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网络文学与地方文旅深度融合、双向赋能,探索文化“新三样”引领下的文旅发展新路径,9月28日下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中共临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双向赋能 融合发展”《剑来》台州府城合作发展交流会在临海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举办。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网络文学IP+地方文旅+出版+文创”的多元融合模式,探索文化“新三样”引领下的文旅发展新路径,打造文旅融合的新案例。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虞文军与中共临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晟出席并上台致辞。
虞文军在致辞中表示,作为网络文学精品出版的先行者,浙江文艺社出版的《剑来》图书已实现400万册发行量,并通过与非遗品牌合作推出多种文创,为传统文化注入年轻活力。他强调,此次与台州府城携手,正是响应文化“新三样”战略,通过“网文IP+地方文旅+出版+文创”的深度融合的形式,打造协同发展的创新样本,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赵晟在致辞中强调,千年府城与《剑来》江湖的相遇,是文化与文化的共鸣、风骨与风骨的相契。临海作为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近年来文旅蓬勃发展,客流量多次位居全国5A级古城古镇前列。此次与《剑来》的合作,是响应省委文化“新三样”战略的重要实践,期待通过IP与古城的深度融合,让书中的侠骨柔情与府城的宋韵风雅相融共生,使临海从文旅打卡地升级为《剑来》书迷心中的文化目的地,并借助IP影响力推动临海文化走向世界。
双方代表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虞文军和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健共同签署了关于《剑来》IP 合作的框架协议。
活动现场
交流会中,肖惊鸿、丁莉丽、陈健、许志杰、胡晓翀等与会专家学者、相关企业负责人围绕“文化新三样的融合发展现状与展望”主题开展了专题对谈,成为全场焦点。
肖惊鸿表示,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脉络与中国文学传统一脉相承。她以《剑来》为例,强调网络文学不仅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通过文学想象力构建出与现实共鸣的艺术世界,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她认为,网络文学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其倡导的“向阳而生”的价值观深刻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态度。她强调,网络文学作为“网文、网剧、网游”文化新三样的源头,应继续深化跨界融合,借助人类共同价值观和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中国故事走向世界。她期待网络文学能持续发挥其文化承载功能,像《剑来》一样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学力量。
丁莉丽谈到,浙江影视出海已从零星输出升级为规模化、平台化、智能化的新阶段,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突破:地域上从东南亚拓展至全球主流平台,类型上从古装剧主导发展为多元题材并进,平台上从依赖海外渠道到自建国际传播体系同步推进。她以《国色芳华》《藏海传》等剧在190多个国家地区播出为例,印证了这一趋势。同时,她坦言当前出海仍面临文化适配性不足的挑战,具体体现在翻译质量、文化解读及创作阶段的全球化视野等方面。对此,她特别指出《剑来》项目具有显著出海潜力,并期待在浙江省“剧游浙江”等政策支持下,通过建立翻译基金等举措,助力更多作品实现全球化表达与文化输出的平衡。
在“文化‘新三样’如何赋能地方文旅新发展的议题上,陈健坦言,面对文旅同质化困境,台州府城积极寻求与在地文化深度契合的IP进行内容共创。作为《剑来》书迷,他敏锐捕捉到作品中“剑气长城”与临海戚继光抗倭历史的精神共鸣,并主动赴杭州登门拜访作者烽火戏诸侯,并与浙江文艺出版社商议网文IP赋能地方文旅合作事宜。此次合作区别于传统模式,是“带着答案”的共创提案,旨在超越简单流量嫁接,实现虚拟文学架构与在地文化的深度融合。通过前期网络话题测试收获数万条积极反馈,更坚定了双方打造“网文+文旅”可持续模型的信心。他期待通过此次合作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文旅发展新路径,让网络文学真正成为赋能地方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许志杰结合企业出海实践,分享了文化"新三样"的发展策略。他介绍,公司通过"网文+漫画+动画"的多形式出海模式,旗下IP《妖神记》在海外取得显著成效,网络小说播放量超3500万,动画出海逾万分钟,法文实体书销量达150万册。他认为本次《剑来》IP与台州府城的合作模式为其带来重要启发,期待能充分发挥IP价值,通过文旅融合将家乡临海打造为吸引年轻群体的文化新名片。
胡晓翀就文化“新三样”的海外传播与未来发展分享了其基于九年出海实践的观察。他认为,当前阶段在海外受欢迎的作品多为“文化折扣率”较低、情节轻松的网文,而高质量、高文化内涵作品的出海仍面临挑战。他进一步揭示了成功出海的关键在于“文化适配”,即需要本土化团队在翻译基础上,对内容进行跨文化的再创作与平衡。对于“新三样”融合,他表示网文作为故事源头已探索出可行路径,并期待网剧、网游领域的同仁能协同并进,通过深度本地化策略,共同在海外市场创造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