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在心中飘扬
上周日上午,我和孙女曾馨雅徒步登上了礼仁之乡——泰和县上模乡的笔架山。
笔架山海拔约500米,山路曲折迂回。远远望去,整条山路就像是由无数个不规则的大S构成的淡黄色的彩带,镶嵌在笔架山绿色的外套上。山路之外,树木伫立,葱葱茏茏,鲜花烂漫。树林中不时传来几声悦耳动听的布谷声。
坊间传闻,笔架山原名三顾山,后因一当地七岁神童以“七星垇地育文魁”妙对文人墨客的“三顾山天作笔架”闻名古今,当地确实有个叫七星垇的地方,就是现在山脚下龙源村小组与泰和县缝岭水库的分水岭,三顾山书院敬奉着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智慧和仁慈的化身,更是进一步学习的标志。许多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莘莘学子会前往祭拜。因三顾山形似笔架,笔架又与文房四宝中的笔相关联,后来当地人便美其名曰笔架山。
更有神奇传言:笔架山下的龙源村小组祠堂前的池塘,在风和日丽等特定气候条件下,偶尔会显现出整个笔架山形似的笔架的金色倒影,有缘人才能看见。
站在笔架山山顶上的三顾山书院广场上环顾四周,心旷神怡,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情怀。山脚下西南方向的缝岭水库也许是七仙女游玩笔架山时梳妆打扮遗忘的明镜。正南方群山连亘,层层叠叠,波涛起伏,在这连亘的群山中又拔地而起数座宝塔似雄峰,满山蓊蓊郁郁的树木、几缕缥缈的云雾,与湛蓝辽阔的天空恰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山水画。远处东北方向的319国道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成了缓缓爬行的蜗牛,纵贯江赣大地的母亲河——赣江也亦真亦幻成了天际线,山脚下的村庄更像摆放着许多只有火柴盒大小商品的杂货摊,成片成片的稻田与湿润松林地巧夺天工地形成了绿色海洋,上模乡圩镇就像一颗点缀在这绿海洋上的璀璨明珠,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传奇……
书院内无数虔诚的游客在文殊菩萨前顶礼膜拜,想必他们的子女今年又要参加高考了。自从山脚下龙源村出了个现任青海省省长后,三顾山书院的香火格外旺盛。三顾山书院广场旁建有宋高宗皇帝的题词和三顾山书院重建碑记。碑记旁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分外夺目。孙女一看到五星红旗,就情不自禁地走到红旗前,非常庄严地立正,向国旗敬礼。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思绪万千,浮想联翩,难道这是沧海桑田,薪火相传?因为我的祖父是一名为新中国的成立流血牺牲的红军烈士,至今也不知道长眠何处。我的孙女今年才九岁多,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五星红旗在她的头脑中是多么神圣、多么崇高、多么伟大啊!想必热爱祖国和革命摇篮井冈山特有的红色文化基因像一颗种子,一定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生了根、发了芽。
我敢肯定她一定没有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志向,也不可能成为居届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士大夫,但是,作为一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长大后她一定知道根在哪里,树高千丈也不会忘本。无论何时何地也不会改变具有华厦烙印的中国心,我为培养祖国花朵的园丁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仰望蓝天,碧空万里,阳光下五星红旗格外鲜艳。五星红旗,你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必将永永远远飘扬在亿万中华儿女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