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杂文随笔-无图 >> 章伟 | 老家罗山手工挂面

章伟 | 老家罗山手工挂面

2025-09-16 10:00:05
浏览量:

今年正月初九,我和六叔六婶及堂兄弟姊妹一行6人回老家拜年,在拜访宗亲时,发现老家村上有人加工制作红薯粉丝和手工挂面。红薯粉丝就不说了,说起挂面有人会以为不就是面条么,有什么稀奇的。其实不然,老家手工挂面有其特殊的制作方法和独特的风味,面虽然细如龙须,但是却柔韧而有嚼劲,吃起来入口爽滑,带有一股淡淡的鲜味和香气,令人回味无穷。

老家章家塆位于河南信阳市罗山县,属于现在的定远乡刘店村委,是个没有工业污染,生态环境非常美丽的自然村。我爷爷的爷爷在清朝末期1879年下江南时安家在现在的江苏溧阳上兴镇,这次回老家是我六叔几十年的夙愿,是他的寻根之旅、圆梦之旅,也是我们首次回老家拜年。第二天,我们得空到老家村上走访宗亲,发现当地大多数人都会到外地务工,难能可贵的是,族兄章明月传承了制作手工挂面的技艺,使得这一特色美食在我们章家发扬光大。据说,罗山定远一带很多人家都会这个民间手艺,一年四季特别是秋冬季节,他们都会在闲暇之余制作手工挂面,说是闲暇之余制作,主要是因为它是副业不是主业,都是利用农忙或是工作之余来做,挂面除了留作自家食用之外,还会对外销售,因手工制作产量不高而供不应求,回头客很多,网上求购者络绎不绝。

老家手工挂面之所以回头求购者众多,还因为不一般的制作方法,成就了它独特的风味,经实地考察和族兄介绍,制面过程非常麻烦和辛苦,要经过和面、醒面、揉面、切条、搓条、绕杆、拉面、挂面、再醒、挂晒、折弯、晾晒等十几道工序,晒干成型后,用红纸条扎成一小把一小把的,每把重约二两,展开长度约是普通挂面的六倍,细细的长长的闻起来香香的手工挂面非常诱人。所有工序纯手工,做三四十斤面,一套程序下来,夫妻俩要从早忙到晚,如果白天上班或有事,凌晨一两点钟就要起床开始忙活。面是用淡盐水来和的,为的是醒面时防止面发酸,盐放多少要根据天气的温度湿度来掌握。切条、搓条后醒面时要用毛刷掸上食用油以防面条相互粘黏。每一道工序的间隔时间也要根据天气的温度湿度来掌握,多了少了都不好,就是师傅教了你,没有几次尝试和失败来总结经验是绝对做不好的。做手工挂面,没有超常的耐心和吃苦精神是干不了的,非常考验人的意志,可以说做这个面的人都是“超人”。族兄的聪明能干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感动了我,他以“耕读传家”的实际行动践行章氏家训,令我肃然起敬,他的勤劳也诠释了一个永恒的道理,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没有辛勤的付出,哪来收获的喜悦呢。

正月十一上午,我们一行人启程回家。耄耋之年的六叔六婶身体不输年轻人,还是和我们一样来回坐车十几个小时,不怕舟车劳顿。特别是六叔已92周岁,心脏还装了起搏器,我们特别担心他吃不消,可他还是不服输,拿出他当年在朝鲜战争冲锋陷阵的勇气,坚决要回老家实现自己的愿望,令亲人们非常感动。临别时,在家的堂兄弟、弟妹暨侄儿们都出门冒着严寒为我们送行,一程又一程不愿回屋。我们也是依依不舍,启动的车轮久久不愿驶快!堂弟章君为我们每人准备了一份手工挂面带回,寓意健康长寿,情深意长。

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将手工挂面烹饪享用。面虽然筋道不会糊汤,但烹调还是比较讲究,煮面时要把握好火候,将面放入锅中煮至适合自己的口感捞起,放入调好汤料的碗中,佐以红烧牛肉、青椒肉丝、肉圆、酱剥子(卤蛋)或者凉拌菜、雪里蕻、萝卜干等盖浇小菜,味道别提有多美了。面刺激了我的味蕾,也激荡起我对老家魂牵梦萦的情思,就像这长长的面牵挂着。老家的手工挂面真的不一般,虽然它是纯手工制作,没有富丽堂皇的包装,看上去很普通有点土,但是它不含任何添加剂,不仅好吃而且绿色健康,纯手工赋予了它原生态的高级感,蕴含了老家人的淳朴善良和坚韧不拔,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来源:中国散文网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