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关注 >> 叶梅作品研讨会在中南民大举行

叶梅作品研讨会在中南民大举行

2023-10-25 08:43:55
浏览量:

10月21日上午,由中南民族大学与湖北省作协联合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实践”叶梅作品研讨会在中南民族大学交流中心举行。来自省内外近80位专家学者从叶梅作品的开阔性、整体性、多民族记忆书写等角度进行了研讨。

研讨会现场

叶梅为湖北土家族作家。出生于湖北巴东,毕业于湖北大学。曾担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评委。她的创作体裁丰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影视文学都有涉猎。

专家们认为,叶梅是一位有着强烈本民族文化意识的作家,她的作品贴近大地,具有浓厚的时代意识和生态意识。对国之大者的关切,对民族复兴的倾情书写,家庭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交织,饱含着作家赤子的敏锐、家国的情怀。

大连民族大学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导李晓峰分析叶梅小说时说,叶梅体现的是立足土家民族文化精神血脉,着眼中华多民族文化和文学的多民族文学观。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樊星分析了叶梅的新作《粲然》,认为这部报告文学记录当代科学家的奋斗历程,显示出对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的继承,也标志着叶梅拓展了创作的路数。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主任彭学明认为,叶梅的作品极具开阔性,不仅创作体裁、手法多样,其创作题材也体现出广博性和丰富性。“最大和最优异的表现,是她对民族的关注、关切与热爱。首先是对自己母语民族土家族的关注、关切和热爱。叶梅不管开掘什么内容和题材,不管她对其他生活与社会表情的关注有多远,她都不会忘记生养她的故土大地,都会把目光拉回恩施,都会回到跟自己血脉相连的民族身边。不仅是对自己母语民族,而是更多的中华民族。她打开了自己的胸襟和情怀,超越了自己的血脉与民族,把目光和情感投向了中华大地上的每一个民族,这就使得她的作品不但有了宽度、广度,也有了高度和厚度。呈现了华夏几十个少数民族的山川大地、风物风貌、历史人文和时代变迁,几十个民族的民族际遇、几十个民族的民族图腾、几十个民族的生命表情都在集中得以展现”。

彭学明还谈到,从叶梅的散文《福道》《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一花一世界——梅花》《鱼在高原》《天问》《一只鸟飞过锦州》等对生态、生命和大自然的书写,不但可以看出她对华夏大地的深情,更可以看到她对万物终生的悲悯。“这是一种更具文学立场和文学理想、文学情怀的书写,是我们需要发扬和光大的书写”。

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叶梅说,她创作的根本动力来自对文学的三个追问“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是谁?”认识到人类既渺小得像蝼蚁,又伟大到不断追索未来,追索黄河与长江文化,追索各民族的团结,追索人类的进步。

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作家,都不会不关注人类命运,不能不关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永续问题。”叶梅说。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