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上午,“我们的90年代——王干《90年代中国文学备忘录》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3号楼205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杂志社共同主办。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主编吴义勤,中国作协副主席、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阎晶明,中国作协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格非,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曹文轩,《90年代中国文学备忘录》作者王干以及来自多所高校、出版社、期刊媒体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讲习所副所长邵燕君主持。
主持人邵燕君介绍道,王干是知名评论家和作家,曾倡导新写实、新状态等文学思潮,担任过多本重要的文学刊物的编辑,策划过多次引发热烈讨论的文学活动,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刻影响。新书《90年代中国文学备忘录》汇集了他自上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的文学评论,将90年代文学场的原始材料、批评声音和观点碰撞下的众声喧哗重新带回当下。
曹文轩教授首先致辞。他指出,王干是一位独特的批评家,在模式化、规范化的表达之外开辟出一条道路,关注理论又不拘于理论,以恣意的性情和生动的语言为批评注入活力;关注文学发展前沿动态,将处于自在状态的文学现象点化为自觉的文学实践。最后,他幽默地总结道,王干能够敏锐地捕捉文学的新元素、新品质并加以浓缩,进行命名,形成术语,堪称新时期文学批评的“术语王”。
吴义勤随后致辞,他以生活化的视角称赞了王干在文学各领域的建树,横跨资深编辑、评论家、作家、散文家等多重身份令他的文学批评实践极具个人特色。他从现场感、文学嗅觉和批评风格三个维度点评了《90年代中国文学备忘录》和其承载着的王干的新尝试、新创造。阎晶明则围绕“穿透力”这一关键词,强调《备忘录》书写对连接90年代和当下的重要时代意义。这本书既有对作家作品的具体评论,也有对某一时期、某一文学现象的总结,将点与面结合,呈现了超越时空的现场感和参与感。格非从历史叙事的不可靠性切入,认为摒除话语的遮蔽,回到事件本身十分重要。他指出,王干是精力旺盛的评论家,参与推动了很多重要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王干的写作让他再度回忆起一些曾被淡忘的故事。重回历史现场的追求,流露着王干的真挚和热情,也体现出王干强烈的责任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张颐武、高远东、李洱和副教授丛治辰,依次对王干在90年代的积极实践和《90年代中国文学备忘录》的写作给予点评。陈晓明说:“文学是需要热闹的,文学是需要活动的,文学是需要想象的,文学是需要面向未来的。”王干的这本书事实上是一份历史的档案,以极大的魄力审视文学、阐释文学,给予文学史以鲜活的力量。张颐武从王干的介入式批评入手,“历史的大手一推,他的小手一动,文学潮流就顺势而起”,指出文学批评不应一味被动,王干批评介入性的特点为90年代丰富的现实提供了脉络清晰的地图。这本书不仅讲述过去,也在面向未来,更为当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生长点。高远东和李洱分别叙述了各自视角下90年代的文学现场,高远东评价:“这本书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90年代文学史的史料本身。能做到这一点,我觉得这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批评家的工作。”李洱另辟蹊径地提出“90年代文学仍未结束”,90年代的全民心理和文化现象在今天仍有余波,王干的书让我们得以重返90年代那样一个嘈杂的、焦灼的、混乱的多元化的文学现场,创造出了供我们进入的、进一步敞开的空间。丛治辰用“永远在场,永远是运动的”高度评价了王干的文学实践,经过他的叙述,90年代不再是被固化的、被圈定的历史范畴,他塑造出了新的充满开放性和可能性的无边界的90年代,这是今天应该被继承的90年代的精神。
北京大学出版社编审高秀芹、《文学评论》编审刘艳、《文艺研究》副主编李松睿、《当代作家评论》副主编李桂玲、《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文艺争鸣》编审张涛、《光明日报》作品版主编赵玙、《新华文摘》编审陈汉萍、人民出版社编审曹春也纷纷从各自与王干的交集出发,热情回顾了王干的作者生涯和编辑经历,分享了《90年代中国文学备忘录》创作过程中的困难和轶事。
最后,谢冕教授用王干的《诗的生命》为研讨会作结,“诗永远在于精神之中/精神不死/诗也不死。”王干随后致答谢辞,动情地回顾了《90年代中国文学备忘录》的成书过程并对到场的嘉宾表示真挚的感谢。
在热烈的掌声中,王干《90年代中国文学备忘录》研讨会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