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关注 >> 【卢琦|金龙贺岁·中国作家2024迎春专刊】

【卢琦|金龙贺岁·中国作家2024迎春专刊】

2024-01-26 10:33:26
浏览量:


卢琦|金龙贺岁

中国作家2024迎春专刊

作家简历

      卢琦  微信名:清心,网名:楚湘竹,个性签名:昨夜西风凋碧树,山东省济南市人。退休前在医院工作。在诗词吾爱网发有一诗集《翠竹苑》,也写新诗及散文,发表在《新京都文艺》《南方优秀诗选》等网络平台上。其中新诗《秋雷》在第十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中获二等奖;散文《紫薇花开》获第三届“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银奖。




秋  雷

阵阵的雷声,

由远而近,

声声不绝。

响在金秋的十月,

响在欢庆的节日。

这声声秋雷啊,

是庆典的礼炮,

庆祝祖国七十三岁的华诞;

是擂擂战鼓,

催开了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听脚步铿锵,

风雨中我们不畏巨浪;

看万马奔腾,

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曾经我们赞美春雷,

她令春风化雨,

万物生长;

而今我们致敬秋雷,

他让我们在收获的季节,

不忘初心,

砥励前行。

秋雷,

响彻广袤的祖国大地,

穿过山海浩荡;

秋雷,

激励我们奋起,

九万里鲲鹏翱翔!


后记:国庆日,济南有雨,伴有绵延的雷声。有感,写下此诗。


今又重阳

夜梦思娘亲

醒来是重阳

依然柿红如火

又见秋菊金黄

忆当年登临佛山

赶山会熙熙攘攘

大手牵着小手

寻山货

闻果香

看民间艺人表演

一路向上向上


到高处

天清气爽

梵音袅袅

娘亲指点我

远眺黄河玉带

俯观齐烟九点

殷殷笑语不曾忘

如今遍插茱萸

欲乘长风追去

与亲逢

共度重阳


父亲的手

这是一双布满老茧的手,

与之相握,

感觉接触一层厚厚的铠甲。

虎口处拇指关节变形,

肤质硬化,

手背掌关节与指关节之间,

也有厚厚的胼胝。

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啊,

像历经沧桑的老树,  

枝杈错节斑驳。


这双手也曾年轻过,

在父亲最好的青春韶华时,

这双手,

曾和着乐谱在琴键上跳跃,

支撑身躯携虎伏滚旋。

这双手,

曾握着罗盘与地质锤,

勘测祖国的崇山原野,

在矿产资源的地质报告上,

留下坚定的笔迹。

这双手,

也曾多次托起幼小的我,

使我快乐地倚偎在爱的旋涡。


但是,

天有不测风云,

一场大病,

让年轻的父亲与轮椅终身相伴,

从此这双手,

在父亲的人生中,

超负荷运转,

撑起了全部的工作和生活。


对这双手最深刻的记忆,

是我6岁那年。

母亲因工作出差野外,

父亲带我在家。

每天早上,

父亲用他那双大手,

给我梳好小辫,

让我背着书包去上学;

夜幕降临,

父亲坐在靠窗的床上,

双手平摊,

让我踩上去,

然后上托,

拉好窗帘。

这是自我记事,

父亲患病后,

少有的托举我的动作。

站在父亲手上,

小小脚丫与父亲手心接触,

暖暖的,

那么厚重,

那么踏实,

没有絲毫的恐高,

有的是帮父亲干活的喜悦。


六十多年过去了,

每每回忆起这一幕,

还是那么温馨,

父亲手心的温度,

还是那么温暖,

仿佛就在昨天。


那一天

那一天你走了

化作天边的云彩

海风在轻轻地呜咽

潮水把你送向深海


那一天的海

像蔚蓝的锦缎

你随海流东去

披一身金光灿灿


那一天的风

柔柔煦煦

你在风中辞别

带走了送行的花筵


那一天的时光

似在穿越

归来,归来

一个声音来自远古的家园


古琴赋

你跨越千年而来

琴音在历史的苍穹中回旋

你在世界文化遗产的星海中

熠熠生辉

散发着中华传统文化的

璀璨神彩

伏羲创造了你

周文武王丰富了你

你七絲恒久

宫商角徵羽文武

结弦成宽广的韵律

深沉悠远

抚着你

三音松沉清冷漂渺

让人摒弃浮躁

安静怡情哲思遐想

倾听你

与先贤相遇

在通透蒼古之声中

感受嵇康《广陵散》

荡气回肠的浩然正气

知晓《高山流水》之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

赏《梅花三弄》

那梅花傲雪凌寒的风骨

那生命的初始盛放渐落

动人心魄最销魂

进入《酒狂》微醺的意境

叹那停杯

叹那弄盏

醉舞琳琅春意满

哦,古琴

你那如仙清雅的余韵

引人徜徉在悠久的文明长河中

沉醉不知归路


思  乡

我从泉城走来

归乡情切携带满身沧桑

我向楚湘奔去

落叶飘忽朝着根的方向

我象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随风飘落,扎根他乡

但我心心念念

那云之江北,梦之江南的地方

春回大地

想看南国的红杜鹃

仲秋之夜

遥想黄鹤楼上的圆月亮


多少次卧榻而眠醒来

仿佛仍感到徐家棚铁轨的律动

多少次夜深人静之时

好似又听见江汉关报时的钟响

那长江的渡轮

飞跃天堑的大桥

洪山的芸菜苔

卢家湾的藕花香

还有爷爷驾驶的火车

奶奶煨的砂锅藕汤……

幼时的记忆

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影像

似年轮镌刻在心上


多少回,梦中神游在潇湘

好像仍是少年的我

湘江畔看百舸争流

五一路沉醉书香

穿麻石街巷古井挑水

闻高升门内木楼梯踏响

沿长岳古驿道回棕木塘

和外公外婆围坐烤火

树枝噼啪脆响

夜的宁静

豆茶飘香

火光映红的脸庞

还有翠绿的竹林

清澈的小溪

长滿茶树的青山岗

似一幅画卷

常看常想


朝思暮想的故乡啊

那山,那水,那景,那情,那生生相息

血脉相连的地方


那一年雪花舞与君相遇

擦肩过偶回眸如梦似虚

球儿飞柳絮飘青春挥洒

心微动谁在把红线牵递

泉水甜槐花香时光旑旎

轻转身镌刻下红尘恋曲

前世缘今生情自有天意

命运中那个人跨越千里

不经意一粒籽发芽摇曳

从此后两地书追随征旅

山谷中钻塔顶萧萧旌旗

遥望着远方的氤氲烟雨

与契阔执子手相约华发

曾许诺东蓠下同坐共语

夕阳西秋叶落过往追思

江湖行爱与恨恩仇快意

一生缘一场梦云水禅心

三生石彼岸花心若菩提


紫薇花开

       在我记忆深处有一抹红云,它淡淡的粉,幽幽的香,经常飘入我的梦境。

       在梦中,我回到了童年… 那时,我在省艺专附小念初小。

      夏日的清晨,我扎着两只麻花小辫,穿着花衣裙,背着布书包,迎着朝霞,踏着青草上的露珠,沿着那条开满紫薇花的小路蹦蹦跳跳去上学。风儿是凉爽的,空气是清新的,盛开的粉红色的花朵轻轻摇曳着,像一抹如烟似雾的红云。

       放学后,我常和几个同学流涟在红云中间,或一起背诵课文,或嬉戏玩耍,有时也一起高唱新学的歌曲,紫薇花陪伴着我们,让活泼的天性肆意挥洒。

      紫薇花见证了童年的快乐,也给我们带来了好运。

       那次我们一时兴起,在红云中练唱歌曲:《听话要听党的话》。我们五个小女孩,决定把这首歌演绎成四部轮唱。如亮同学当指揮,她头发微黄,瘦小的身躯很有力量;我们其余四人一人一声部,组成轮唱,合唱。班长安宁是主唱,她文静秀气,嗓音很亮;副班长爱莎的爸爸是有名的水粉画家,她头发自来卷,像个洋娃娃;我的好友小梅,写一手漂亮的仿宋体,深得其国画家父亲的熏陶;我年令最小,跟随参予,乐在其中。

      此后的一段时间,每天放学后,我们便在紫薇树下练唱: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

      越唱越整齐,越唱越嘹亮。不经意间,五个小学生自发组织,自己编排的演唱,竟小有名气,被老师知晓了。

      于是,我们有幸应邀在省艺专毕业联欢会上演唱,并获得了好评。我们是唯一代表附小参演的节目,记不得唱了几遍,也记不得是否有老师手风琴伴奏。第一次登上那么大的舞台,在耀眼的聚光灯下,听着热烈的掌声,那感觉真得很快乐,很神奇!

      在那个紫薇花开的季节,那段经历,那首歌曲,那淡淡的红云,从此深深的印在了一个小学生的心里,半个多世纪都不曾忘记。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