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级作家诗人 >> 西沙,美丽群岛

西沙,美丽群岛

2025-04-15 11:18:54
浏览量:

  龙年仲夏,鸟瞰西沙群岛生态和谐的大美景象:永兴岛、石岛、琛航岛、金银岛、珊瑚岛、东岛、中建岛像镶嵌在祖国南海的璀璨翡翠。望邈海天一色,澄碧净美;凝眸海滩如练,沙净透白;放眼植被如盖,蓊郁青葱;注目楼舍错落,绿荫环抱;欣闻列队官兵阔步林荫道,高歌“西沙,西沙,美丽群岛,我可爱的家”。

  听着这《我爱西沙》悠扬旋律,唤回我二十三年前挂职琛航岛锻炼的记忆,那些渔民与官兵的鱼水情深和官兵爱岛如家的情景如电影在脑海里翻映。当年,除了永兴岛偶尔有渔民落脚外,其他岛上没有常住渔民,遇上台风季节在西沙海域捕鱼的渔民都将渔船开到琛航岛港内锚泊避风,军民交往亲如家。当驻岛官兵登船了解情况和需求时,得知有的渔民柴油贮备不足,官兵就给他们补充应急;渔民无意间觉察军营稀缺淡水和鲜鱼时,渔民便不约而同匀出两桶淡水和一些鲜鱼相送。台风过后,渔民和官兵又互相配合打捞港区飘浮物,并与生活垃圾打包集中分类处置。

  犹记当年五月初,我随时任水警区参谋长徐长银乘军舰巡岛,有幸亲历珊瑚岛、金银岛、中建岛等官兵爱岛如家、保护生态的一幕幕情景:守岛战士们对生活垃圾分类掩埋,还对所属海滩环保按班划分责任区,既保持营区清爽,又保持海滩洁净;随处可见,岛上官兵忙碌的身影,在营区空地、码头近滩补种椰子树;官兵们利用晨练和晚饭后的空闲自发侍弄菜地,或刨土或除草或施肥或浇水,一垅垅绿油油的空心菜、一畦畦青葱葱的西红柿、一排排叶蔓蔓的黄瓜藤,掩映着一个个挥汗如雨的笑脸。

  位于西沙群岛最南端的中建岛守备队长介绍,岛上植树、种菜不易,难在土和水,西沙各岛土质为珊瑚沙土,地表覆盖的土层很薄,沙土渗水快,而岛上的井水又是海水渗透过来的,盐性重,不能用来浇菜地,岛上淡水金贵,需补给船每隔两三月从岛外运来一趟,也有因台风季节而延误的。

  穷厄思变,劣境砺志。中建岛守备队首任指导员柯秀民向全体官兵振臂一呼:“我们人在岛上,不能守着这几个光秃秃的哨所等补给。建设家园,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官兵们拧成一股绳,说干就干。第一任守备队队长张有义探亲回岛,从家乡背来一袋黝黑的泥土,并在罐头盒里培育出第一棵空心菜苗。从那时起,官兵探亲出差回岛,都会带回一包家乡泥土。

  继往开来,官兵们把小岛当作家园建。自那时以来,中建岛上有从祖国大陆26个省区市带来的土壤,面积总计0.2平方公里。利用自建蓄水池收集雨水、利用塑料桶收集洗漱水,解决了岛上植树、种菜用水。土壤得到改良,用水也得到改善,岛上奇迹般能常种空心菜、小白菜和木瓜。如今,自种的蔬菜能保证淡季盘中不断青,旺季自给有余。

  中建岛官兵在“南海戈壁”的白沙滩上耕耘,得知海马草具有很好的固水、固沙作用,便在岛上遍种,让营地沙滩铺上了“绿地毯”。

  这一创举在其他小岛得到效妨,大兴种菜、播绿活动迅速开展。琛航岛高级士官侯占朝用老去的树叶和杂草填埋改善土壤喜获成功,以年产菜过六百斤的奇迹赢得“种菜冠军”的赞誉。继而,琛航岛官兵又发起种植“创业林”,羊角树、抗风桐、羊角梅在营区空地、滩头沙地得到不断扩展。

  龙年仲夏,西沙守备部队干部夏海军讲起环保的事儿,如数家珍,神采飞扬:60多年来,西沙守备部队官兵早已把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贯穿到守岛、建岛全过程。他们每周六组织一次“爱岛日”活动,及时清理海漂垃圾;定期开展岛礁绿化,种植海马草、椰子树等植被;巡逻途中及时救助受伤海龟、玳瑁、海鸟;细致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他们用心用情用力守护西沙碧海蓝天,矢志投身生态环保事业,以点滴行动践行“爱国爱岛乐守天涯”的西沙精神。

  东岛是国家自然保护区,也是西沙群岛第二大岛。经过岛上官兵多年呵护,如今绿色植被覆盖已达95%,这里成了国内唯一的白腹鲣鸟栖息地,世界第二大繁殖种群所在地。

  在东岛官兵眼里,白腹鲣鸟不仅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与他们常年相伴的邻居。对待这些邻居,官兵们情有独钟,大家一直坚守“三个不”原则,即成千上万鸟蛋,一个都不能捡;数以万计鲣鸟,一只都不能抓;结群休憩鸟群,一次都不能吓。

  他们还经常为鸟群提供力所能及的呵护。台风来临前,东岛官兵小心翼翼将小鲣鸟从树林抱回宿舍,用小鱼喂养。等台风过后,再将小鲣鸟放飞大自然。为此,东岛还成立兼职护林员、护鸟员队伍。这几年,随着岛上医疗卫生条件日渐向好,官兵已经能够立足自身救助受伤鲣鸟。

  在东岛官兵感召下,西沙守备部队各驻岛官兵把主动保护鸟类作为己任。在西沙群岛金银岛琼崖海棠林中,战士们自制鸟巢,在里面铺上树枝,引来源源不断的海鸟在这里筑巢产卵。

  六月的西沙群岛正值盛夏,金银岛一队官兵头顶烈日巡护行走在沙滩上,发现一只海龟产卵后经十几米爬行几近奄奄一息,就走到跟前抬它入海。近几年来,金银岛官兵已帮助来岛产卵而无法回归大海的海龟就有20多只,使它们免受烈日烤晒和天敌捕杀。

  随着时代变迁,西沙驻岛官兵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他们以创新机制作保障,以军地聚力续写着守岛人的环保新篇。近年,驻岛警备区成立生态环保领导小组,出台《西沙岛礁生态环保工作实施细则》,以绿色发展理念为牵引,加快融入新质技术手段,推动实现岛礁军事功能和生态功能协调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防治、施工环保要求清单式编入《西沙生态环保应知应会手册》,引导官兵深谙岛礁生态环保要义,以制度支撑环保。同时,他们加强军民融合共建,形成环境保护合力。

  龙年初,启动为期半个月的生态质量监测行动,领导小组带领中科院华南植物园11名专家赴西沙各岛。其间,驻岛官兵积极协助专家组开展采样,专家们为驻岛官兵普及生态知识,并推广安装研发的“生命网格”App,让官兵参与植被分布数据库建设。

  当年三月,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出具《西沙群岛生态质量监测报告》,对西沙守备部队加强对白腹鲣鸟、黑星宝螺和海人树、水芫花等动植物保护,给予行之有效的科学指导。

  喜得地方科研院所传经送宝,各岛采取优化土肥配比、购置育苗耗材、专业人员现场培训指导等途径,续力生态。截止目前,累计培育草海桐、抗风桐等优质岛礁本土苗木约1.2万余株,分区移栽推进营区绿化美化。

  西沙宝岛生态以绣花之功标本兼治,如花似锦更可期。

来源:中国散文网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