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我记事起到十一二岁的时候,小巷还全是清一色老房子,那时的老房子可不是那么荒凉落魄,而是欣欣向荣,富足祥和.每座老房子的大木门在雕花石板门楣下,熠熠闪光,厚实安全,守护着院子,守护着一院子的人。
院子一般都是几进的,有上院子,下院子之分,有大院子,小院子之分,不管什么院子,必有一个天井,既为采光之用,也是居民公用之地。天井是小院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女人们爱在天井边洗衣边聊天,家长里短,市井流言,谁家的孩子不听话啦,谁家的两公婆打架吵口啦,谁家的公公婆婆与媳妇关系处的怎样啦,街上又发生了什么偷盗案,哪家商店又进了什么新鲜货,哪家的早点好吃,只要一家知道,家家都知道.男人们也爱在天井侃大山,爱说时事和政治话题,一本正经,颇有指点江山的味道,显示他们不同于女人头发长,见识短的非凡气度。
男人们还爱在天井洗澡,因为当时还没有卫生间,女人可以拿一个盆躲在房间洗,男人们就嫌不够畅快了,夏天到井里提上一桶冰水,站在天井里,从头淋脚,那叫舒服,男人们往往发出满足的呼声.男孩们也赶紧学样,经常看到天井大小男人的身影再那里比赛洗澡,女孩和女人只有羡慕的分。也曾有女孩赖妈妈,也要畅快地在外面洗,被她妈妈赶紧搂去屋里去。大冬天的那些男人也爱这么洗,哪怕他们冷得直跳脚,直打哆嗦,硬要洗出英雄气概。有些胆大的女人喜欢调戏那些洗澡的男人,那些男人可不吃她们那么一套,话说的更加露骨,女人招架不住,佯装成怒,拿起某样东西就往男人身上砸,男人边躲边笑,天井就乐成一片。也许大家觉得天井肯定很湿漉漉的,那就错了,天井地面有斜度设计,同时天井有下水坑道设计,水通过下水坑道流向房子外面的水渠里。古代人真是高明呀。
后来大家觉得要去井里提水,真是很不方便,不知怎的,大家想到要在天井里打一口压水井,当时还没有自来水,请了工人一打,挖不了多深,水就汩汩往外冒。压水井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记得当时人们的洗浆热情空前高涨,好像要把家里的东西都拿来洗一遍才算过瘾,哪像井里提水一桶一桶用绳拉上来,装进大桶,一步一步,扭着腰,费力担回家,倒进缸中,去了大力气,自然不舍得大用。用起来常常是小家子气。压水井就不一样了,水随压随来。多轻松。有了压水井,天井的就显得更加热闹了.天天笑语声不断。
热爱生活的人们在天井里栽上漂亮的花儿,大朵花瓣的芍药,红艳的月季,白色的小巧但香味浓郁的茉莉,这几种寻常百姓花,好养活的花,被人们用洗米水,洗澡水养得枝繁叶茂,爬山虎爬上了天井里的影壁,满墙绿色竟把影壁上的繁复的石雕给盖住了。这些花花草草给天井添上绚丽色彩,也给平凡的生活带来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