时的愜意;在情绪低迷时,想起晚霞照耀世间万物的真意;无论美与丑,是非与善恶。在晚霞的映衬下都能蜕变出好看的画面,生活自然就会有乐趣一些。
因而,在安闲之时,我常去芳草湖看晚霞。也本是去寻求那种悠闲自乐,静谧安然,又能够独自游离的感觉!
竹林深处
翠绿浓郁的叶片,挺拔垂直的枝干,微风吹拂,发出“沙沙”的声音。细细的,轻轻的,好微妙,倾耳聆听,仿佛是悦美的琴音在飘过耳旁。
当目光上扬,看到婆娑起舞的青竹时,才发现是竹林与微风正在相约。它们有不定时的约定,约定在心孤独的时候便在一起弹奏和音。音要柔和、飘逸;曲要悠扬、深远!因为这美妙悦耳的乐曲是要献给竹林间那座屋子的主人们听的。
这片竹林幽深,雅静,又浓密得像一扇绿色地屏障,紧紧的拥抱着房屋。大风来时,拉开大屏,风自然回旋,知趣的绕着房屋而去,让屋不会受到风的侵袭;烈日来时,撑开屏障,让热浪散发在屏障外围,房屋,便变得干爽清凉。雨掉在叶片上,叶便承载着雨的重量,慢慢的低头,让雨化成水,滴落在泥土里,滋润着土壤,让竹林吸收雨水的精华,促进自身的生长。
竹梢恰似弯月,弯月如弓,敬慕萧然,守望着眼前;竹杆相依相存,像兄弟,又如童年时期的玩伴。
春日暖阳时,阳光如金丝穿过竹叶的缝隙,撒落在屋子的顶上,房屋闪耀着光芒。而竹林之下,便似布满灯光的乐园,五彩缤纷!
我们小的时候,便常在那里嬉戏,那里躲着迷藏,那里听雄鸡打鸣,听竹叶枝桠中的画眉歌唱,麻雀欢闹;在竹林之间挽蜘蛛网去套蜻蜓喂蚂蚁,捉落在青竹杆上的知了;去捡雨后的竹荪,闻春笋稚嫩的清香;朝阳升起,夕阳西落,在竹下漫步,竹影随行。多好看的一幅竹园游乐画。
这便是我们老家屋后的竹林,一片很普遍、很平常的竹林,南方有竹的地方,几乎都可以看到这样竹子的影子。有原始生长的,还有后来父亲花了多年心血,不断补栽种出来的竹林。它是那么的郁郁葱笼,那么的婀娜景秀。一年四季,屋前屋后,竹香环绕,空气清新飘渺。
竹林里,常常可以看到母亲背着襁褓中的孩儿,躬着身子,双手拿着竹耙子正在抓拢着竹叶,捡着笋壳。竹叶用来做柴火烧饭,笋壳去了毛刺后纳鞋底用。我们兄弟姐妹们,便是常常吃着带有竹香味的饭菜、穿着母亲用笋壳纳成的鞋底做成的布鞋长大成人的。饭菜清香甜美,回味无穷;布鞋舒适护脚,情深意长!
当父亲的背影出现在竹林时,那便是在用他那长满老茧的手,握着柴刀,在砍伐已成材的竹子,然后编成背篓、撮箕、箩筐、还有竹冤篼。这些农村每家每户都用的上的竹编物件,便不需要用钱去买了。
父亲每当在干完繁重的农活、好不容易落下闲来的时候,又要在那一丝不苟的编制着竹器。在父亲忙碌的这份热情里,我们领悟到了生活中的艰辛,看到了父亲肩上的那副担子,它是多么的沉重!看见竹林,便能唤醒记忆。而这些印象,已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时常唤起我们对父亲母亲的思念。
还是茅草屋时,竹杆与木条撑起了屋顶,竹篾条捆扎着茅草紧紧的覆盖在屋顶上,防风又防雨,茅草土墙屋便是冬暖又夏凉的好居所。
母亲走时,竹叶在悄悄的落下,堆积在竹林深处,等待着母亲前往拾掇,翠竹怀念着昔日的温情,在悄然默哀,又像是在伤心欲泪。父亲走时,狂风肆虐着竹林,将他们齐腰身折断,似乎是狂风在发怒,责怪着竹林没有尽到职守。
长大后,我们兄弟姊妹们为了生计各奔东西,身在异乡为客。而今,父母早已离我们远去,阴阳两隔。虽然,我们再也看不见父亲母亲在竹林老屋前闪现的身影,竹林也经历过了悲欢离合的伤痛,却依然没有失去以往的风貌。多年以来,新笋的不断生长,竹林又恢复了自然,逐渐变得茂盛起来。屹立在那老屋的背后,依然是屏障,气节高清,风骨犹存,竹园幽幽,看着又便是美丽的风景。而老屋,则是等待着我们兄弟姊妹相聚的福地!相信聚散总有时。
因为,在这片竹林深处,有父亲曾经的期望和呵护;有母亲当年唤儿的声音在回旋;有父亲母亲盼儿女回归的意念闪现;更有我们那童年时期的梦想,还有兄弟姊妹朝夕之间的相依相伴,时时刻刻都在我们头脑中萦绕!
美丽的竹林啊!有了您的存在,我们的童年才多了些欢乐、少了一点孤单;可爱的竹林啊!想起您,就会勾起我们的乡愁。哪怕是隔千山万水,天遥地远,那里永远是吸引我们的磁场。
无论竹林延伸到哪里,即便是跨了沟越了壑,他们都会相互守望、相互依恋。
因为,那土壤里有他们的根缠绕着,又相互牵连着,竹林便永远都会是一种牵挂,一种念想!
朝阳照耀在喀什河上
清晨,一轮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在东面坦露的山坡上,霞辉染红了那里飘浮的云朵,那云朵带着彩妆游向远方。
恰逢今日落闲在家,便想去喀什河边看看。
我已有许多时日没去了,如今已是五月天,想那里该是另有一番景象吧!
欣欣然来到县城河边的老桥那里,这里是我常来打卡游玩的地方。
也许我来的有些早了,河岸两侧很宁静,弯弯曲曲的木栈道上空无一人,我正好享受一下独善其身的妙处。
温和扰眼的霞光散落在喀什河南岸的山峦上,倒影在这条玉带般的河流中,折射出一片美丽的光芒。
沿岸的白杨已经披挂上了厚厚的绿装,羲和的阳光照在叶片儿上,叶片噏动,翻起层层绿波。
翠柳顶着河风,迎着朝阳,在离水很近的地方站着。虽然是在塞外边陲之地,也早已过了“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时节,但那纤细的柳条儿,像是挂满绿色铃片的门帘,在那岸边荡漾着。
沙沙作响的小叶芦苇划着清波,听着旋律,正在那里悠然微笑。几只好看的鸟儿在芦叶枝节当中,欢快地跳着舞蹈。
悠扬缓慢的河水,在微风吹拂下,水面上泛着粼光。如今的河水,没有了先前五月天那波涛汹涌的场面,它已物尽其用。上游的国家级吉林台电站,早已正式运行。这条来自冰川、流过俊美秀丽的百里画廊一一唐布拉之河,变成了光和热,在照亮着千家万户。为尼勒克县城及周边城市的发展,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一对赶早的水鸭“扑扑”的从西面河谷飞了过来,欢喜地落在那用卵石截流的河面上,一公一母凫游在水中,“叽叽嘎嘎”的交头接耳,似是在谈情说爱;看它们亲昵地样子,也许它们是一对私自约会的情侣,趁着早晨的清凉、幽静,在金色的光环吸引下,也来这里享受安然,寻求浪漫。让人好生羡慕,油生妒嫉!
我伫立在老桥的中间,面朝着东方,任凭那河风吹着。凉爽的风儿带着丝丝的甜意,诱人的绿色馨香,醉入了心田。仿佛一切都在静谧中,心海悠悠,浮生物语。这里曾是我追梦的世界,也是我梦之蓝的开端。
朝向东方的一片开阔视野,一览上游原军马场方向的绿色风光,朝霞映着蓝天白云,胡杨丛林里碧水穿越;县城方向,透过林间看那稍露头角的楼栋,联想几条车水马龙的大街,往昔何比今朝。
它们都在变幻着模样,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在展示着它的光华。这里曾是粗犷的河谷山野,今儿变成了婀娜丰美的世外桃源。
河岸北端,布局考究,风貌独特的儿童公园。那里已传来了稚嫩的童音,伴随着大人们关切地话语,方知是已有人带着孩子来公园玩耍了。
朝南,那称作南山的阿吾拉勒山脉,今年喜逢雨水充沛,半山腰以下也是绿草如茵。星星点点能看得见的刺酸果,麻黄树和野山楂树等形成的灌木丛,长得葱郁净美。仿似在填补这几年耽误了的青春。
几只鹞鹰盘旋在山顶上。看着它们,浮想起三十多年前,我也曾经爬上过南山的最高峰。也曾像鹞鹰一样俯瞰着河岸原野风光,看到过县城原始的模样。当时那般惬意,犹如沉落的大雁,突然间,又飞跃在太空中那样心旷神怡!
如今,这样的心境依然如故。我尽情地享受着朝阳的温暖,河风轻柔的抚摸,听着悦心的旋律,徜徉在黑蜂故乡的怀抱里,心儿特别的安逸欣慰!
2023国庆特刊征稿启事
请添加办公微信13681238889,将您的20首诗词(新诗共200行内)或3篇散文(共6000字内)、简介、照片传来。传前请仔细校对好您的简历和文字,确保准确无误。10月31日截止,依次在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重磅推出。
联系电话:010-68688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