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应主办方之邀,著名诗人、一级作家李少君做客株洲,为读者带来《人诗互证与诗歌境界》的专题讲座。
19岁参与创立“珞珈诗派”,21岁闯荡海南,牵头创办海南省青年作家协会并任首届主席,参与创办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并任首任主席,掌舵《天涯》杂志10年,现为《诗刊》社主编,致力于诗歌推广……丰富的人生履历并没有在他脸上留下太多岁月的痕迹,57岁的李少君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客居京华多年,普通话里仍带着些湘音的尾子。
对于株洲这座城市,李少君并不陌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在上大学的他就曾来过株洲,并对这座当时新兴的工业城市充满好感。我们的对话就从这座他熟悉的城市开始,并接驳之前讲座里所提到的“人诗互证”的理念,以及诗歌创作的种种。
新工业诗歌是株洲诗歌发展的一个方向
记者:首先欢迎少君老师来株洲做客,并为株洲的文学爱好者带来这场干货满满的分享。您此前来过株洲吗?或者说,对株洲有何了解?
李少君:我来过很多次株洲。第一次来株洲还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当时我就读于武汉大学新闻系,到湖南电台实习,被派往株洲参加一个活动的采访。那时是上世纪80年代,株洲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城市,在全国都享有盛誉,整个城市都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是我对株洲的第一印象。
后来,我又多次到过株洲,也走访了株洲的很多地方,对株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我看来,株洲不仅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城市,而且实际上也拥有深厚且古老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株洲是中国从古老文明向现代化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这里的居民也来自全国各地,充满了活力和朝气,生机勃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对株洲的整体印象。
记者:作为著名诗人,同时也是《诗刊》社的主编,您对株洲的诗歌创作有何印象?对其发展现状又有何建议?
李少君:株洲的诗歌,在湖南乃至全国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力。这主要得益于早期一批著名诗人的涌现,像聂鑫森啊,以及年长的郑玲大姐等人,在全国诗坛都是很有影响力的。随后,一批新锐青年诗人如玉珍等也崭露头角,成为新一代诗人的代表。在他们中间,还有像刘克胤、空格键、张雄文这一帮中坚派诗人,在诗坛都非常活跃。
我认为,株洲的诗歌发展应该着重在工业诗歌上取得突破。株洲本身就有工业诗的传统,并且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尤其是新兴工业的兴起,株洲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而新型工业诗歌目前在全国正逐渐兴起。我曾写过一首关于株洲的诗,名为《后现代意象》,我认为它不仅是后现代的象征,更是新型工业化的代表,这一点可以成为株洲诗歌发展或者说突破的一个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实际上,诗歌的发展也应如此。中国诗歌传统上以自然诗歌或乡土诗歌为主导,但新工业诗歌可以作为探索和建设中国现代化诗歌道路的一个尝试。株洲在这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包括其诗歌传统、基础和地位,这些都有助于株洲在新工业诗歌创作方面走在时代的前列。
真正的诗,永远只有真正的个人才能写出来
记者:您本次讲座的主题是“人诗互证与诗歌境界”,在您看来,应该如何理解“人诗互证”这一理念?对日常的诗歌创作又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李少君:“人诗互证”可以说是诗歌的源头。“诗无邪”,说的就是诗歌要直接呈现自我,直接表现主体的情感和精神。中国古典诗歌强调抒情咏怀言志,情动于中形之于言,就是立足于自我主体的诗歌表达;黄遵宪等后来提出“诗界革命”,强调“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五四新诗革命强调的“活文学”,以白话入诗,开创一代新诗风……这些主张都是一脉相承的,就是重视“人诗互证”。
在诗歌的具体创作中,中国古典诗歌强调“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景,就是场景,就是现场。写诗,就是人在现场产生的情感,就是实情实景。没有人之具体在场,就没有诗,这也就是“人诗互证”。
人诗互证,就是修辞立其诚。好的修辞,必须建立在“诚”的基础之上。诚,真也,实也,就是朱熹说的“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也”,就是海德格尔、巴迪欧的“存在之真”。写诗,就是要呈现真正的自我,就是要展示活生生的灵魂和精神。
诗歌批评强调“知人论世”,本质也是强调“人诗互证”。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说的就是理解诗歌,必须了解作者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生存状况,才能真正理解诗本身。
陈寅恪提出“诗史互证”。诗,往往比历史更真实。陈寅恪说,“中国诗虽短,却包括时间、人事、地理三点”,他认为《唐史》里有许多“想当然”,错误甚多,时、地、人的关系混杂不清,难下结论。唐诗却是清楚地谈到时、地、人,谈到人的感情、关系,融成一气。故诗有史之意义。杜甫诗就被誉为“诗史”。
人诗互证,可以证明这样的诗歌是成立的,这样的诗人是真诗人。但大诗人还有更高的追求,就是对境界的追求……
记者:也就是说,“人诗互证”是诗人成其为诗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好的诗人还应该有境界的提升。您在讲座中也说了,“境界”的提升需要时间和生活的考验,能分享一些您的个人经验和体会吗?
李少君:境界的提升往往需要人生丰富的阅历和历练。以“外卖诗人”王计兵为例,随着他眼界的不断开阔,比如去年他第一次出国到美国,他的视野和境界也在不断提升。尽管他生活在底层,但他有一种自我超越的追求,这非常难得。
我自己的经历也类似。在海南工作时,我生活在一个相对物质化和商业化的环境中。但当我搬到北京后,我开始接触一些边缘地区,见识到了边地生活的艰苦,这让我对这些人有了深切的感受和理解。这种经历让我对很多事情有了更开阔的看法,不再过分注重物质层面,而更多地关注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这种转变对我的诗歌创作非常有帮助。它使我不再过分计较物质方面,而更多地关注心灵层次和精神等级的提升。
记者: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您在讲座中提到的这个观点:散文家、小说家称“家”,而诗人则称之为“人”。您觉得,这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呼呢,还是其背后有着一个逻辑的考量?
李少君:小说、散文突出故事和主人公,作者躲在后面,诗人却必须突出自己的主体性,证明自己是唯一作者。人诗互证,既是古老的诗人之为人的意义,也是未来的诗人得以自立自证的标准和尺度。因为,诗人永远是人,诗如其人。诗,一直最具个人性和独特性,也证明人之个体性和独特性。
真正的诗,永远只有真正的个人才能写出来。在这个意义上,诗也是人类的目的和未来。
当下的诗歌创作远远超过上世纪八十年代
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整个社会的诗歌创作氛围都很是浓厚,各种民间诗社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很多后来都成为日后中国诗坛的中坚力量,譬如少君老师您,也是从当年的“珞珈诗社”走出的。对比那个对诗歌狂热的时代,眼下的社会好像对诗歌创作并不是十分热衷。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李少君:我并不认同你的这个观点。我个人觉得,当下的诗歌创作与1980上世纪八十年代相比,其实有着一个明显的复苏迹象,特点就是大量的草根诗人、底层诗人,或者说素人写作正在成为一股潮流。这股潮流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新诗开始深入人心,触动很多底层写作者的心灵,为他们提供治愈和提升的力量,这就有了创作的冲动;二个嘛,中国的诗歌在经历了向外学习、向内寻找和向下挖掘之后,开始展现出向上超越的趋势,诗歌创作融合了对西方现代诗的学习以及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吸收和传承,特别是在国学复兴之后,中国文化的自信心明显增强,在大学以及更年轻的一代,包括90后和00后中间,诗歌写作再次成为热潮,无论是快手、抖音、B站还是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上,都有大量的诗歌创作涌现。这些平台为诗歌的传播和创作提供了新的空间,使得诗歌能够以更加多样化和广泛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
总的来说,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正在经历一次新的复兴,它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而且在传播途径上也展现出新的活力。这种复苏和创新,无疑将为中国诗歌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记者:相比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全民诗歌热”和当下对诗歌并不热衷却物资更为丰饶、资讯也更为便捷的新时代,您更喜欢哪个?
李少君:尽管表面上看,诗歌在当下可能没有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样引起广泛关注,但实际上,无论是从创作者的数量还是诗歌作品的数量来看,当下的诗歌创作都远远超过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个年代由于资讯不发达,缺乏其他的热点话题,诗歌很容易成为一个突出的焦点。现在则不一样,信息传播更为便捷、资讯也更为发达,包括短视频在内的各种热点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导致诗歌似乎不再那么热闹。但事实上,诗歌的基础在今天更加坚实,创作人群更加庞大,作品的数量大大增加,题材也更加丰富、多元,尽管受到的关注度并没有那么高,但这并不影响诗歌本身的繁荣发展。
诗歌与现实、与时代密切相关
记者:除了作家、诗人、主编的头衔之外,这些年来,您更为外人所熟知的是“诗歌推广人”这一身份,也确实不遗余力地在各种场合进行诗歌推广。您觉得,普罗大众对诗歌的审美追求是能通过推广来达成的吗?
李少君:我现在已经快60岁了,可以说我的一生都在追求诗歌。因此,我对于任何与诗歌相关的事物都会不遗余力地去推动。可能正因为如此,别人认为我是诗歌的推广者。但实际上,我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我对诗歌的热爱。我不仅自己创作和阅读诗歌,还希望诗歌能够引起社会更广泛的关注。我相信,诗歌的普及和推广是有益的,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识别出他们喜欢的诗歌类型。比如我前面提到的“外卖诗人”王计兵,之所以能在众多诗人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他的诗歌打动了许多人。
我提出的“人诗互证”的观点也强调了诗和人必须是一体的。王计兵的诗歌与他的生活是一体的,他是送外卖的嘛,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与快递员、外卖员有过接触,这个身份本身就会引起人们的好奇: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如何参与到这项工作中的?因此,王计兵的脱颖而出并非偶然。
据说王计兵的诗歌在网上发布后,许多外卖员都自发地转发,因此他的诗歌的阅读量非常高。我们的《诗刊》也做了一些推动工作,比如报道了他的诗歌,也引起了出版社的注意。这表明诗歌与现实、与时代是密切相关的。也可以说,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样的现实,实际上包括普通百姓在内的广大人民都是非常需要诗歌的。
记者:对于当代年轻诗人,您有什么建议和期望吗??您认为他们在创作中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李少君:我对现在的年轻一辈诗人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因为我认为他们的起点比我们那一代要高。他们成长在一个融合古今中外文化的环境中,许多青年诗人都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理解也非常到位。因此,他们身上承载着我们的希望。我也相信,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他们对时代的变化和气象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表达和反应。
我认为,青年诗人,尤其是校园中的诗人,现在正处于一个非常活跃的状态。不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这些名校,还是像云南的昭通学院、安徽的六安皖西学院这些相对偏僻、知名度也不高的学校,诗歌活动都是非常活跃的。我相信,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又有这样一个背景,青年诗人一定能够脱颖而出,一代超越一代,不断接力,共同推动中国诗歌的复兴。我相信,这是值得期待的。
受访者简介:
李少君,1967年生,湖南湘乡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主要著作有诗集《自然集》《草根集》《海天集》《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等,主编数十种诗选,诗作被翻译成英文、俄文、德文、韩文、瑞典文、法文、日文等,被誉为“自然诗人”,曾任《天涯》杂志主编,海南省文联副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一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