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 术 简 历
郝冬梅,现居住辽宁省沈阳市。中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在从事职业生涯中,撰写文献检索与文献开发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发表于相关核心期刊与专业期刋上,曾多次参加编撰出版“地方文献总览”等大型检索工具书工作。原创散文有数十篇,其中代表作品《生命的意义》于2021年中国散文网“全国文艺家创作峰会”获得特等金奖,并入编《建党100周年全国文艺家精品大系》。
作 品 展 示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这是一个多么宏大而又深刻的命题啊!
漫漫红尘中,我们终日奔波忙碌于生存的竞争,几乎没有谁会思考这样的大问题。直到有一天,人到中年,一场骇人的病魔无情地侵入了我,倾刻间人全面的崩瘫,使我从正常人的世界,忽然梦魇般坠入高度病残的荒岛。病痛的折磨煎熬,亲人的心疼焦急,生活的不堪重负,精神的巨大压力,无声地吞噬着自己。
残酷的现实,几近让我生不如死,人生真的濒临绝境,坠落于深谷沟壑。令我不得不叹喟:云水人生太脆弱!我们常常锁得住忧伤,却躲不过生命的无常。意想不到的突如其来和猝不及防,就会令人惊慌到措手不及。突然间罹患重病失去了健康,身处极其骇人之境遇。天翻地覆,现实如恶梦,而只有在梦幻中才能找回原本的自己。巨大的变故,谁都难以接受那样的现实——原本生机蓬勃的生命,倾刻间如瘫泥颓唐,枯萎残枝,难以挺立。
当生命陷落于酷刑般病痛中维持的呼吸与心跳;当肌体崩溃于无法正常完成基础生理需要的隐忍与难堪;当维持生命就意味着沉重的负担与无边的累赘的不忍与罪孽;当生命的最大愿望是沉默于睡梦中以解脱病痛的折磨与精神的煎熬;当生命竟然无法呼吸新鲜的空气,无法沐浴温暖的阳光,无法拥抱美好的自然。那样的彼时彼刻,苦难厄运中的生命面对无奈的现实就不得不游离,徘徊在生与死的选择之间。“生命的意义”——再也不是什么宏大深刻的命题,它确确实实真真切切,具体地现实地就摆在你的面前,令你无法回避。无论你如何百般地纠结,无论你怎样万般地压抑,你都逃不开避不掉那样的人生考题。因为你必须找寻,也必须回答——“生的理由,活着的意义”。
于是,病躺床榻的我,常常目不转睛凝视着天花板上的“福”字灯箱,顺着篆隶行楷的“福”字笔划一遍遍轮数,似乎在向它们寻求终究的答案……
爱人的不离不弃与责任担当的坚强扛起,亲人们全力以赴悉心的呵护照料,朋友们的热切盼望与积极的鼓励,我怎么能将这些人间大爱轻易放弃?虽然寒冷延及骨髓,自身的体温已无法驱寒回暖,可爱人的一句“别怕!我和你一起扛。”这患难中的不变的承诺,让泪眼中的我看到了阳光闪烁。朋友的那句“顶住!笑对人生”似雪中送炭,解救的不仅仅是一个生存在苦难中的人,更是一个即将绝望的灵魂。
突然意识到:即便自己如今如此残弱的身体,微薄的生命,可它却不仅仅属于自己,更重要的是它属于爱你疼你的亲人和朋友。如果自己不堪煎熬,没有勇气懦弱无能地放弃,如何对得起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如何让他们安然于世?于是,我生命的意义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亲人友人的希冀。
“我至少被亲人友人所期望,我仍然需要完成未竟的梦,我依旧有一个值得等待的未来。”而当一个人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能从厄运的绝望中一旦超越了自我,摆脱了个人的狭獈,找到了这个生命的意义,你会突然发现,她的生存适应能力是那样的惊人,她坚持不放弃的执着是那样决绝,她会利用只被保留的生存的最后一点能力,决定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以勇敢坚强之心坦然面对前方的挑战,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控制未来的生活。为了这个生命的意义,她会觉得所有的忍耐和坚持与所有的苦难与折磨都是值得的有意义的。
余秋雨曾说:“人的生命非常神奇,有时看来只是游丝一颤了,但只要不断,还有可能变成千条缆索;有时看来只剩残息半口了,但只要挺过,还有可能吞吐雷霆虹霓。让脆弱暴露脆弱,让空虚展现空虚,让生命回归生命。人生,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还有无限的可能。”这种文化的力量支撑起一个不屈的灵魂。于是,紧握带有温度的笔,颤抖着书写下的铿锵誓言“勇敢!坚强!不放弃!”幻化为时刻激励自己的巨大精神力量,熔铸为自己踏越千难万险的强大精神武器。人生路上,总有一首最最感动自己激励自己的歌,一边砥砺前行,一边唱给自己听。日读一书,书写着自己对生命春天的渴盼;夜听一曲,记录着自己生命九九艰难的足迹……
在治疗与康复的道路上,执着坚持的我,为了心中那个笃定的“生命意义”,执一份热爱和勇气,去抵御人生之苦的千军万马,去抗击人生之难的排山倒海。在文学和音乐的陪伴下,静默中积攒着涌动,凋零中孕育着新芽,我耐心地期盼着属于自己生命的柳暗花明,直到梅花飘香枝红柳绿,便盼来了久孕的新生命的春暖花开。
当历经极度的磨难,挺过了1825个日日夜夜的煎熬,势必磨砺出了一个坚强的自己;当经历几度风雨,熬过了几度春秋的岁月轮回,终将蜕变出了一个崭新的自己;当一个新生命从轮椅上重新站起,宛如新生儿的蹒跚学步,最终坚定地迈向大地。那一刻,一束光,一束耀眼夺目的光,分明重新照亮了未来的世界,也重新照亮了自己的心底。春天啊,你在草长莺飞里开始灿烂绚丽;生命啊,你在顽强生长中开始葳蕤翁郁。
毫无疑问,一个从厄运深处走出来的人一定会懂得:苦难,即便多么不堪忍受,不幸遭遇了也要坚强地顶住;病痛,即便多么不堪煎熬,不幸罹患了也要勇敢地扛住;坏情绪,即便再难控制,袭来了也要想尽办法抑制。人最应该获得的能力,首先就是掌管自己情绪的能力。泪水,即然夺眶而出扑嗽嗽流过脸颊,砸向地面爆成朵花,盛开了绽放了也就释然了。苦难,如此这般痛苦的经历了,你才会懂得,轮椅上,桑兰抗争中的微笑,张海迪执着中的追求,残奥冠军挣扎中的超越,都是对生命意义的领会参悟与追求。
当命运再一次眷顾一个平凡的生命,远离了苦难,恢复了自理,获得了重生,谁都会倍加珍惜。此时此刻,一颗笃定的心强烈地意识到,从厄运深处走来,以沉重的代价换取的新生,绝不该诉说曾经的苦难,绝不该抱怨命运的不幸,绝不该慨叹人生的遗憾,新的生命一定有她特别的意义。突然想起胡歌在《朗读者》中接受董卿釆访时说的话:“在那场意外的车祸中,我幸免于难,老天让我活下来,一定是想让我做点什么。是什么呢?绝不只是像现在这样演演电影。现在的我很像令狐冲,争脱束缚,追求自由,我希望自己可以变成郭靖,胸怀天下,奉献自己。”
作为平凡人,何偿不深深地懂得,无才与精英并肩,无能与伟大为伍,但重生后的自己,依如一颗小草,心蕴温暖,面朝阳光,感恩大地,坚强不屈,奉献绿意。“做不了大事,就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吧!”只要它有生命的积极意义,哪怕是微小的一点点意义。脚踏实地吟唱平凡之歌,用生命坚定的触角,收藏岁月征程里的诗和远方。
就让我以林清玄的一段经典文字时常勉励自己吧:“生命的意义就是使自己每一天都有一些心灵与智慧的增长,每一天都对世界有一些奉献与利益。我们增长自己的智慧,是为自己开一朵花;我们奉献世界的心,是为世界开一朵花。”
一树海棠花与果
立秋那天,古都盛京终于盼到了一场大雨,城南淹得一塌糊涂,而我们城北皇陵之地,显然得天独厚,虽大雨滂沱,却安然无恙。
天已晴,日即出,可雨却依然唰唰地下着,这可是夏天少有的自然景观呢。驻足窗前,推开轩窗,静观这难得的“太阳雨”。不经意的一瞥,雨帘中那一树绯红的海棠果便惊艳了我。“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这一句宋代陈与义笔下的咏海棠,虽然赞美的是春雨中娇嫰的海棠花朵,毫不吝惜鲜红的姿色,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而此刻这一树雨中绯红的海棠果,却似与那春雨之中一树海棠花有着绝世的异曲同工之妙。灼灼红果绚烂挺立雨中,借以灿烈的阳光照耀,熠熠生辉,格外动人。都说“太阳雨”瞬间即逝,还真是如此,没等我取来手机拍摄,眼前的景致已然漂渺了,于是那一瞬间雨中的“一树海棠果”的瑰丽景象,如一幅来自远古的经典水彩画,海市蜃楼般划过我的脑迹。
作为特别爱花的女子,如果不是偶然与这样一幅太阳雨中“一树海棠果”的瞬间相遇,我还真没有意识到于万紫千红中自己早已对海棠的偏爱,不然,在寓所的二次装修中,怎么就偏偏选中了“一树海棠花”的画面悬于显眼的空间呢?那洛可可的质感底色,缀以素色海棠小花其间,呈现一片繁盛伸张的虬枝厚实而流畅,仿佛划过时间的痕迹,为整个空间带来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以一种“一树海棠花”的独特姿态诠释着优雅的意境。我笃定,这种审美的取向绝非偶然,它一定是源于我心中早已有印迹的“一树海棠”。
于是,在这八月的盛夏至初秋,氤氲于清爽的秋风里,我的目光便时常缱绻在那一树婆娑绿色掩映中的妖娆红果中。那瞬间的太阳雨中“一树海棠果”的惊艳,执拗地牵绊着我的意识流追忆去了这“一树海棠”的四月天,以至它的从前,甚而它的从前的从前……
四月天,那是人间繁花盛开的春天。蕴蓄了一冬的能量和渴望,没有人不期盼它的到来,没有人不迫不及待容身其中感知它的生机盎然,百花怒放与容光焕发。院子里为数较多的桃花、杏花、李花和梨花,它们早就争先恐后吐蕊飘香尽展花姿引蜂招蝶了,吸引着众人的轻嗅爱恋与赞誉。只有那“一树海棠花”夹杂在百花之中幽雅安静错落地绽放,“海棠无香,美而不妖,繁而不杂”,在十数天的花期中宣誓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真是应了南宋词人李克庄对海棠花的描写:“压倒群芳,天赋与、十分秾艳。娇嫩处、有情皆惜,无香何慊”。
大摡许多人都会这样,像一个见异思迁的孩童,本来面对金秋的果实累累眷恋不已,却又总是习惯怀想早已远去的开花季节。那些缤纷的落英,是在何时化作绵绵秋雨中的丝丝红润。当我们徜徉于秋雨中,欣喜地仰望那嫣红的圆润果实,才忽然念起春雨中海棠那细腻的粉红花蕾对藏在花心中那颗孕育而出的稚嫩籽粒的嘱咐。是啊,春雨中海棠花的嘱咐与秋雨中海棠果的成熟息息相关,这种情思是绵延不断的,正如那“一树海棠果”的惊艳从不违背那“一树海棠花”的意志。
如此说来,那“一树海棠花”与那“一树海棠果”就好像人间如光似影的美之尤物一样,如影随形,竞相媲美,如果说海棠花是诗,那么海棠果就是歌。但这同一空间同一生命的不同姿态,却无法像比肩的战友那样偕手前行。近在咫尺,它们必须隔着季节时间的考验,坚定不移地接力赛一样,去共同完成同一种信念。因此,当我们艳羡春之海棠花的娇美,矜持地触摸掌心那爱恋的一朵不肯松手的同时,情不自禁便会怜悯它即将的凋谢殁落而黯然伤感,“花之蕊果之母”,联想到它孕育出的那颗赢弱的绿豆儿要经历怎样的整夏火热炙晒风吹雨打,才能沉淀为秋之那一颗不可思异的红润的圆,那该是怎样的一种修行与历练。当我们将手指伸入那红果的内核,赞叹海棠红果的殷实厚重与高度,像我们渴望的一样成为心灵追寻和征服的成熟象征的同时,即刻就会怀想那春之“一树海棠花”的美好初心与嘱托,海棠花无需醉人的花香,一世绽放只为一蓝果红和釆摘人满脸的笑容。“清风细雨时时碾转,春花秋实岁岁往返”。我相信,这样的触景生情,使思绪跳跃流动的思维模式,正在佐证着一个鲜活生命的自然而然与勃勃生机。
想来,那从前的从前,我第一次遇见海棠,还是个孩子,也是一捧绯红的果,被大人们吿之为“沙果”,可只觉得这比苹果略小的沙果味道极为甘甜爽口,却从未见过沙果树与花,直到那从前嫁入丹东宽甸的婆家,才第一次见到婆婆家深山院子里生长着一棵经年高大的“一树海棠”,并从此也为曾经叫习惯了的“沙果”正名为“海棠果”。于是年年便有了机会去婆婆家品尝新摘下的海棠果,就连过了时令也有机会咀嚼婆婆凉晒的醇厚甘甜的海棠果干,大年三十丰盛的年夜饭过后,一杯沸水浸泡的海棠果干汁,在北方寒冷的冬日,会让人觉得温暖清香甘醇,沁人心脾,回味无穷,弥久留香。
作为平凡的生命,我感到不知不觉中,自己似乎与“一树海棠”结下了一种深厚的情缘,既是喜悦也是幸运。我常常这样想,即便是居住在名贯北京城的“海棠花溪”景囿周围的人,也不一定比我这般幸运,虽然我无法千里迢迢经常造访京城去感知“海棠花溪”品种齐全的两千多株海棠树所构成的一片花林的壮观,但我却能足不出户日日时时细腻品味“一树海棠”的春花夏长秋实冬蕴的四季轮回,领略它那风中摇曳,霜中勇敢,雨中挺立,雪中坚定的“雅致孤高幽寂圣洁”的品质,体会大自然创造的这“一树海棠”的平凡生命迹象赋予的种种人生感悟与深邃的沉淀与哲思。为此,我时常暗暗无限感恩那位不知姓名的栽树者给予我那“一树海棠花与果”的慈悲情结。
倘若我与那深山里的一树海棠前世有缘,那么逢春逢秋,眼前日日可望那喜人的“一树海棠花与果”,便是前世为我修得的人生确幸吧。
窗外一树绯红海棠果挺立秋雨中,窗内一树圣洁海棠花绽放壁画内,心中怎能不“一树海棠花与果”永恒不朽呢!
爱荷之旅
“莲叶何田田,江南可釆莲。”
爱荷,大概是世间女子命中注定的一份清欢。每到盛夏,江南的夏风中就飘来荷的清香,情不自禁令我泛起对荷的想念:那一带湖面,碧波荡漾,荷叶田田,一片浅碧深绿之中,已有了数点嫣红吧,或正有一只金翅蜻蜓,独立荷首,轻嗅轻嗅呢吧……多年前的一次江南之行,让我记住了那里的一池静美的荷塘。
怎奈生长于北方寒国,这么多年忙忙碌碌,竟无暇在家乡寻到一处心怡的荷塘。什么也不用带,只带上一颗静心,或凭栏远眺,或踟躇石桥,或涉水独行,与荷亲近亲近……长路漫漫,无法轻嗅荷芬芳的气息,惟有思念能慰籍爱荷的心灵;漫漫长夜,无法观瞻荷的芳姿,惟有思念的触角能抵达到荷的身旁。于是,我日日将视线锁在荷的画卷上,以释对荷的深情与厚爱。
忽然,几组荷的连续画卷,从沈阳北陵公园飘来,瞬间抢了我的眼,摄了我的心,牵了我的魂魄。啊!那是爱人晨练时偶获的摄影佳作。想来近年来,他也喜欢上了摄影,一部手机在握,随时随地都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在恰当的时刻突然蹦跳出来,那些生动逼真拥有独特感染力的瞬间被他记录下来即时分享于我!此刻这些“荷”独有的魅力画卷——足以“近者悦,远者来”啊!
于是,囿炎热的盛夏,寻一处清凉,我又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赏荷爱荷的美好幸福时光。静心细腻品味,犹如捧读先贤那些洁净的诗行:这一张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吗?这一幅正是“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那一张不是“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吗?那一幅正是“荷钿小小半溪香,水凉风搅一池荷”……那一池一塘的荷韵花灵,着实令我心迷神醉。
凝神屏气定睛静听入迷,恍然人已入那万亩荷塘:荷嫣然婀娜,或娉婷一朵,或芬芳两枝,或花海一片,无论怎样的妩媚妖娆,却总是于无限的低调中绽放着绝世的惊艳。它从不与阡陌上万般千红争艳,不枝不蔓,不张扬不艳羡,静黙中独守自己的一泓深水静流,清冽寂廖从容欢悦。风来,它在风中摇曳,氤氲着荷香阵阵。雨来,它在雨中低吟,耳畔萦绕着荷的梵音。你看,这一滴淸露正随风飘落于菡萏苞蕾,忽一下就滑落到另一朵正在盛开的嫰蕊间,瞬间浸入荷的心田;那一滴碧泉恰流淌于粉红花瓣上,停留片刻,便轻轻滑落到一片硕大的浅翠碧绿的叶面,闪烁着晶莹的滚动。你听,滴答滴答,叮咚叮咚……恰似欢快跳动的曼妙弦音,奏响的分明是申依靖那灵动的《荷塘月色》筝曲:“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
豁然觉醒:爱荷,是因为敬荷啊!世上有多少这样的清池碧塘啊,世间又有多少这样水中映着的朵朵花靥。荷,一种大自然创造的植物生命姿态,向我们传达着这样的高贵圣洁的品质:最热烈的清凉,最天真的深沉,最简单的复杂,最潦草的明媚,最柔软的倔强,甚而为,最壮烈的隐忍,最深邃的沉淀,最热切的渴望,最慈悲的宽容,最从容的淡定,最真挚的热忱……那种于淤泥中的壮大,那种历经磨难,披荆斩棘坎坷而来的气象与格局——我深谙,这份荷的生命“静笃”品性,足够让自己终身去修行。
每一次行走在爱荷的心灵旅程中,都是一次绝美的涤荡与欢愉。那一丝丝的粉蕊燃霞,那一瓣瓣的山光水色,那一缕缕的芬芳荷香,沁染岀我们多少生命斑斓的感动。撷白倚红偎翠,青青白白红红,那都是我们爱荷敬荷情愫的欢唱。每一次爱荷之旅的终点,总免不了欢喜地吟诵南宋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百米屋宇下,传出的这关于“荷之灵”的朗朗清音,就在此时,就在当下,正飘去远方江南那一池红尘中寂静而壮美的荷塘,一份拳拳敬意,一份款款深情,悠远而绵长……。
2023国庆特刊征稿启事
请添加办公微信13681238889,将您的20首诗词(新诗共200行内)或3篇散文(共6000字内)、简介、照片传来。传前请仔细校对好您的简历和文字,确保准确无误。10月31日截止,依次在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重磅推出。
联系电话:010-68688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