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背影
张恩泽 于 2025-05-05更新
次浏览
一
奶奶去世那天,父亲还在外地打工,一个年过四十的中年人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不得不常年奔波于南北各地。因了这些,他和养育他几十年的母亲,终究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准确来说,当时父亲还在北方。与她们老家相隔着数千里,而奶奶是突然离世的,一切都发生在刚刚和她打完电话正欲挂下的电光火石之间。“嘣”的一下就倒下了。上天没有给她任何和这世界告别的机会,快的让人恍如隔世,快的让人猝不及防。这也让亲人们哀叹唏嘘:“让他们娘俩见上最后一面,也是无可奈何。”
父亲赶到家时,已是奶奶入殓后的第二天凌晨。南方冬天的寒冷与北方相比丝毫不逊色。尤其在凌晨,下了一场大雨,窗外的寒风肆无忌惮的敲打着那原本就缺支少脚的木窗,震得吱嘎作响。窗帘也被怒风高高扬起,丧失了它原来的作用。雨水通过窗帘间隙洒了进来,让窗边的茶几湿了一半。屋内,两只微弱的烛光被风雨打的左右攲斜,在角落里无声的哭诉着。
等父亲一进门,她,弟弟,母亲,就一齐刷刷地迎了上去。他并没有想象中的和她们相拥长谈,只是微微颔首,随后便一个箭步向奶奶灵堂跑去。她们先是愕然,后又默不作声的注视着他。
走近后,她才注意到本来有些发福的父亲,竟也变得稍显瘦弱了起来, 肩头还残留着一大滩水渍,延展至胸口处。 不用想,肯定是被雨淋湿的。 他直僵僵的伫立在灵前,眼睛死死盯着奶奶的遗相,良久,眼圈已经微微泛红,却也舍不得落下一滴泪来。忽地“扑哧”一声跪在了枕套上,双手胡乱的揉搓着他那花白的头发,随即便弓着背,把头深深的埋进怀里。屋内昏黄的灯光将他的背影拉的老长,并逐渐映成一个拱形,像是被生活繁杂的各种压力狠狠掷于脚下而渐渐压弯变形,从未屈服,却尽显沧桑羸弱之态。看见这一幕,她心中感到一阵酸楚,后又悲从中来,泪珠一颗颗滚落下来,打湿在糙红的脸上。至于弟弟,这两天已经哭了三四次(他从小和奶奶生活,情感最深),此次又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骤雨裹挟着哭声在狂风中搅拌,烛灭…风起…良久…无言……
最先打破寂静的还是弟弟,他嗫嚅地拿着一杯水走过来,递给父亲说:“爸爸,喝些水休息一下吧”他艰难地转过身,勉强挤出个笑脸:“先放这吧,佳佳,你和弟弟先去休息吧,我和你妈妈再商量些事”“嗯”,不用说她也知道是些丧葬,丧宴的事。他不知道的是母亲在他回来之前,已经操劳整整两个日 夜,大部分事项都已经安排妥当了,就等着和他商量一些剩下的事。
后面的就是一些各个地方关于丧事特有的繁文缛节,我认为无甚意义,只要逝者永远活在生者心中,时刻带着对过去人的追忆与哀思,胜过任何一场豪华繁琐的葬礼……
二
等到奶奶丧事料理完,年关便近在眼前了。由于奶奶新丧,全家都还没来得急调整心态去迎接这个接踵而至的盛大日子,这个年,对于她们来说,不知不觉中就蒙上了一层阴影的面纱。
也许是想调节一下心情,也许是真的想让她们过一个好年,父亲提议要带她们去集市上采办些年货。她与弟弟都爽快的答应了。说是采买年货,其实她也只是随便应付而已,市场上那些只要价格上三位数的,她都会犹豫再三,在经历一次次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理智都会迫使她缓缓放下。弟弟今年也显得格外懂事,没有向以往一样在大街上四处叫嚷者买东西。或许是还在奶奶的事里走出来吧?或许是经过这件事真的懂事了吧?
父亲看出了她们姐弟俩的窘迫,也猜到了她们的小心思,感到欣慰的同时心中又计较着必须做些什么……
逛了一会而儿,他把她们带到了一间烟花店前,停了下来。转头对她们说,:要不,我们买些烟花吧”“不要,我已经长大了,今年就不玩烟花了”随后她立即向弟弟使了眼色,只见弟弟眉头微皱,很快说道:爸爸,姐姐不要,我也不要,明年你再带我玩烟花吧。”她骤然松了一口气,为着弟弟的懂事,为着这个否定的答案。
她当然要拒绝:“且不说奶奶新丧,过年就放花炮不合适,父亲打工挣得的钱用于丧事花销就花费了大半,还要用于过年的各种应酬,况且由于无良老板拖欠,今年父亲挣得的钱本来就少”换做以往,她当然可以选择欢乐幸福的过个年。但是作为家中的长女,到了这种时候,她不得不为父亲,为这个家多考虑些。这既是她作为孩子的责任,也是她对父母的关爱。
父亲用力拍了拍她们姐弟俩的肩膀,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说道:“我知道你们想多省些钱,生活拮据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这个家,但现在你们还在上学,我和你们的妈妈身体还好,且正值壮年,还有的是力气挣钱养家,其实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使命,你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以后学有所成,再让这个家变得更好,我和妈妈的职责就是为你们,为这个家庭保驾护航,其他的,你们暂时不要考虑。”思虑一阵后,他又补充道:“至于奶奶,我想她在天有灵,一定不希望我们时时为他哀伤吧!从现在起,我们每天都过得幸福美满才是对她最好的告慰。”
随后,他牵着她们的手向烟花店走去。今年,父亲买了个价值上千的巨形烟花,那体量,她和弟弟谁也搬不动。恰巧太阳这时从那厚重的云层中探出头来,斜阳妩媚温顺的抛洒在父亲的背脊上,留下一片片温存。金光四射中,勾勒出一个坚实,强壮的背影,双手环抱着那个庞然大物,头高高的扬起,双脸逐渐涨的通红,时不时传出几声“唉…唉的叹息声。”步履蹒跚却有力量,给她们以无限的信心与勇气。不知不觉间,一股温热的液体夺眶而出,啪嗒…啪嗒…落在地上,也在她那水平如镜的心里掀起阵阵波澜。
随着跨年的钟声响起,远方视野尽处的那片黑暗,逐渐被一簇簇腾空而起的烟火所点亮。”砰砰砰!”的几记惊响过后,便是火树银花般漫天撒下,直待风吹残落,星星余烬。天上忽明忽暗的花火印在她们脸上,印在四维人间,一闪一闪的将她们的影子照得隐隐绰绰。烟火璀璨中,她思绪忽起:“或许,烟花的每一次绽放,都是对生命的礼赞。烟花的美丽在于它短暂而又绚烂的生命,它用尽所有的力量,只为那一刻的辉煌。就像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期望,即使生命短暂,也要努力绽放,留下永恒的记忆。
烟火起,照人间,烟火散,敬华年……
三(尾续)
时间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在你焦急彷徨时,它就像静止了般,仿佛每一刻都是跨越千年的渺远,空灵回响在人间;而当你偶逢佳际,乐在其中时,却似江海奔流,微风婆娑,难留归客,奔腾于转瞬间。
在她们的一次次嬉戏打闹中,一年一度与父亲相聚的时光即将走到了尽头,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尽管时下才到大年初三,年还没有真正走到尾声,他却不得不离开这个温馨舒适的家,开启新一年的漂泊之旅。
4天…3天…2天…1天…每年的这个时候他都是扳着指头过日子,她当然希望与父亲相处的日子长一些,每一次的数数,都是一遍又一遍她对自己内心的慰藉。只是现实一次又次的摧残,终究是磨砺了她,换来了从容处之的坦然。
父亲离开那天,她和弟弟一直送到汽车站里面的上车处。尽管父亲在路上一直劝她们回去,但她和弟弟脚像灌了铅似的,没有半点要挪动的意思。这位年近四旬的父亲已经见惯了大风大浪,在这种时候,倒有着一种“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味道了。
紧赶慢赶,居然离发车还有一段时间。父亲在这时却突然话多了起来,他一便又一遍不厌其烦的向她交代着:“佳佳,在家里一定要听妈妈话,平时多帮帮你妈,不要让她太累…照顾好弟弟…在学校努力学习,不要太节省,该买什么就买,钱不够了给我打电话…照顾好自己身体,别生病了…”
她一一应承着。其实这些事,不用他说,她也会把自己照顾的好好的,一个高中生,还不会自理吗?现在想想,苦口婆心中还暗含着别样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很快,就到发车时间了,父亲和她们在做最后一声道别后,便提着行李匆匆离开了,接连数日的阴雨天气,终于等来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泪眼茫然中,她看到那个人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渐渐从一个大大的人影变成一个小小的黑点,最后与金光融为一体。那背影,在天地间,渺小的可能只是沧海一粟,这时,却承载着一家人的幸福与期盼,而显得格外伟大而有力量。弟弟大体是受不住这离别的伤感的,勿忙追着已经发动的汽车跑去,嘴里不住的喊:“爸爸,下次过年早点回来,注意安全,不要忘了给我打电话……”喊着喊着又哭了。那情那景,不免让人心生几分寒凉。
沉默许久,弟弟突然开口问道:“姐姐,什么时候父亲可以一直在家陪着我们,不用去外面工作了?”她一时语塞,不知怎么回答他这个问题,思虑良久,答到:“当你长成一个大人的时候,能够养活自己的时候”。
两年后,她顺利地通过了高考,考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师范大学,并成为了一名公费师范生。去取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刚好下了一场朦胧的细雨。宽阔的街道上,处处挥散着泥土与花草的清香。不知何时,透过那一川碧绿的荷池映去,发现她的背影竟然已经有了些许父亲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