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关注 >> 【2025新春人物丨当代作家 赵兰宇 作品年刊】

【2025新春人物丨当代作家 赵兰宇 作品年刊】

2025-01-17 16:16:31
浏览量:


2025新春人物

当代作家 赵兰宇 作品年刊





2025新春人物简历

XIN CHUN REN WU  JIAN LI

      赵兰宇,喜欢写作、绘画、音乐,喜欢在阅读中感悟人生百态,感悟不同的生命,并寻求一个宁静的自己。喜欢在网络平台上发表文章,享受创作的乐趣,不论字句长短,都是一段段留存的记忆。曾先后参加绘画和散文大赛,并有幸多次获得各类奖项。2022年参加“墨之海”书画大赛荣获优秀奖;2023年参加第六届神州杯第二期书画大赛荣获特等奖;2024年参加龙翰杯华人书画艺术大赛荣获三等奖;2024年参加祥云杯书画大赛荣获优秀奖;2023年首届魅力中国散文大赛荣获情怀作家奖;2024年炎黄杯中外文学精英赛荣获金奖;2024年最美中国诗歌散文大赛荣获一等奖,散文作品入编《最美中国2024诗文选集》;现为中国散文网高级作家、中华作家网签约作家。



作  品  年  刊

ZUO PIN NIAN KAN

     

父母是一个神圣的称谓


  我们很多人的传统思想里生孩子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在旧社会,有句话说:“积谷防饥,养儿防老”。但在新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已经实现了“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鰥、寡、孤、废疾者皆有所养。”不但一个人在晚年退休后,国家可以赡养他,生活无虞。就是一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也得到国家妥善的照顾。不得不说生物的本质就是繁衍下一代,但如果生孩子是为了传宗接代,养儿防老作为父母是不是过于自私。更别说有这种思想的人,只懂生不懂育,完全不懂得尊重子女,任意左右子女的人生,自己不种下爱的种子,老了又怎能享受子女爱的回报。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父母的世界便被无尽的喜悦和责任感填满。那双小手第一次触碰,第一次蹒跚学步,第一次喊出“爸爸妈妈”,每一个瞬间都是生命中最宝贵的礼物。随着孩子的成长,理解与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每一个父母都需要放下身段,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想法和选择。

  优秀的父母会明白,孩子只是独立的个体。你没有权力控制他的一生,因为,孩子是否愿意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他能选择的,你所应该做的,就是尽到自己当父母的责任,尽自己最大努力给孩子提供能力范围内最好的物质和爱。如果你做到平等、尊重、富有感情的对待子女,那么当子女逐渐长大成人,父母悄然老去时,这时,爱的轮回开始显现,子女就会意识到,曾经给予自己无限关爱的父母也需要自己的支持和陪伴,也会发自内心地去赡养父母。所以,当利益的因素过多时,感情就少;而利益少了,感情自然就会多。

  看过一段话说:“父母子女的缘分,注定了今生今世渐行渐远,你成长的过程就是远离父母的过程,而且,离得越来越远,直到天人永隔。”

  而在这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为从来到这个世界最先认识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你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来说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家长是什么层次的人,孩子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作为父母,没必要给孩子讲太多的道理,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他们,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感知那些道理。

  负责任的父母,无关贫穷和富贵。有句话说,如果你给不了钱,也一定要赋予孩子大的格局大的思想。让孩子懂得人生得由自己去探索,去试错,去纠正和负责。

  一位德国诗人说过“我爱你,与你无关,它只属于我的心。”

  然而,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接受教育的不同,所以做父母的方式也就不同。

  记得有一天,在小区门口,遇到一对母子,母亲也就三十岁左右,孩子看上去几岁,正在与相识的人聊天,只听到这个母亲说要带孩子去麻将馆,妈妈脸上愉悦的表情影响了孩子,孩子拉着妈妈的手欢快地跳跃着。也许在孩子懵懂的世界里只要有妈妈的陪伴,在哪都是幸福的。却不会想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极大的伤害。孩子也许从母亲的身上看到的是整个世界,却不知这个无知的妈妈,她的形象已经直接影响到了孩子接触这个世界的方式。

  还有一个朋友高中毕业后母亲病逝,父亲又找了一位妻子,之后朋友就跟着姥姥生活,上大学的时候父亲只拿出了一年的学费后便踪迹全无。可伶朋友一边打工一边还要照顾年迈的姥姥,经常感觉到心力交瘁,生无可恋。

  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会再赐予改过的机会。要知道,爱是无法思量,无法培养,无法练习的,孩子的今天父母的昨天;父母的今天,孩子的明天。

  还有一类父母,他们只是停留在动物的本能上,对孩子仅仅是生不管养。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所需要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不仅仅是能给他们提供衣食住行,他们更加需要一个能够与之平等沟通交流,陪伴孩子点滴成长、倾吐内心想法,点拨人生困惑,指点迷津的父母。

  父母是一个神圣的称谓,也是一个沉重的职位。做父母既有伟大和光荣,又有神圣和责任的重大。做父母更多的是义务、是付出、是辛苦。

  孩子是上天派来帮助我们完成父母这个角色、这个任务的。让我们更深层次地看清自己,看清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爱的又是什么?

  看到书里一个很感动的答案——

  “生孩子是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是为了付出与欣赏,不要求孩子完美,也不用给我争脸,更不用帮我养老。只要这个生命能健康的存在,来到美丽的世界上走一遭,让我有机会与他同行一段,足矣!


心  有  所  念


  人生路漫漫,心有所念,方能前行不止,生活才有盼头,才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坚定和执着。

  结果如何,不必在意,只是在过程中体会这份因念想所带来的一道纯净自若的光。

  它可能源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或是对某人的一份情感寄托。无论形式如何,念想都是人们精神世界的支柱,它让我们迷茫时找到方向,在困顿时看到希望。

  记得上高中时,一位同学非常喜欢一个很优秀的女孩,但他总是默默地关注她,却从未表白,毕业后因为工作原因遇到了他,闲聊中他跟我说起了这段往事,我问他为什么不大胆追求这个女孩,他告诉我,因为他来自一个贫困的农村,他觉得自己跟这个女孩差距很大,感觉自己配不上她,必须等到他有所成就了,他才有勇气站在她面前跟她表白。怀着这种念想,他一直在努力,上大学时同学们都出去玩的时候,他在图书馆看书;当其他同学在打游戏时,他依然捧着书啃读。别人总以为上了大学就万事大吉了,而他仍然保持着奋进向上的姿态,虽然显得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但并没有改变它努力拼搏的心。如今,他已是小有成就,身边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女孩,只可惜一直以来那个曾经成为他梦想唯一精神支柱的人恐怕已是他一生的所念,寄放在他心里的那份“爱的等待”终究还是在时光中迷失。浮生若梦,我们无法回到当初,回不到那个懵懂的年华,回不到那个记忆中深长的秋天。倾听岁月的歌,看时光从指缝流走,那些藏着青春,埋葬的过去,在时间流过的瞬间,早已相隔千里。尘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如果它流动,必定会流走;如果它静止,必定会干涸;如果它生长,必定会慢慢凋零,生命的征途,在岁月摇曳的长河里,注定有明媚的忧伤。

  世上唯一不能复制的是时间,唯一不能重演的是人生,三毛曾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在哪里都是流浪。”一个人至少应该有个目标,有一个理由去坚持。

  有的人坚持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有所成就,认为人生的价值就是努力工作,每天都斗志昂扬,满还期待。

  有人执着于这一生遇到个两情相悦之伴侣,灵魂相互缠绵,让幸福沉淀成手心里跳跃的阳光。

  无论怎样都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个人如果什么念想都没有,没有生活的方向和意义,怎么会有前进的动力。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长路迢迢,世间的轮回中,唯一不变的,只有对生命的希翼,喜欢那句话,走着走着花就开了,提足成步间,前方永远有等待你的美景。

  一位哲人曾说过:“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于人有念想,有对未来的规划和期待。”

  无论走过多少高高低低只要我们执着的在路上,许未来一个希望,让内心的美好开成花,终究会明媚成行,温暖成行。

  至古到今,许多人之所以最终会失败,归根结底是心中缺失了一份坚定的念想,半途而废,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贯穿始终,心里没有信念,做事就不会有动力,一个人的目标是从梦想开始的,而一个人的成功是从心态上把握的。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是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尽管身份、地位、经历各不相同,但人们心中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却是相同的,对幸福家庭的渴望,对事业的追求,对健康的珍视等等、这些念想都应人而已,它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怀揣着这种美好的希望,每一天都仿佛是个全新的开始,将生命中那份清浅的时光安静的绽放。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吃到什么口味,每个都有不同的包装和口味,只能拆开放在嘴里,才能知道个中的滋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知道明天,甚至下一分钟,你的人生将有什么改变。未来的不可预知成为了你前进的原动力。

  人活着总得心有所想,有一个小小的念想,哪怕生活寡淡无味,至少还有一些所念,在未来的时光里等着我们,让我们的精神世界从此不再缥缈。即使最后发现自己所念所想只是抓不住的一缕轻烟,但那份曾经的执着和坚持,都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主要的是,我们不会后悔,那是我们对生命的一种微笑和尊重,让我们从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收获。

  正是有着一份念想,才能在纷扰的人群里,得到一份安然。


一只智慧的兔子


  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要养什么宠物,主要原因自己确实没有时间去照顾它,总觉得但凡要养就必须尽心尽力把它当成家人一样的对待,所以一直没敢养任何宠物。

  直到那天打开一视频网站里看到一只可爱的肥肥的小兔子,它直愣愣的瞪着我,嘴里还嚼着一根提摩西草,萌萌的样子着实让人喜欢。不由童心大作,想到这段时间也确实清闲无事可干,自己也不太喜欢人群、热闹、繁华,对这些总是保持莫名的疏离感,于是试着养个宠物打发一下时间,便在网上购买了一只道奇兔。

  经过两三天的等待终于迎来了我们家的新成员。刚拆开包装,先看到像宝石般的黑眼睛,接着看到了一只满身黄色绒毛的身体蜷缩成一个球状的小兔子,也就手掌般大小。它看到我看着它,竟然没有一丝惊慌,淡定的从笼子里慢慢的爬了出来,萌萌的东张西望的四处看,开始了它陌生的旅程。因为它全身都是黄色的绒毛,估且就叫大黄吧,简单而又亲切。

  经过一周后,大黄又长大了不少,我决定给它挂个铃铛,这样能方便找到它,白天可以自由的在家里玩耍,晚上是必须回到笼子里的。刚开始的时候它非常抗拒戴这个铃铛,不断的低头去啃咬挂绳,经过几次徒劳无功它终于放弃了。即使这样也时不时的低头去咬一下,那股子嫌弃劲别提有多委屈了。就这样连续几天到了即将天黑时候,我只要听到铃铛声,就能准确找到位置把它抓到放回笼子里,直到有一天,天将近黑,我准备把它抓回笼子时,才发现半小时前还欢脱跳跃的大黄,竟没了踪迹,铃铛声也悄然而止,我有点担心怕它被卡在什么地方,我着急的在家中各个角落能够容纳它玩耍的地方四处寻找,依然没有它的身影。猛然想起只有沙发下面还没有找,我弯下腰用手机电筒的微光照向沙发底下,才发现大黄保持一种卧姿正一动不动的用宝石般的眼睛正看着我,其实沙发下面的空隙足够容纳大黄的穿行,而它这种静止不动的状态无疑是不想让铃铛的响声暴露它的行踪。我有些生气,亏我刚才还担心以为它会有什么闪失,结果它却悠哉悠哉地给我玩捉迷藏,我一怒之下拿起晾衣杆冲沙发下面一阵猛扫,大黄终于抵挡不住逃了出来直奔它的笼子里,接着便一个转身面朝着我,用它萌萌的眼神看着我,像对我说:“看我是不是很乖呀”。每次它摆出这种萌萌的表情,我的心瞬间都被融化了。

  为了防止这种事件再次发生,我决定给它划分个区域,能时时刻刻看见它的串动的身影。于是,我买了几块挡板把阳台和客厅分隔开,显然大黄很不满意与主人分隔开,当把它放到阳台后,它便开始四下寻找出口,终于让它找到了可以突破挡板的地方,挨着地板处有一个连接两块挡板的红绳,大黄开始以一种执着的精神不停的撕咬着绳子,累了它就歇一会儿之后再接着咬。每次我看到它把红绳快咬断的时候,我就给它换一根新的绳子。这样折腾了几天后,大黄不再像之前那样坚持,只是时不时地跳到笼子上往客厅张望着,有好几次看到它可怜兮兮的样子,都仍不住想把它放进来,但一想到它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床底下或沙发下面如果吃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有可能就一命呜呼,那种结果是我不想看到的。只能先委屈一下,等它在长大些,有些角落容纳不下它的身体这样才能放心大胆的让它在家中自由穿行。

  每天到天快黑的时候,我就会拍拍笼子一边喊着:“大黄,快进笼子咱们回屋了。”每次,听到我的喊声,大黄总是以飘移的速度奔回自己的笼子,没有一点眷恋与不舍,只要能回到屋里,哪怕身体受到局限它依然很满足。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中飞逝,大黄已经来家里大概有三个月的时间了,渐渐的已融入这个家庭,有时出门在外心里也会惦记这个小家伙在干什么,遇到它爱吃的食物总是身不由己的给它买些回来吃。当回到家把它爱吃的生菜喂它时,它总是吃几口就抬起头看看你,像是心情很好的样子,每次吃食物总是很干净一点都不剩,是个知道不浪费粮食的毛孩子。但大黄有个非常不好的毛病爱咬兔笼脚垫,连续咬烂了两个脚垫,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养小动物没有经验,并没有在意,直到有一天发现大黄粪便中带有血丝,赶紧咨询了店家并买了些治疗小动物肠胃的药给大黄喂了下去。但一切都为迟已晚。临别的最后一天,大黄懒懒的卧在地板上,没有了往日的欢腾劲,半闭的眼神已失去了光彩。好几次我都想把它放到床上想用被窝里的温度也许能缓和它即将冰冷的身体,但它每次都挣扎着用它残留的气息往床下跳,最后,实在无法我只能在地板上给它铺了一层厚厚的棉絮,轻轻地把它放在地板上,看着它近乎绝望的眼神,如此孤单无助,仿佛暴风雨中的一颗小草,奄奄一息。那一刻,隐隐的痛刹那间传遍我的全身,我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我不知道该怎么挽救这个弱小的生命。大约到半夜1点,大黄身体慢慢变得僵硬。这个曾经陪我度过生命中的一段时光,给我寂寥的日子带来欢喜的兔子就这样离开了我。黑暗中,有一滴泪慢慢从我枯涩的眼底往上浮升,感叹生命不过是轻扬的微尘,它曾经是生命之物,可现在生机已离它而去。很多事情人真的无法把握,在意的、不在意的,该在你生命中出现的必定无法躲避,该在你生命中失去的也无法挽留,只愿相处愉悦,离别无悔。

  距离大黄的离开已有一段日子,有时,静静窝在沙发,透过阳台的窗户,看到一朵朵娇艳的花轻轻摇曳,最终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枝头。往日的时光不经意就想起,一一细数,那些有大黄的日子,很宿命的认为凡事都有因缘,六道轮回、皆有定因。同样的,人与人的相遇交集、人与动物的相遇交集,皆是定数。

  有时坐在清冷的客厅里,已经看不到那个小小的欢脱身影,只祈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在城市的上空,回旋着对生命和存在的赞美。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