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我记忆最深的是,哥哥的一箱子书籍和墙上挂的以及爷爷收藏的字画,被当四旧搜出来堆在院子里一把火给烧了,当这些人走后,哥哥冲上前去,一面扑火一面把正在燃烧的书籍往外扔,家人们试图阻止他。他像疯了似的大吼大叫地继续扑火。最后,抢出来的书有的已经烧毁半截,有的只是烧了书边。爸爸妈妈只能看着哥哥把书一本本摞起来抱进屋里。我在一旁只是吓得一边藏在母亲的身后一边哭。当时,我并不懂得哥哥干吗把这些书当宝贝。不怕被火烧伤的去抢。
好奇哥哥为什么抢书,我看哥哥不在家的时候去拿他的书看,有一本【三国演义】是竖版的很多字不认识,也看不太懂。又看到有一本还有【水浒传】【孙子兵法】也看不懂,
有一本【边城】我虽然还是有很多字不认识,但是能看得懂就看了。我怕哥哥不让我动他的书,所以他不在家我就拿去躲在我的屋里看,他快回来时我就先放回去。
一天,我正在看书突然哥哥来到我房间,把我吓得赶快藏书,但来不及了,心里想这次让哥哥逮个正着,他会向我发脾气?正想着,哥哥说你也看书啊,他看到我看【水浒传】就问我看得懂吗?我说还行,就是很多字不认识。哥哥对我说,看懂了就行,不认识的字你顺下意思就行。哥哥不但没生气还给我讲的这本书的故事。后来他说你想看书先看些小画书,有图有字好懂。没想到第二天,哥哥就给我借来好几本小画书。从此以后,我就真的喜欢上读书了。
爸爸去上班,有时候妈妈会让我们给爸爸送饭,到爸爸单位要有几站路,妈妈会给几分钱坐公交车,我都跑步去送饭省下钱,来到离家不远的人民商场的小书店去看书,薄一点的小画书一分钱看一本,厚一点的两分钱看一本。所以我经常抢着去给爸爸送饭,为的是省下车钱能赚点看小画书的钱。
我工作以后,母亲每月给我的零用钱基本买了书,虽然那时书很贫乏,但我还是不断地到唯一的新华书店去转,后来图书开放,我买来了包括《世界文学名著》欧洲版很多书。有一本我很喜欢的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我没买到。我曾经为买这本喜欢的小说【红与黑】,求到老公家在北京的亲戚给排队去买。
结婚有儿子以后,在他三四岁时我就开始每月都给他买书,从给他读到他自己读,他上学后我更是从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集、史记连环画、中国通史连环画、资治通鉴连环画欧洲作品连环画等只要有时间就带他去书店。儿子也喜欢上了读书,就连送侄女、侄子的礼物大多也是书。
书给予我生活和工作很多指导,我能得心应手地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感谢书中的应用。我还经常在读书时作摘录、记心得、写字与写文章结合起来,不仅能积累大量的素材,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现在我退休了,身体有疾患,所以现在是儿子给我买书啦。虽然网络发达,什么书籍都能从网上读到,但我还是愿意每天看看书。儿子根据我现在的情况和需要,经常会给我买些应用的诗词详解、鉴赏等工具书,回家时与我探讨我写的文章和诗词。他会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并直言不讳地指出一些问题,他知道,我最高兴最盼望的,就是他回家看看我写的东西,他也会很细心很认真地看,告诉我应该看看哪本书对我有帮助,我现在成了他的小学生,其实我知道他是在哄我开心。书也成为我和儿子之间的交流纽带。
我爱读书几十年过去了,书在我的心里占了很重要的位置,我一直坚持着每天看书的好习惯,我们家经常淘汰物品,但从来最不能淘汰的就是书。不管年代久远的和现代出现的,只要进了我们家门,那就是我们的宝贝,从来是不能随便丢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