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礼赞
文老四(金祥)
夫梅江,本源西自紫金,向东汇入韩江。其烟波渺渺,滋润两岸崇山乎峻岭,蕴育一方人文以秀区,见证千载文化而辉煌。
观夫其河流,纳百川之涓流,泽两岸之峥嵘。其势蜿蜒,若九曲飘逸之练;其水滔滔,如一条舞动之龙。其浩浩荡荡兮,或朝而霞辉盈江,暮则涛声悦耳;或晴而波光闪烁,雨则烟云朦胧;或静如翡翠磨镜,动似猛虎下山。水清澈而锦鳞结队,江碧透以皓月对影。千里银波惊鸥鹭,一江雪浪映苍穹。碧水扬帆,时传悠悠山歌;翠柳拂水,常含脉脉诗情。此情此景,似动人之乐章,化江水之神奇矣。
至若顺流而下兮,两岸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古木参天,繁花似锦,宛如华丽之水墨画,令人流连忘返。尔其沟壑瀑布轰鸣,山间溪流潺媛。水边兰蕙芬芳,岸上丹枫绚烂。翠竹云渚披纱,苍松悬崖斗雪。翠绿茶山,娇红对歌婉转;葱茏果园,满眼色彩斑斓;阡陌农田,稻菽飘逸芬芳。喜哉!云川锦绣兮,紫燕翩翩起舞;岸芷妖娆兮,黄莺曲曲啼欢。此两岸景致兮,古今遐迩闻名。
至于沿岸楼宇塔庙,亭榭廊桥,各有风采,彰显着客属文化之深厚底蕴。古韵围屋,铸就祖先智慧璀璨;老街骑楼,述说往日繁华盛宴;斜阳码头,记载几多离合悲欢。沧桑老街坊,寻访者多;斑驳旧城墙,探幽者众。依水宝塔,夕辉缕缕如歌;傍山古刹,香雾冉冉似禅。虹桥卧波,往来车水马龙;巍峨黉宫,传出书声琅琅。且看院士广场,七彩烟花绚丽;归读公园,四时十里花香。壮哉!琼楼玉宇,宛如瑶宫映日月;高阁锦榭,恰似明珠嵌城乡。
欣喜乎盛世梅江,物阜民丰而乐。若米灿而果硕,鱼肥而牛壮。以沃土之为金柚,因梅水之为佳酿,凭江泥之为陶乡,于富硒之为长寿。旭阳初升,江面涟漪,红袖嬉戏于沙渚,白首垂钓乎柳畔;夜幕降临,灯光璀璨,舞侣蹁跹于广场,笑语回荡乎江澜。至于聆汉乐而如痴,闻竹板乎如醉。感改革之开放,慨社稷之富强。若乘一叶扁舟,顺流而下,感受江风拂面,则能让人领略此世外桃源哉。
至若疾步登高,驻足远望,凝眸衔思,百感交集。俯瞰斑斓山川皆醉,欣数峥嵘人物尽痴矣。是则梅州承钟灵之杰,嘉应开毓德之始。人才辈出,俊彦荟萃矣。昔有宋末神童进士蔡蒙吉,率孤军抗元,英勇就义,功乃彪炳青史。一门三进士,松源蔡氏与五华杨家;一腹三翰院,大埔百侯杨家兄弟。一州八贤达,乃宋湘与姚德胜、丁日昌、丘逢甲、张弼士、李惠堂、黄遵宪、罗香林。此为千秋之鲜希。诗怪李金发,开象征诗派之先河;圣手林凤眠,成融中西画之一代宗师。况乃廿八位院士,兴科技之强国;三百余大学校长,播华夏之文明。喜哉!豪俊倜傥风流,灿若星辰,勇冠岭南也。
梅江者,亦是红色革命之摇篮。铁血儿郎,巾帼英雄,其品如梅魂寸丹。烽火起兮赴前线,家园破兮洒热血。三河坝上,红军播下革命种子。八乡山头,大存英勇挥戈斩敌。淞沪鏖战,晋元将军孤军抗日。叱咤神州,剑英元帅力挽狂澜。为了革命,坚真女杰矢志不渝。万余烈士,英名铭记于红旗。斯两岸,承载着光荣革命传统与深厚革命精神,既为全国五个苏区之一,更是广东省唯一全区域属于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也。
梅江者,于烽火战争年代,乃粤东重要之红色交通要道。其见证艰苦卓绝之革命斗争,书写波澜壮阔之辉煌历史。于运输物资,情报传递,转移伤员,护送干部之际,革命前辈披荆斩棘,不畏艰险,用鲜血染红碧透之江流,用生命谱写壮丽之赞歌。朵朵浪花,叙述先驱者之智慧与勇气;阵阵涛声,铭记前辈们之传奇与足迹。观乎两岸之红色遗址,星罗棋布,如同耀眼之星辰,照亮梅江文化天空,此足让后人缅怀与敬仰矣。
美哉!浩浩梅江,既有满川之醉人风光,亦有千年之馨香客韵。既是世界客属之乡,亦是神州红色之都。乃客家文化之源泉,亦梅州发展之动脉。愿江泽黎庶,长清不息,与时俱进,赓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