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编审专栏 >> 歌声

歌声

2024-07-24 08:52:11
浏览量:

  一

  有人说:歌声能治病。对此,我曾怀疑过。直到有一天看了安徽电视台的一档节目,才完全信服。她叫李小影,从小长相酷似邓丽君,又和父亲一样,是邓丽君的铁杆粉丝。2010年其父突患脑梗,全身瘫痪,她便开始为父亲唱他最爱听的邓丽君的歌《北国之春》.....当天,他的父亲就有动弹......到了第五天,其父居然全身会动了......后来他就完全站立了起来......嗬!歌声居然有如此的奇效。

  我想,这既是孝心爱心的奉献的结果,也是歌声音乐无可替代的特别作用所致吧!

  而我知道,歌声可以抒情,可以壮志,可以抖擞精神、鼓舞士气。例如,战国时期,既有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列子.汤问》)悲壮而歌,又有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壮烈而豪迈;近代,有梁启超的《从军乐》、陶行知《锄头舞歌》等,听者备受鼓舞;到了现代,歌曲作为人民大众所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不论是在革命战争进程中,还是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其巨大的鼓舞作用。是的,唱起《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等就激起了家仇国恨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唱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增强革命队伍区别于其他军队的自律、自信、自豪感,《歌唱祖国》可激起我们对伟大祖国的深厚热爱之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育我们世世代代懂得一个真理: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千千万万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一切为了人民,这是共产党的宗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二

  我从小就对歌声就充满了兴趣。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父亲曾教我一首《中国人民志愿军之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时,自己并不理解歌词的意思,也不懂音律音准,反正觉得好,有兴趣,就跟着一句一句地学,整个歌词记不住,连不上,就反复来回唱一句:“打败美国野心狼!”睡醒唱,出门唱,回家唱,浑身都起劲......

  转眼上了小学,印象最深的是两首歌曲:一首是《谁说我们年纪小》,仅记住这么几句:

  谁说我们年纪小,谁说的

  年纪小我们本领高,本领高

  我们有一双灵巧的手呀

  又会劳动又会创造......

  后面的记不得了。可,就是这么几句,直到今天也常常情不自禁地哼上几句......

  忘不了,看了电影《上甘岭》的第二天,其插曲《我的祖国》是真正意义上由音乐老师郭老师教唱我们班的第一首歌曲。现如今,这首红色经典依然为广大老百姓所热爱和传唱,而我,每当耳边听到那优美的旋律,特别是当雄壮的副歌响起,心中升起的是“美丽”“英雄”“强大”祖国的自豪之感,眼前浮现的全是电影的画面:志愿军与敌人激战......长城、黄河、工厂、大坝、黄果树瀑布......

  中学时代,对歌曲的爱好,开始由自发转为自觉:雄壮的《国际歌》是先由语文老师李老师在课堂上一句一句地教授,自己在课下跟同学一句一句学会的,而后再跟俄语老师学唱俄文的......曾记得约同学自带纸笔到电影院里摸黑记电影《刘三姐》的歌词,曾记得周日晚为看中国铁路文工团歌剧《洪湖赤卫队》自习课旷课而挨批评,曾记得初二时《红色娘子军》连歌传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当逐步学会识简谱以后,歌曲的学习和陪伴作用随之愈来愈大了。学校每组织一场电影,第二天就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开始哼唱了。记得高一时学校歌咏比赛,全班同学穿上借来的军装唱《黄河大合唱》非常成功,获得奖励。看完《军垦战歌》《冰山上的来客》,在操场、在宿舍,总能听到有人在学唱《边疆处处赛江南》《怀念战友》,以至“文革”串联中就有同学专程到新疆石河子农场,要求留下参加建设兵团;看了电影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邓玉华唱的《情深意长》觉得好听极了,看了电影《海外赤子》,被叶佩英唱的《我爱你,中国!》深深打动......待到看了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全校师生又开始学唱戏剧了......

  到了高中三年级,大唱革命歌曲,已融入了日常生活,使我们这一辈一生中与歌声相伴达到了高潮:《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日夜听唱,校园内外,载歌载舞......


  工作后,照常理讲,歌声该与自己有点儿疏远。但最初任教十年面对的是青少年学生,歌曲非但没有远离,反而时常围绕在身边。那时候,感觉孩子们很聪明,一场电影,一支歌曲,不知怎么就都会唱了;这当中,歌咏比赛自然也影响伴随着我......你听!《长征组歌》那气势,那独唱与合唱的巧妙结合,那指挥者的手势与眼神......让你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而忘记自己是组织者的身份;你看,《小小竹排江中游》《映山红》,同学们不仅唱,还带着表情,学着动作,有唱有合的......

  机关的歌声有着它自己的特有的深沉、厚重和珍贵的性格。

  印象较深的是两次过节唱歌:

  一次是集体唱《心中想念毛主席》,几位女同事不辞劳苦,忆歌词,找歌曲,抄写的抄写,复印的复印,水平高的逐句教授大家.....演出很成功!

  在另一次联欢会上,一位长相帅气、平时不露声色的处长唱了一首《小草》,立刻博得大家的热烈掌声,又在众人的欢呼声中继续了一首......


  一位国家名老中医这样说过:他多年来吃饭时放音乐歌曲,因为人的脾脏喜欢......听是听了,感觉也有道理,让歌曲音乐贴近生活,益于健康,可自己就是做不到。看来,这世界上,并不是对的、有道理的,有益于自身的,就一定会立刻自觉地去践行的,习惯于有组织,更需要自觉自律。

  退休后,组织的活动是不少,或垂钓,或采摘,或旅游......只是组织唱歌的基本属于空白。倒是自己时间充足了,自由活动度大了,加上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随时随地独自听歌赏曲的频率大大地提高了......传统的,现代的,抒情的,叙事的,经典的,个性的......统统都能接受,时常不厌其烦、自得其乐地重复聆听,内心吟唱......

  可凡事总有特殊例外想不到的,也真应了那句话:世界之大,万事皆有可能。

  2021年6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前夕,当省国资委桥西离退休干部处组织的100多位离退休干部,冒雨前往西柏坡北庄村学习参观的时候,谁也没有料到在这里会与歌声发生什么联系。

  此前,我已经知道,革命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平山西岗南人曹火星创作的,表达了人民群众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决跟党走的信念。抗日战争时期,西柏坡镇北庄村是著名的“抗日模范村”,不仅该村开明绅士齐学韶一次献麦800石,支援八路军抗战,全村老百姓从人、物、财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也知道,中共中央入驻西柏坡后,中央宣传部、中央电台、中央机要处等重要部门和单位就驻扎在北庄村。许多文艺团体在这里战斗、生活、吸取营养,获得创作灵感,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就是在这里诞生、首演、传唱到祖国大江南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英勇善战,前赴后继,流血牺牲,赢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日益繁荣昌盛。我还知道,该村党员群众在《团结就是力量》的鼓励下,动脑筋,想办法,多种经营,特色种植,红色旅游......2018年人均纯收入1.2万元,一举摘掉贫困的帽子。他们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2021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历史。......”

  雨过天晴。村委会院内。

  前来学习参观的100多位离退休干部很快排好了队伍,听取带队领导、党员代表的讲话发言......

  “今天,在这里,让我们大家一起合唱《团结就是力量》!”

  组织领导者一声令下,雄壮的歌声随之响起: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

  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向着法西斯蒂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

  应该说,这些人,不!这一代人,对《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再熟悉不过了!而在建党百年前夕的今天,在这里,在这首歌的首演传唱地,由多为七八十岁离退休人员组成的队伍集体合唱,的的确确不易,实属难能可贵,意义非同一般。

  ............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

  歌声雄壮,嘹亮,在我的心里涌动,在每一个人的胸中激荡,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北庄村上空萦绕,传遍祖国的山山水水,飞向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