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红|金龙贺岁
中国作家2024迎春专刊
作家简历
★
袁红 籍贯陕西富平县,现居西安,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建材科技华山营销公司工作,从事财务管理。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散文学会会员。自2022年开始创作以来,创作30余篇诗歌散文,在陕西《学习强国》、《陕煤集团“梅花”杂志》、《华人头条》、《西部网》、《铜川作家》《陕西省建筑材料联合会》、《三秦网》及《陕西建材科技》公众号等省市级报刊平台,共发表散文诗歌近20余篇。在《中华诗词学会》诗词平台发表格律诗10首。曾荣获陕西《学习强国》征文类大赛“三等奖”。
爱上“大明宫”
一 前世今生
唐朝诗人王维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以及岑参诗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描写了当时大明宫的盛况,仿佛穿越千年的时空看到了当时大明宫在东方曙光晓至时的雄伟壮丽,万方来朝的恢弘气象。
昔日的大明宫是唐长安最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也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称“千宫之宫”,是唐朝的国家象征,是古丝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客商云集,文化自信,宽厚包容。在历史的长河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传颂千年。
今日的大明宫已成为西安的“城市公园”、“城市名片”、“城市绿肺”,公园四周交通便利,铁路、公路、地铁可随意选择;高架、隧道、绿道保顺畅通行;公园内楼台殿宇、廊桥水榭、鸟语花香供游客市民游玩休憩;俯瞰如一幅巨幅画卷镶嵌在城市的宣传册上,又像是延时摄影拍摄的画面,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美不胜收!
在环绕公园一周的绿道上,可以近距离的感受公园四周边缘的花木水草,就像一幅美丽画卷的开轴,只等你更深入的去欣赏她。微凉的风伴着此起彼伏的铃声,一路向南,再向西,视线掠过初冬暂且还浓密的树梢上方,阳光下金壁辉煌的殿宇徐徐展现在眼前,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威严壮观,美仑美奂,令人赞叹不已,不由得生起敬慕喜爱之心。
这便是大唐盛世时期大明宫万国来朝“仪仗而行”的正南门—丹凤门遗址,丹凤门与西安火车站遥相辉映,以气势宏伟大气磅礴的形象迎接八方来宾,门侧两边高大的树林像是威武的士兵立千年而不倒,守卫着昔日盛世今日繁荣的荣耀。外地游客出站时无不是“一眼千年,追梦长安”!
二 如梦如幻
想像着沐浴在阳光下那缤纷多彩的美景,按捺不住急于想一睹冬日大明宫公园芳容的心,趁着清晨越来越明亮的暖阳,在初冬阳光最舒适最活泼最温柔的时刻去亲近她。
如冰葡萄酒般的幽香随风在鼻尖萦绕,拉住人们前行的脚步,在味蕾上跳舞的“红街-千宫里”翩然而至。那幽香在“肉夹馍”上旋转,在“胡辣汤”上升腾,在“凉皮”上缠绕,一不小心醉倒在“酸梅汤”的怀抱,裹着“子长煎饼”酣睡不起,入了梦境……。
公园内的粉黛子还在摇曳着一片绯红,如梦如幻,身着唐装额点宫花的女儿们穿梭其中,轻扑香扇,浅笑嫣然,令人心醉神迷,竞一时分不清“今夕是何年”了。
太掖池边一群孩童在喂养池里的大白鹅,孩子们小心翼翼的拿着面包丢向最近的一只,旁边的大白鹅扑扇着翅膀争先恐后的“嘎嘎”叫着也扑过来,孩子急忙后退一步却并不舍得离开。一旁的孩子大声诵着:“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大唐的骆宾王听了,也会穿越而来,被这样的一幅美景陶醉了吧!
太阳慢慢从远处的高楼间沉下,像是一个胖娃娃红通通的脸蛋被挤的变了形,局促不安却光芒四射。阳光碰到水面,刚刚还碧绿清澈的翠玉碎成了一池金花,一只鸟儿飞向池边一片红黄橙绿尽染的林木中,真是一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三 巨龙腾飞
当夜幕拉开,天空才真正成了舞台。令人眼花缭乱的LED风筝、DIY风筝接连升空,看那神舟巨龙飞舞盘旋遨游苍穹;丝路班列长虹横贯满载飞驰;熊猫七仔憨态可掬顽皮可爱……。漫天飞舞,栩栩如生,令人目不睱接,如璀璨的星光一样照亮了夜晚的大地,一派“纸鸢耀古城”的绝美景象。
斗转星移,四季轮回。大明宫跨越千年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回归,与城同欢,与民同乐。
车水马龙,人间烟火。长安的大明宫,凝聚着先朝的智慧;西安的大明宫,承载着当代的希望。
这样的大明宫,怎能不爱!
大雪无声
纷纷扬扬的雪花,无声无息的飘落,那洋洋洒洒、漫天飞舞的样子,像坠入人间的精灵,又像长生天上的白鹅开心的抖落飞羽以装点山川大地。
一片,一片,又一片,无数片……
整个天地都笼在轻纱薄雾之中,披上了银装素衣,如梦如幻,如诗如画。
雪花的物理特性或者说化学成分是什么呢?我就不去深究了。这个留给物理老师或者化学专家吧,他们肯定是权威了,我们就不班门弄斧了,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是吗?
我只知道雪花里有快乐的味道,欢乐的成分,她的到来完全就是“多巴胺”的倾城而下,看见她的,触摸她的,感受她的……,无不欢欣开怀,雀跃不已。
突然间发现人们都在笑容满面的互相交谈着,互相帮扶着,互相玩闹着,统统卸下了平日的戒备、距离和冷漠,完全的放松展开了自己。雪花是可以涤荡清洁并净化那充满雾霾的空气和布满尘埃的心灵吧!
雪花里会有“运动因子”吧,人们都冲到雪花里、雪地上,跳跃旋转,奔跑滑行,最笨拙的人也会借着光滑的雪跳一曲冰雪“华尔兹”,哪怕最后摔个“仰八叉”,也在所不惜。
她虽冰冷,却让人们都以一颗火热的心去迎接她。
她虽洁白,却让人们都感受到了一个多彩的世界。
她虽无声,却让人们发自内心听到了快乐的声音。
人类,自然,山川河流,飞禽走兽,都在这场雪花的盛筵中绽放,都在这张雪花的白纸里书写描画人生,都在雪花的洗礼之中变的恬淡平和!
再次抬头望向雪时,摘下帽子围巾和手套,去掉所有亲近雪的障碍物,那细小无声的雪花以自己独特魅力征服了整个身心,打开了我们发现快乐、拥抱喜悦的四肢五官七窍,三百六十五经穴,一如大自然中对应的四季五行七色,三百六十五日月。多么神奇的一组数字!
你会发现,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大都是有声音的,如痴如醉的风声,如泣如诉的雨声,如鼓如磬的雷声,如刀如剑的闪电声;树木生长的声音,花朵开放的声音,水流的声音。
唯独,雪落无声。
寂静,沉静,宁静!
所有的事物都会大张旗鼓的宣告自己的到来,只有雪是“润物细无声”的悄然而至。
一如那些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人,不言不语不声不响,却躬耕尽责踏实努力,不争名夺利不居功自傲。正如那首“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不带走西边的云彩……”一般超然飘逸,无声自守。
大雪无声,正像人类一样大爱无言,像音乐一样大音希声。
事物的本质形象是从小到大的发展趋势,小孩会成长为大人,小溪汇成大海,小企业会变成大公司,时令更有小雪大雪,小寒大寒之分……等等,最终都会往“大”之“极大”发展,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大……
不知人们是否感知了这样的现象:事物或事情发展到了至大,最大,极大的程度,却又是到了“无”的境界和地步……
像雪一样,雪飘落的大到极致,亦是“大雪无痕”,山川万物皆无一迹存在,完全不留一痕了。
南宋时期的“无门慧开禅师”有一首诗中写道:“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告诉人们如果没有烦恼的事情在心头,那么一年四季都是人间的好时节,他的诗阐述了“无”的最高境界和含义。
大雪无声,有天地为她代言,
大雪无声,有山川为她喝彩,
大雪无声,有红梅为她歌唱,
大雪无声,有快乐为她宣示,
大雪无声,有我们,用文字为她发声。
雪花,还在无声的飘落着,飞舞着,盘旋着……
今夜,大雪无声。
去看那冬天的树
天无语却星月动,地无言也四季行。
天地携手时令节气预告着人们“冬雪雪冬小大寒”的冬日进程,提示着寒风冰雪按时“上岗”。花草树木也没有丝毫迟疑,纷纷按照时令的“排班表”,悄然改颜换貌,花草落泥,树木凋零,继而繁华落尽,素素条条,以配合冬日里万物皆藏的时律。
北方的冬天,寒风料峭,天色空茫,黄土苍瘠,枝木枯孑。
也只有北方的天地才有这么四季分明且轰轰烈烈的“交接仪式”吧!相较南方四季常绿季季花开的明艳清婉,北方的四季则大起大落爱憎分明,更是“火焰山”与“冰墩墩”的激烈碰撞,这也造就了北方秋冬树木的极大反差;相比秋日树的层艳叠彩,果味犹甘,丰姿灼华,冬天的树犹如年老枯瘦面容焦黑的老妪,用魔杖把鲜艳美貌少妇的华服彩容扫落在地,融入泥土之中反哺根系。
冬天的树,进入了大自然中极其微小却也惊天动地的宿命和轮回。
冬日里,城市的树总是比乡间田野的精致些许。在不经意间,你会发现城市道路边、公园里、高楼间的树都穿上了“白靴子”,脚下站着的是拼接设计的镂空格子,像是永远走不出国际象棋棋盘格上的独脚棋子;身形也被园艺师们修成了人们乐于喜见的形状,失了自己原始的模样;更有甚者头顶彩灯、身披花环、通体装饰,俨然一个个装扮华丽的“演员”。白天花枝招展,夜晚火树银花,活脱脱成了粉雕玉琢的城市“芭比”,引得行人路者流连不返目不暇接,拍照打卡不断。
城市里的树,被烙上了精致、喧闹、束缚的印记,以至于人们忘记了它做为一棵树的本来面貌,忘记了它抖落一身华彩的超脱自由,忘记了它冬藏春发的自然使命。看着树下欢乐孩童亮晶晶的眼里映着的同样晶亮的树,抚着仅露寸尺的树干:“你快乐吗?”树沉默无言,不可置否。可是手掌下厚重粗糙的触感和转身时牵挂住衣角的枝条,使我心中有了答案:它一直是我们的朋友,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让我们春可赏花夏可乘凉,秋可食果冬可拾柴。一朝倾覆,深埋亿万年后燃尽自己只为我们发出光和热。
此时,我想树是快乐的,正如我们也在努力保护自然,守护它们的“青山绿水”一样,付出总是使人幸福的!
或许,在夜深人静时,我们看着无言的树,也会像它一样洗尽铅华,郑重内观自己的本真与灵魂,寻找自己的初心。
冬日里,真正能够张扬肆意展示自己的树要到荒芜人烟的大自然中去找寻。相较于那些还执挂着稀疏枝叶的树,我更钟情于花叶落尽的,无牵无挂的,最本真的,最自然的,风骨卓绝的光秃秃的树,尽管褐黑焦枯枝杈杂乱的有些许丑陋。但,只一眼……,便被它那自由悲壮净透苍凉所吸引!
自然中的树,是极简的。没有了叶的附着、花的装饰、果的炫耀,孑然一身枯枝桠杈,有一种了归于尘、超然无物的飘逸气质。目之所及,你能透过树枝树梢看见冬日那冰蓝的天空,看见最远的景物,一间屋,一座山或一轮明月,它们都被烙上了一棵树骨骼分明的映记,这时候的树,也是最通透的。
大道至简,人生也不过如此。职场中的“功名利禄逝如风”,生活里的“繁华落尽终是空”,心态也只有“轻舟”才可走过“万重山”。淡泊才可明志,宁静才以致远。这才是真正跨越自然的智慧。
旷野中的树,孤独而立,看似无为,实则无所不为。那树就像是一个骨瘦如柴却无私奉献的母亲,她的头部臂膀及双手化为一根根触角伸向天空,承受雨露风雪,躯干连接着深入土地下的根部。那根,就是地下的另一棵树,努力地伸向大地的更深处更广处,收集养份积聚能量。一旦春雷惊,将毫无保留释放全部以供养春叶夏花秋果,直到下一个冬,方才“蜡炬成灰泪始干”,践行着“我将无我”的使命。
睹树思人,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在大地的臂弯上,天空的怀抱里和谐共处;我们的先祖从大树下走出,足迹遍布华夏大地,像树一样扎根生长,开枝散叶。
山林中的树,虽然平凡,却并不孤单。看那一团团黑影,正是一个个鸟窝,没有了树叶的庇护,鸟儿们也无处遁形无处藏身,与树枝树干共处成了一副天然的生态图、立体的水墨画,灰黑相间,再无他色,给人一种纯朴宁静之感,原来简洁才是一种超然的美。落雪的日子,就到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境了,这时的树,摇身一变成了一朵朵“雪花”的放大版,花枝俏然,晶莹剔透,冰洁美丽。人们纷纷走出户外,一场漫步追寻“雪花”的奇幻之旅开始了,我想,可以再写一部“雪野仙踪”吧。
如果说其他季节的树是实体的物质,那冬树就是无形的精神;如果他树是肉体,冬树则为灵魂;如果他树是因“有”而为之,冬树则是为“无”才为之;如果他树是孩童般的索取,冬树则为母亲爱的给予;摒弃一切外在的繁华粉饰,只向内里求索休养生息;在恶劣环境下保存实力积聚力量,等待春天,蓄势待发。
因为树,喜欢三毛的诗,也因为三毛的诗,更加的热爱树。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当你感到生活苦难,人生艰辛,心里彷徨绝望的时候,去看一看那冬天的树吧!它能给你力量,燃起希望,给你遇难而生的动力和方向!
我们不是一棵树,却可以活成一棵树。一棵冬天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