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关注 >> 【2023新春特刊丨中国作家 蒙顺安 作品展】

【2023新春特刊丨中国作家 蒙顺安 作品展】

2023-01-06 10:56:56
浏览量:

2023新春特刊

中国作家 蒙顺安 作品展



■ 作家简历 ■


  蒙顺安 广西南宁市人。广西博物馆退休干部,工艺美术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级作家。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红军留下的宝藏》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69级二连三排》作家出版社出版。多篇小说、散文获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





★★★ 作 品 展 示 ★★★



邻  居

  我家宿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的房子,一个单元就两套房,大门对大门。邻居是同单位的同事,彼此都很熟,两家相处也很好。一天邻居向我告别说他们已把房子卖掉,要到外省跟儿子一起住,以后就不回来了,有机会欢迎到他那里玩。我很想知道他把房子卖给什么人,邻居很重要,同一单元门对门,关系搞不好那是不行的。但出于知识分子的本性,爱面子不打听别家的事。只是客套地说好啊,一家人住在一起,一家三代天伦之乐,有机会一定到他那里玩。

  几天后,对门开始装修,拆门砸地,乒乓梆梆,哗哗的电钻声连续地响。上班时间我不在家还可以,但睡午觉必须的。往往我刚睡觉,对门哗哗一阵电钻把我惊醒,一次两次我实在忍不住了,开门要冲出去骂人。老婆把我拉住说:“远亲不如近邻,以后对门就是邻居,出门不见抬头见,有什么事可以互相照应,咬咬牙十天半月的就过了,少睡点又死不了,何必闹翻呢!”老婆说得有理,如果闹起来,天天上下楼同一个楼梯,门对门见面很难堪的。

  一天我下班回家,刚打开大门锁,推门进屋,“老弟你好!”我回头看,是对门一个中等身材,圆脸头有点秃,身穿一套迷采服,五十多岁的汉子在说话。

  “你是在叫我吗?”

  “是,老弟!我们家刚搬来,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请多多关照。”

  “好的!”

  那一晚对门很热闹喝酒猜码到凌晨。

  由于宿舍的坐落不是南北向,每年的夏天,我喜欢把大门打开,靠一层纱门通风,多年如此。但自从对门搬来,我再不敢开门通风,因为对门也开着门,白天小孩哭吵,晚上酒肉气冲天,更使人难以忍受的是每星期都有猜码声,搅得我不能安睡。我有好几次都想开门过去讨个说法。女儿对我说:“爸爸,你有你的生活方式和乐趣,人家有人家的生活方式和乐趣,你每天下班回来坐在电脑前写东西,安静是你的乐趣。人家干了一天活,累得要死,喝点酒和朋友猜个码,那是人家的乐趣。就像你玩电脑写作一样,如果不给你玩电脑写作,你好过吗?”女儿的话提醒了我,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无权干涉。

  一年一次的同学聚会,有个很要好的同学从外省回来相聚。多年不见话特别多,俗话讲:“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那晚喝多了。同学送我到宿舍大门,我硬撑着对送我回家的同学说:“没事,送到大门就可以!我慢慢上楼就行。”同学走后,我一步步挪着走向楼梯,好不容易上到一楼,酒已上头,晕乎乎的周身无力,寸步难行。天啊!我家住八楼,要自己爬上去,真是比登天还难。我拿出手机……。老婆和女儿急急从八楼下来,那时我真迷糊了,只听到老婆的埋怨声:“喝不得又要充英雄,你不要在这吐啊!”“妈,你说那么多废话干嘛?赶快扶爸爸上去。”

  母女俩好不容易把我扶起,费了好大的劲才把我扯上二楼。上到二楼我真的像堆烂坭一样全瘫了,腿脚都抬不起来,任母女俩怎么拉扯,一步都上不了楼梯。“妈妈,爸爸真的醉了,一步都走不动了,你还是背他上去才行。”老婆扯,女儿扶,总算把我背起,艰难地一台阶一台阶往上走,刚上到半截楼梯老婆已大汗淋漓气喘如牛。她把我放在楼梯拐角平台上对女儿说:“不行了,我背不动,打电话叫你表哥过来帮忙!”

  “妈,电话通了,你来说。”

  “雨南,我是你小姨。你姨丈喝醉了,上不了楼,我和你表妹扶又扶不动,背也背不上去,你赶快过来帮忙!嗯,嗯,知道了!”

  “妈怎么样?表哥什么时候到?”

  “你表哥出差在外省,表哥说:‘背不动就别背,爬楼梯背人力气不够,俩人一起摔倒麻烦更大。找张席子毯子给他就地睡,酒醒他会自己回家的。’”老婆扶我,女儿铺席。

  “怎么了?老弟怎么睡在这里?”

  “叔叔,我爸喝醉了,我妈又背不动,给他在这睡,酒醒再回家。”

  “怎么行呢?这么凉的天气,睡在水泥地上要生病的。”他掏出手机……。一会楼上砰砰地跑下一位身材魁梧的青年,“爸,有什么事那么急?”“把对门叔叔背上去,他喝醉了!”

  第二天我醒来问老婆:“你是怎么把我背上来的?”

  “我哪有力气背你上来?是对门人家儿子背你上来的,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人家。”我呆呆地坐在床上,这时才体会到“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的真理。

  那天我特意把门打开,隔着纱门等邻居回来。他回来了,我提上两瓶酒,“大哥你好!”

  “哦,你好!怎么样?老弟,酒醒了?”

  “没事了,不好意思昨晚给你们添麻烦了,这两瓶酒不知好不好,人家送的,给你儿子喝,谢谢他昨晚背我上来。”

  “不用,不用,我们是邻居!应该的。”

  他不接,我走进他家把酒放到台上就走。

  “老弟慢走,酒我替儿子收下,你第一次到我家,坐一下喝杯茶,我们聊聊。”

  “好,听我老婆说你儿子力气很大,不用人帮,一个人把我背上楼。”

  “我儿子没文化,是个粗人,就是有一身力气,跑长途搞运输,三五天才回家一次。有时有朋友和客户来家,喝酒猜码影响到你了,请你见谅。”

  “不,不,没事,听惯了也很自然,又不是天天!听说你买这房子一百万?一百万在市内随便买一套新的比这大,为什么要买这旧房呢?你大老板啊!”

  “老弟你见笑了,我哪是大老板,我就是个地道的农民。年轻时夫妻俩为了挣多点钱,双双到城里拼死拼活地打工,以为有了钱孩子就过得好,等到我们赚了点钱回村里,留在村里的孩子已经长大。生活是富裕了,但我两个孩子读不成书,还是同我一样,到城里当农民工。他们成家生子,看着我的孙子们一天天长大,我不想他们这一代人再走父母的老路。和儿女们商量着,为了下一代不走我们的老路,到大城市里买房,找最好的学校,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经多次探访,人们都说这里的两所中小学是全市最好的学校。为了孩子能读上这两所学校,房子再贵也要倾其所有把它买下。我有一子一女,他们都有两个孩子,女儿女婿在广东打工,两个孩子跟我住。儿子也是两个孩子也跟我住。每晚等孙子们学习完,安排他们睡后。我和我老婆再动手包一百斤米的粽子,煮好,天没亮我用三轮车给各饮食店送去,回到家再送孙子们去学校幼儿园。我家从早到晚嘈杂得很,包粽子要放名种配料,气味很浓,影响到你家了,真不好意思!”

  “没关系,没关系!老哥我很赞赏你的眼光和气魄。为了下一代,你的辛苦和付出值得。有你这样的好邻居是缘分,再次谢谢你和你的儿子。你很忙,不打扰你了,下次再聊,我站起要走。

  “老弟,等一下,”他转身向厨房走去。一会,他手里提着几个粽子递给我:“老弟,你第一次到我家,没有好东西招待你,送你几个自己包的粽子。好吃说一声,大哥给你送去。”

  几个粽子,对我来讲算不了什么,但对邻居,是一笔收入,我怎能要呢?我犹豫接不接,想出口问他多少钱一个,但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老婆常说的话犹在耳边,“和人交往,有来有去,互送礼物是增加感情拉近信任的方式,不能说你亏了我赚了”。我接过粽子“谢谢大哥,粽子一定好吃!”邻居送我出门,我回头对邻居说:“大哥到了这年纪不要太拼了,要注意身体!”

  “没关系,我是农民,活着就要做工。如果老弟家里有什么重活自己干不动,和大哥吱个声,我们是邻居!”


同  情

  疫情被困在家里大半年,国庆节开放旅游,孙子节前多次来电话要求我带他出去玩。儿子儿媳都在文化事业单位工作,过节都要加班。孙子每逢过节都是跟我。以前过节我都带他出远门。但这疫情刚好一点,我不敢带他去外省,家里就一个孙子,如果出现点什么事我怎面对家人。想来想去,还是就近不离本市范围。

  国庆头一天,爷俩坐车到离市里几十公里的古镇扬美玩。八岁的孙子高兴得不得了,在车上又唱又笑。看着小孙子的高兴劲,我这六十多岁的老头也被他的歌声和欢笑声击活了,和着孙子的儿歌一起唱。车上的人都笑我:“老人家返老还童了!”是啊!我真的童心大发。活了六十多年从没经受过,也没见过世上有那么长时间的居家和不能外出旅游。开放了可以到处去,自由了,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到了!扬美古镇到了!”小孙子叫嚷着。

  扬美古镇离市里六十多公里,是至今依然保持得最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古镇。镇上的古街、古巷、古祠、古码头,都是游览的好去处。我们爷俩从古街这头走到那头,兴致勃勃到处游玩。小孙子见到那些古街上的地方小吃、小玩艺样样都要买。大半年困在家里,今天能出来玩,小孙子的要求并不过份,我这当爷爷的有求必应。从镇头到镇尾,半天下来我背上的背包都装满了,但孙子买东西的欲望并没有满足,还一个劲地叫买。我意识到我太过于宠溺他了,这样无限制地满足他的要求并不是爱他,而是害他。但是如果我现在拒绝他的要求,他一定不高兴。出来玩就是寻开心,我得想个办法叫他心服口服。走着走着,我突然站着不走了。孙子见我不走,回头问我:“爷爷怎么不走了?”“爷爷老了,背包太重我背不动了,你来帮爷爷背好吗?”“好的!”我把背包拿下背到孙子身上,并对他说,背得动爷爷出钱给他买东西,背不动就收手。小孙子背着包走了一下就面红耳赤了,再不敢叫买东西了。

  “小朋友,背着那么大的包累不累?来,阿姨给梳香蕉给你吃。”

  小孙子见有人递过来一整梳香蕉,不敢接,望着我。我赶紧走向前用手挡住:“我们不买!”

  “不要钱的老伯,白送!”

  “哼,蚂拐跳出街白捡,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老伯,相信我,真的不要钱。这堆香蕉随你选,要哪梳都行。”

  随着话声我才认真看清卖蕉人,她三十多岁,脸色白净,长发飘洒,红色紧身上衣,不过膝的黑色短裙,黑皮鞋,肉色薄裤袜。她,地地道道的城里人,怎么卖起了香蕉?

  “老伯,看我不像农村人吧?我真不是,这堆香蕉不是我的,是她的。”

  她手指着前面街上不远处,一个挑着一对竹篮背有点驼的老妇人。

  “是我用钱买下的,太多,我吃不完也拿不动,所以免费赠送。”

  “你吃不完又拿不动,干嘛要买那么多?”

  “刚才我想买一梳,一块钱一斤。卖香蕉的是个和你年纪相同的老婆婆,一梳香蕉两斤多,我给了她一张二十元的钱,她从她衣袋里拿出钱,数了又数说不够补给我。后来她说二十元不用补了,干脆这堆香蕉二十元全给我。我很惊讶,这堆香蕉足有几十斤,二十元太不可思议了,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问为什么那么便宜卖给我?”

  “姑娘,你看这天都快到下午了,从早上喝一碗稀粥到现在,我还没吃中午饭。满大街都是香蕉,都是疫情惹的祸,往年像今天的日子不要说一元一斤,两元一斤早卖完了。”

  “老人家,街上那么多粉摊,你随便吃一碗再来卖香蕉不行吗?”

  “姑娘,一碗粉十块钱,我卖了一早上的香蕉还不够一碗粉钱,我哪里舍得吃!还是回家吃碗粥算了。姑娘帮个忙,你就全要了吧!不然我又要挑十几里回村,很累的。”

  “听了老婆婆的话,我就把这堆香蕉用二十元买下。”

  “你真是有爱心!”

  “老伯,爱心谈不上,同情有点。这半年我每月都领半额工资,我还想叫别人给我献爱心呢!我老母亲同这个老婆婆一样,也在农村,她把自己种的农作物,挑十几里山路才到农贸市场,赚点钱不容易,见到她就像见到我母亲。可惜我身上没有吃的,要是有包子或蛋糕就好了。”

  “阿姨,我这里有刚刚买的扬美沙糕给你。”

  孙子从他背包里拿出一包刚才我帮他买的扬美沙糕递给阿姨。

  “小朋友,不是我需要沙糕,是那位挑竹篮的老婆婆。”

  老婆婆正顺着古街往外走,小孙子手拿沙糕望着我,我向他点点头,示意他可送给老婆婆。小孙子笑着撒开腿往婆婆奔去。我在他后面嘱咐“见到老婆婆就说是买香蕉阿姨叫你送给她的。”

  远远望去,小孙子追上了老婆婆。只见老婆婆放下担子接过沙糕,向着买蕉阿姨招招手。买蕉阿姨向她摇摇手,示意她回去吧。

  小孙子屁颠屁颠地跑回来。买蕉阿姨选了一梳最大最熟的香蕉给小孙子。

  “谢谢阿姨!”

  “不用谢,你那么小就有同情心,是个好孩子。”

  小孙子一路走一路剥着香蕉吃,看着小孙子的高兴劲,我心里也很高兴。阿姨好心值得敬佩,小孙子的行为,正是我所期望。愿天下人都有颗同情心!


与时俱进

  王老太是个性格好强的人,丈夫死得早,家里的大事小事不管是修自行车,还是装电灯修水龙头,都难不住她。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几个儿女供到大学毕业。看见别人一个智能手机不出门就能买煤气,交电费,网上购物。她羡慕得很,也想拥有一台。女儿给了一台智能机给她,她叫儿女们教,儿女们只是教她一两回就没耐心了。儿子说:“妈,你都八十岁了,会打电话接电话就行,玩什么微信!”女儿说:“妈,你那么老了玩微信支付我们不放心。”王老太越想越气,小时候我手把手教你们,现在说我老说我笨,教半天都不会。真是养了一帮白眼狼。看着台上那台智能手机,她自言自语:“不会用要它何用!”随手一拨,手机摔在地板上。看着手机面上的玻璃荧屏裂成了好几块。她后悔了,她心里自责,我真傻,怎么能用自己手机出气呢!摔坏了还不是自己出钱修。

  手机店里,王老太拿出摔坏的手机,问店员:“小哥,我这手机摔坏了,你看修好要多少钱?”

  小哥拿起王老太手机看了看,操作了一下说:“奶奶,这手机內外都摔坏了,操作不灵,修好要几百元,你这手机机型很老了不值得修,奶奶,我建议你换部新的还合算。”

  “新的要多少钱一台?”

  “有便宜有贵的,便宜的三五百,贵的几千到一万。奶奶像你这年龄用几百那种就行。”

  “便宜没好货,几百元的不要。小哥,奶奶有钱,但我对智能手机一窍不通,人家说容量大,装得东西多就好,你帮奶奶选。”

  “奶奶这款华为手机是最新推出的产品,容量大,易操作,你们老人家爱拍照,随你拍随你存,用三五年没问题。现在是活动期间,价钱优惠。”

  “一台多少钱?”

  “三千六!”

  “就要这一台,但小哥,我买你的手机,我有一个要求。”

  “奶奶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能办到的一定帮你办。”

  “奶奶要求不高,今天你教会奶奶用微信。”

  “奶奶小事情,今天我包教会你玩微信。”

  听到小哥的承诺,今天就教会用微信,王老太笑得合不拢嘴,刷卡交款。

  小哥拿张椅子给王老太坐在柜台旁,用新手机扫了王老太旧手机上的二维码,手把手教王老太。王老太学得很认真,但小哥是售货员,有客人来都要接待。小哥用张纸第一步,第二步……。写好微信的整个流程,让王老太按上面流程操作。几个小时后,基本上学会了玩微信。走时王老太千恩万谢。

  一段时间后,王老太学会了微信支付还学会了抢红包发红包,照像还会发原图。

  春节到了,王老太手机微信上收到了亲朋好友的一万多元红包。她听人说:“手机不能放那么多钱,多了容易被人骗取。”她想把红包里的钱取出,自己又不会操作。人家说:“到银行工作人员会帮你的。”刚进银行门,行里一姑娘就迎上来问:“奶奶存钱还是取钱?”“存钱!”“大额还是小额?”“五万!”“大额,请到这边。”王老太对姑娘说:“姑娘,我卡里刚有四万,手机微信红包里有一万多,你能帮转一万到卡里凑够五万吗?”“奶奶相信我,帮你操作分分钟的事!”“信!密码我自己点。姑娘,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奶奶有什么要求请说!”“你教我怎样把微信红包转到卡里。”“奶奶想学!我一定教。”

  存钱手续办好后,姑娘手把手教王老太。王老太拿出小本子对姑娘说:“姑娘,请把操作的过程第一步,第二步用笔写在本子上,人老了脑子不管用,再说我一个人不能耽误你的工作时间,你把操作过程写在本子上我慢慢学。”

  半个小时后,王老太见存款的人少了,那姑娘闲着。她走到姑娘面前说:“姑娘你看我的操作对吗?”说着熟练地操弄着手机,把微信上的一百元红包转到自已的卡上。

  “哗!奶奶行啊!那么快就学会,奶奶一定是个高级知识份子。”

  王老太嘻笑着说:“姑娘教得好,下回有钱一定存你所里。”

  在地铁站,工作人员正在帮王老太打开行程码。王老太拿出本子和笔,要求工作人员把操作行程码的过程写在本子上。工作人员说:“奶奶,你那么大年纪了,记不住的,你坐车我们帮你打开就行。”

  “小伙子,自己事情自己做,落后就变笨,我正准备换个5G手机,要与时俱进哦。”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