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关注 >> 【李学仕|金龙贺岁·中国作家2024迎春专刊】

【李学仕|金龙贺岁·中国作家2024迎春专刊】

2024-01-29 14:44:13
浏览量:


李学仕|金龙贺岁

中国作家2024迎春专刊

作家简历

      李学仕  安徽天长人,1972年10月出生,1991年12月入伍,毕业于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在部队服役15年,期间多次立功受奖。转业后在甘肃省省直部门机关工作,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写些文章,撰写的《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信访接待工作的几点体会》,被人社部拍成专题教育片,供全国人社系统党员干部学习观摩;文章《不忘养老保险初心,牢记造福人民使命》被中国社会保险学会收录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百年荣光”》论文集中;文章《老干部工作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实践和思考》被甘肃省委老干局评为全省征文一等奖,收录于该局论文集中;文章《不断提高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研究》荣获2023年度甘肃省机关党建课题研究论文三等奖,收录于评委会论文集中;散文《高邮湖游记》被第二届"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组委会评为一等奖,收录于组委会文集中。多篇文章、简讯发表于国家、省级机关网站或杂志中。




父亲的脊背

  我的老父亲已经八十周岁了,他那曾经宽厚的脊背,如今变得绵薄无力,过去结实的肌肉,现在摸上去好像棉花一样柔软,真是岁月不饶人,父亲确实老了!父亲前些年得了糖尿病、高血压,后来又突发了一次脑梗,经过治疗现在已经稳定下来,前些天姐妹们给我说,他又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他的症状比起其他病人更为突出,医生诊断为臆病,临床表现为常常猜疑有人要害他,这不免让我又多了几分担心。近些天每当躺在床上,父亲那瘦弱而无力的背常常映在我的眼帘,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转眼我外出工作已有三十余年了,也到了知天命的年龄,由于距离和疫情的原因,我不能经常在父亲跟前尽孝,常常自责不已。过去的事情历历在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穷老百姓也穷,是父亲用他那宽厚的背撑起了我们这个十几口人的大家庭。由于积劳成疾,我爷爷和他的大儿子也就是我的大伯先后早逝,作为家里仅剩的男人,十六岁的父亲不得不从县师范学校辍学回乡务农,因为当时劳动力是维持一个家庭生活的基本前提,所以作为家中唯一的壮劳力,父亲不得不回到生产队,和奶奶一起支撑起这个家和大伯去世大婶改嫁后留下四个孩子的家。由于父亲是大队里为数不多的文化人,很快大队便选拔他当了生产队长,他挣的公分有了明显提高,由于父亲勤恳踏实、吃苦耐劳,随后又被乡里提拔为大队的会计,尽管挣的公分稍多了一些,但由于家里人口太多,孩子们一个个嗷嗷待哺,一年到头来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可父亲依然用他那强有力的身躯强撑着这个家。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累得生过一次大病,当时医疗条件差,父亲在乡医院治不好,被用架子车拉着转院到区医院。母亲一直跟随照顾,我当时也就五、六岁的样子,也跟在父母亲身边,坐在架子车头跟随着,父亲住院期间难得享受到改善的伙食,我也跟着沾了个光,现在想想那是多么温暖的画面。过去乡间一到晚上是伸手不见五指,我经常跟着父母亲在另一个生产队的亲戚们家中玩,到了回家的深夜,路过一片坟地和水库时,常常想起鬼故事和水鬼来,吓得我只敢走在父亲和母亲中间,生怕有鬼把我拖走,实在走累了,便吵闹着要父亲背着走,这时候父亲那宽厚的背便是我安全的港湾,美美地睡着回到家中。

  父亲在大队当会计期间,曾经发生过一起盗窃案,遭遇过一次人生危机。有一天父亲在大队办完公后,将一笔三百多元的公款锁在抽屉里便下班帮母亲到地里干活去了,夜里一名小偷潜入办公室将公款偷走。第二天父亲来到办公室一看,顿时吓出一身冷汗,立即给大队和乡领导汇报公款被盗事件,很快县公安局便派出民警来到现场破案,经过仔细侦察,几天也没有什么结果。最后他们商定,如果这个案子破不了,那么被盗的钱就要由我们家赔偿,同时,父亲也要被革职判刑坐牢。这还得了,我父母亲听到这个结果也吓傻了,顿时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不仅要赔偿巨款,父亲还要含冤坐牢。也许是天无绝人之路,也许是母亲烧香拜佛感动了上苍,让我们家避免了这次灾难,第二天,在大队旁的一个鸡圈里,一只鸡将那堆丢失的钱给刨出来了,原来是小偷不敢将这笔巨款带在身上,藏在了鸡圈里。丢失的公款失而复得,父亲也被洗去了冤曲,全家总算平安历险。

  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姊妹五人那时候都在读书上学,家里经济负担很重,姐姐们想放弃学业帮父母亲承担家务和劳作,父母亲经常说,我们就是再苦再累,只要你们能考上学继续读书,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上学,所以我印象中父母亲一直都在劳作。后来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父亲除了担负大队会计的工作外,还要没日没夜地干好自己承包的十几亩责任田,无论午季还是夏秋季,天还刚蒙蒙亮,父母亲就要下田耕地除草,到了吃早饭时间,都是我们姊妹将饭菜送到田头吃,有时在地里干活,一干就是一整天,甚至大忙时节,插秧除草一直干到天很黑才收工,到了收割的季节,干农活那真是披星戴月。这种劳作也将父亲从一个读书人历练成了干农活的好把式,什么耕地、育秧、种豆、锄草、撒化肥、打农药、收割、下种,全不在话下,直到古稀之年他还在劳作。父亲后来从大队会计岗位上卸任,又到乡信用社担任农贷员,继续兢兢业业为父老乡亲们服务了几年。父亲非常在意为党工作的这二十多年时间,但最终他的身份还是农民,没有转为正式干部,他从无怨言,非常乐观,他为能够用他宽厚的背扛起这个家而感到骄傲!为将我们姊妹五人养大成人而深感自豪!

  随着年龄的增大,父亲不再为公工作了,他终于彻底回到家庭与母亲共同经营个体生意并兼职种地养活全家。他们先后经营过小吃部、小商店、小饭店,后来还经营农村建材,这些小生意虽然挣不了多少钱,但父亲还是感到很满足,因为他用这些挣来的钱,供养全家生活、子女读书,并将我们养大成人,我们姊妹五人各自成家立业,儿孙满堂。虽然父亲没有让我们每个人大富大贵,但如今我们姊妹们都幸福安康,这就是父母亲最大的成就啊!父亲用他那宽厚的背,用毕生的劳作成就了我们,我们是无法回报他的养育之恩的啊!

  父亲现在老了,耳朵也背了,特别是阿尔兹海默症在折磨着他,有时视频通话连我也不认识了。他的背已经变得柔软无力,我真的希望可以在他的晚年生活中能够帮他做得更多,希望他能病情好转,健康长寿,待完全回到他的身边时再好好尽尽孝心。耳边常常响起一句话“子欲孝而亲不待”,是啊!我现在多么希望老父亲能够等我彻底回到家乡时,再多陪他生活几年,可以吗!



家乡的水

  人人都喜欢家乡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是从水的味道开始的。俗话说:“月是故乡圆,水是故乡甜。”我思念家乡水的甘甜,更感怀家乡水的滋养。人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水已融于我的血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她的情义。

  我的家乡是皖东小城天长,位于长江淮河之间,高邮湖西岸。这里河湖相连,通江达海,内河航运发达,水库塘坝遍布,水网交织,农物水产丰富,是国家商品粮基地,被誉为“鱼米之乡”。家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天气温润,雨量充沛,每年春夏之交有梅雨期,雨水经常连绵不绝。因此,水便成为人们情感寄托之物。

  家乡的水是快乐灵动的,她是孩子们欢乐的源泉。小的时候,每到夏季,我喜欢与玩伴在水里嬉戏打闹,或潜水憋气比赛,或扎勐游泳炫技,在玩乐中消解暑热。如果想吃鱼虾了,三五个人就结伴到水库或河塘边,沿着岸边水浅处,用小推网在水中淘宝,大部分时候还是有收获的,或有小鱼小虾,或有田螺河蚌,运气好的话,也能收获大点的鲫鱼或草鱼,偶然也有抓住老鳖的,那自然是兴高采烈,不虚此行,乐在其中啊!筑坝捉鱼最能满足少年的情绪,找一处有鱼的沟段,将上游来水引向别处,在下游筑一堤坝拦住去水,然后几个小伙伴用盆子将堤坝中间的水刮去,就只剩下无处可逃的鱼儿了,这时候大伙儿忙的满头是汗,泥巴涂得满身满脸也全然不顾,只聚焦于有了鱼获后满满的惬意。最可怕的是,如果突然之间从哪里窜出一条水蛇来,将孩子们吓得四处逃窜,十分地狼狈。最考验耐心的还是张鱼,每当水库涨水时,用一床竹排平铺于出水口,另一端架几根木棍撑住,水从竹排上喷涌而出,出逃的鱼儿在竹排上活蹦乱跳时,被人捉住。有时涨水,鱼儿跑到秧田里,只要在秧田出水口放一鱼篓,只等鱼儿自投罗网了。

  家乡的水是大爱无私的,就像母亲一样呵护着我的成长。过去家里没有自来水,饮用水须从池塘里担回,在水缸里划拉几下明矾,一缸清水便是可口饭菜的来源。在炎热的夏季,烧上满满一大锅温水,洗一个痛快的热水澡,那简直是夏季里最快乐的享受。待上了初中,每当学业加重时,我都会到乡中学的池塘边舒解心情,在安静无人的河边大声背诵课文,这是我背诵《陋室铭》的地方,她孕育着一个少年的梦想。记得老师曾说:“同学们!要珍惜时间啊!如果我们今天不努力,将来以后会后悔的!日后,当你回忆我今天讲这句话时候,就好象是在昨天!”现在,回想起老师的话,真的就如昨日,让人心生无限感慨!我的高中生活是在离家十几公里的镇上读的,在这里我又找到了新的好去处--镇中学后面白塔河上的“大河湾”,她就象母亲的臂湾,在这里我诵读着《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感怀朋友间的情谊,经历着青春的困惑和奋斗的历程,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班主任老师曾教导我们:“现在不奋斗,将来回去担稻谷!”这句话犹如警言,一直萦绕于耳旁激励着我努力前行。

  家乡的水是聪慧灵性的,她随季节转换供给着万物所需。春天到了,春雷惊醒了冬眠的青蛙,它从洞里探出小脑袋,让春雨任意打湿自己,如醍醐灌顶,它清醒了许多,然后开始吮吸甘甜的春雨,接着一声蛙叫,吵醒了整个世界。春夏之交,梅雨季节,故乡的水是温柔感性的,像情人的丝语,爱意绵绵,连续不断,它浸润着梅子,催着它的果实早点成熟。到了夏季,常有瓢泼大雨倾泻而下,伴随着电闪雷鸣,这时,热极了的孩子们,会冲到雨里浇个透心凉,然后张开大嘴,来上几口天降甘霖,真是痛快极了!大人们则害怕孩子们触电,唿唤着孩子赶紧回家,而孩子们则说:“坏人才害怕被雷噼,我们都是好孩子,才不怕打雷闪电呢!”秋季的雨水,是文静恬淡的,她悄然而至,润浸万物而细致无声,仿佛在悄悄告诉在放学路上玩耍的孩童,“不要贪玩误了少年时啊!”孩子看见,在田野尽头细雨中的家屋,烟囱上升起了袅袅的炊烟,孩子知道,那是母亲在烹煮浓香的饭菜等着孩子回去饱尝。到了冬季,故乡的水,化身为雪,犹如童话世界里的白雪公主,美丽如仙,飘然而至,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而孩童们奔跑于乡野,他们带着狗子在雪地里追逐雪兔子的脚印,被冻得手脚通红,却毫不在乎。回到家中,点燃一堆稻草一顿乱烘,又寻找到了新的乐点。

  家乡的水是乐于奉献的,她甘于居于幕后而成就别人。家乡水是农作物的必须,担负着浇灌的责任,春雨让麦苗吮吸着自己,拔节长高,数日后在麦穗端头喷涌出一颗颗饱满的颗粒;育秧棚里有她辛勤哺育着秧苗,只等辛劳的农人在秋季有个好的收成;芡实躺于湖面默默支撑着伞盖,从开花到结果,一刻也离不开水的伴随;而到了秋播时,她悄然而至,助农家人撒种施肥,尽忠责守。家乡水是行船的载体,担负着通航的责任,河湖里船队头尾相连,汽笛和轮机声交织在一起,一派繁忙的景象,工农产品靠她的助力,被运出乡村城镇,出口到世界各地,创造大量财富,带动着家乡人发家致富,她是家乡奔小康的功臣。家乡水是景观的组成部分,有了她的加持,家乡的美景更加令人神往而不自持,红草湖湿地公园,就像一位未出阁的贵小姐,清秀端庄、美丽大气,园内河汊相连、水景相映、人船相融,亭台楼阁错落分布,画栋桥廊雕琢精致,青蒲沿河岸生长,水菱在河面铺陈,莲花摇坠于碧水之间,游船穿行于苇荡之中,真是水在园中流,人在园中游,好一幅绝妙的水墨画卷!再驾车到沂湖去看一看吧,她如一个未经装饰的乡村少女,原始自然而又不失纯真无邪,充满了野趣,走在绿树茂林之间,躺在野花青草之地,微风带来阵阵稻香味,那种自然美让人窒息。如果能在这里露营一晚,数一数星星,听一听蛙叫,真是不虚此行。清晨,站在高邮湖边,一轮红日从水天交汇之处慢慢跳出,湖面被映红了,湖天一色,这时的湖就像少女羞涩的脸庞,那么迷人那么娇艳,让人流连忘返。

  我喜欢家乡的水,她哺育了我,让我感受了她的真性情。我见过长江一泻千里的气势,也看到过黄河九曲不回的雄浑,感受过昆明湖的静宓,也眺望过南海的壮阔,体验过滇池的浪漫,也沉醉于黄浦江的迷离。但在我心目中,最亲的还是家乡的小河,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时刻思念着她,她就是母亲的乳汁,父亲的汗水,让我这辈子也忘怀不了的味道。母亲常说:“我们家乡的水,是世界上最好的水。”是啊,这么好的水,叫人怎么能够忘记呢!

  新时代,家乡非常重视水生态的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严禁水体污染,政府出台了多条防治水污染的措施,并严格执法,同时,家乡还大力开发水系旅游,“靠水吃水”。每当我看到这些新闻或消息,我深为家乡人感到骄傲,深为家乡政府的远见卓识感到自豪,是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一伟大思想的指引下,家乡水必将得到更好保护,家乡水一定会更加可口甘甜!



母亲的教诲

  在我少年时,父亲一直忙于大队工作和生产队劳动,所以,在子女教育上,他相对参与的较少,即使参与也基本是粗放式管理,而母亲则耐心地多并采取循循善诱式教育。母亲的教诲,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影响较多。

  母亲识字不多,也就小学二年级水平,或许是受外婆的影响,她讲起道理来头头是道。因为外婆虽然也不识多少字,但她出身大家闺秀,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颇深,所以母亲传了外婆的基因,尤其善长析事明理。对孩子的教育,她总是通过启发诱导,给我们讲述做人的道理。

  小时候,家里食物匮乏,身体营养跟不上,人经常处于一种半饥饿状态,所以谁家办喜事或过生日,父母亲要去参加时,我必定吵着闹着也要跟去沾沾光,时间久了,在村子周围还小有名气了,人送绰号“跟屁虫”,给家人和周围人们常常带来不便,母亲为此经常烦恼不已,我自己也感到很对不起家人,但还是经常犯老毛病。亲朋好友们就安慰母亲说,等孩子稍微长大一些就好了。在我上了三年级后的某一天,母亲对我说:“你看邬各营庄上的小聪,他小时候跟你一样也是个‘跟屁虫’,后来有一天他醒悟了,立志从此以后要改掉这个坏习惯,后面真就改掉了。你现在也长大了,能不能改掉跟路的坏习惯呢?”在母亲的激励之下,我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我也是可以改掉这个坏毛病的!”于是,从那天起,我坚定了改掉恶习的意志,坚持了一段时间,结果真的改掉了恶习。从此,我象换了个人似的,懂得了礼义廉耻的道理。

  还有一次,我和妹妹为某事发生争吵,我气一上来,就一拳打在了她的鼻梁上,顿时妹妹鼻子血流不止,我顿时吓蒙了,姐姐们也吓坏了,用棉花塞住她的鼻孔,却怎么也止不住血。我当机立断,骑着家里的自行车,飞快地把妹妹送到三里外的乡医院治疗,才终于止住了血。但这次父母亲并没有象往常一样将我打骂一顿,母亲而是显得很高兴,悄悄对父亲说:“你看这小子还知道将妹妹送到医院,真是知道错了,并且敢于对自己做错的事负责,还是有进步啊!”我听了母亲的话语,心里很激动!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打过妹妹,也很少再与姐妹们因琐事发生争吵打架的事了。

  母亲经常告诫我们“树要从小育,人要从小教”,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看到邻居家的烧瓜熟了,就偷摘了几根吃,邻居知道后,狠狠地将我们收拾了一顿。母亲知道此事后,带着我去给邻居家赔礼道歉。回家后,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过去有一个孩子,小时候管教不严,刚开始偷拿人家的一针一线,父母亲不以为意,后来又偷人家的一葱一蒜,家长也不当回事,稍大一点后,就开始挖人家的一棵树或者抓人家几斤鱼,家长仍然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后来,孩子成人后成为一名惯偷,这时家长着急了,再来劝他改正,孩子已经改不了了,直到有一天孩子被官府抓获判处死刑。临刑前,孩子对监斩官说,死前想见一下他的母亲,母亲到了以后,孩子哭着对母亲说:“母亲,我马上就要死了,现在最后一个愿望就是想再喝一口您的奶水!”母亲以为这是孩子将死时对自己的依恋,就含泪答应了孩子的要求,解开上衣让孩子喝奶,孩子勐然一口竟咬下妈妈的奶头,对母亲说:“母亲,如果您小的时候严格管教我,我就不会成为小偷,也不会落得被杀头的下场!这都是您的错啊!”他的母亲在疼痛和羞愧之中,当场晕厥过去。母亲教育我说,要成为一个好人,必须从娃娃抓起,从点滴事情做起啊!

  母亲经常给我说,人啊,不仅要做一个好人,还要有点出息才行,或者即使没有什么大的出息,最起码也得独立自主、自食其力吧!针对我学习不用功不努力的问题,她经常给我提起周围的成功人士,激励我向他们学习。比如某庄孩子被某国营单位录用,成为单位的正式职工,吃上了商品粮;某家孩子考上了师范学校,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邻村某亲戚孩子考上了中专,成为国家干部等等。所以,从小我的心里便被母亲种下了一棵奋发向上的种子,好好学习、自强不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力争实现母亲和个人成功的愿望。现在想来,母亲的这种鼓励向成功人士学习和以案说教的教育方式,还是值得我们后生晚辈学习传承的。

  母亲如今已近耄耋之年,满头银发,脸上的皱纹增添了许多,还患了高血压、糖尿病,大前年还做了子宫切除手术,但母亲精神状态一直挺好,她一直照顾着患了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也于去年离开了我们。但她对生活充满了乐观情绪,每次在我的通话中,她总是说,家里都挺好,干好你自己的工作,我不用你操心的。

  现在,我只能在心里默默为母亲祈祷,愿她能够健康长寿!非常感谢母亲的谆谆教诲,这些够我受用一辈子啊!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