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杂文随笔-无图 >> 李光军 | 又听巴山夜雨声

李光军 | 又听巴山夜雨声

2025-09-16 18:06:10
浏览量:

我的家乡在四川省旺苍县五权镇,米仓山下大山深处一个秀美的偏远小镇。

蒙蒙细雨之中,我在父母的陪伴下回到乡下老家。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却又似乎有一些陌生。

虽然父母都已住在了县城,但是乡下老家的房子一直都留着,父母一半时间住在县城,一半时间住在乡下。房前屋后的田地都还种着,春天有豌豆胡豆,秋天有红薯玉米,还有许多瓜果蔬菜,都是不打农药不施化肥。

我也依然眷恋着山里老家,留恋着从小生长的地方,总觉得那儿才是心中的家。

连续多天的绵绵细雨,虽然回去时路上雨停了,但空气仍是湿漉漉的,打在脸上还带着丝丝潮气。

公路没有通到家门口,还要走二十来分钟的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走过几个田埂,爬上几个大坡,再走过几个田埂,才能到家。

弯弯曲曲的小路不平也不规整,有的地方是坑坑洼洼的石头,有的地方是泥巴土路,有的地方是石头砌成的台阶,有的地方窄、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平坦、有的地方斜坡。路比较滑,我拄着一根树枝,小心翼翼地走着。小时候天天上上下下跑过的路,此时在我脚下却陌生了起来。

雨停雾起,一团团白色的轻雾,像一朵朵白色的云,在一个又一个山头或是山腰间飘浮着,有的给山戴上一顶白色的帽子,有的给山拴上一条白色的腰带。刘家寨、石人山、高顶子……一个个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山峰在薄薄的轻雾中高低错落各有别致,一个个小时候熟悉的村庄掩映在青山绿树之中。

近些年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家家户户的房屋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抬眼望去,天蓝色、浅灰色、淡绿色的各种颜色彩钢瓦屋顶与粉白墙面交相辉映,在一片竹林树木环绕中时隐时现,充满生机与活力。山坡上的一块块地都变成了郁郁葱葱一片翠绿,看不见成片的地块。经过近二十多年的退耕还林,许多房屋旁边都是树木成林,绿叶翠竹,本是秋收的季节,却看不到多少秋收的景色,只有住家人户周围的一些地里长着一些零星的庄稼。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秀美,细雨之后更加清新。

刚过山梁还没看到我们家的房子,就听到山洼里回响着很大的流行歌曲音乐声。我奇怪这是哪家在办什么喜事?妈说那是赶野猪用的。

回到家里,打理好鞋上的泥泞,就去缸里打上一瓢山里的清泉,这是从不远处的山洞里流淌出来的,山洞在几十米高的绝壁之下。泉水很清澈,没有一点泥沙,也从来没有干涸过,喝到口里的水似乎有一丝淡淡的甜味。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寂静的山村更加寂静。附近的几户人家都搬走了,周围到处看不见灯光。云层很低,天上看不到一颗星星,到处静悄悄的,只有山坡上地里驱赶野猪的电喇叭,一会儿播放着音乐一会儿播放着虎叫狮吼狼嗥,刺耳的声音在山谷里回响着。听母亲说,这些年山里野猪很多,洋芋出来拱洋芋,苞谷出来啃苞谷,大家就想办法,晚上用电喇叭播放各种声音来驱赶。刚开始几天还管用,几天后野猪听惯了就不管用了照吃不误。有人听说灯光管用,就在地里拉了个灯泡,刚开始的确挺管用的,野猪没来,但是几天之后,有灯光的地方吃得最干净,野猪看得清楚了。都没什么好的办法,野猪是保护动物不能打,只能驱赶,就从网上下载一些老虎狮子的吼声,狼的嗥叫声,就这样山里的大喇叭声成了夜空催眠曲,一次又一次打破夜空的宁静。

慢慢地,我也适应了夜空里的狮吼狼嗥,不再像刚开始听到那样紧张了,在时不时地喇叭声吼中进入了睡梦中。

半夜房顶上突然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知道又在下雨了。

老家的房子盖的是薄薄的小瓦,直接铺在房顶的椽子上,没有防水层,更没有隔音层,一颗颗雨水打在瓦背上,发出清脆的叮当声。躺在床上就能知道外面雨下得多大。

我躺在床上,静静地听着房顶上的叮叮当当的声音。房顶上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急,从零星的叮叮当当到噼噼啪啪,再后来听不出节奏了。不一会儿,外面的地面上也响起了噼噼啪啪的声音。我知道,涨屋檐水了,雨又下大了。

好久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了。我的心一下子兴奋起来,再无睡意了。巴山夜雨,不期而至。突然想起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诗句,他写的应该就是这个时节,这个时候的巴山夜雨。

我再也睡不着了,天亮不久我就起床,打着伞到处走走看看。

雨忽大忽小,始终没有停。母亲在房子转角处的屋檐下放了一个盆,一会儿就接了满满一盆水。母亲也不拿走盆,任由屋檐水打在盆里流到地上,再流到门前的田里。

连续十多天的雨,房顶瓦背早已被冲洗得干干净净。盆里接下的雨水清澈透明,无一点杂质。

我双手捧起一捧水放到嘴边,轻轻地抿了一口,这雨水似乎有点淡淡的甜味,又似乎还有点淡淡的清香,不知道是房顶瓦背的味道,还是这山里的雨水本来就是这样的香甜。

雨一直不紧不慢地下着,一棵棵高大的柏树、松树、杜仲树、核桃树在雨中挺立着,还有到处都有的竹林,将雨洗之后的一座座山峰装扮得翠绿碧透。

雨停片刻,山中又浮出一团团白色的薄雾,在这个山头那个山腰间到处飘浮着,将一个个山峰一座座房子掩映得忽隐忽现。

看着绵绵细雨时断时续,我又想起小时候的厌烦,这个时节的我经常缺课。

那时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要么过河走公路,要么绕山走小路。山洪暴发,一条大河波浪宽,阻隔我们在两边。绕山走小路,也有好几条大沟,同样是激流滚滚,让人心惊胆战。

记得有一次要考试,突然夜里下大雨,山洪暴发,我急得直哭。父亲找来一根长竹竿,双手撑着,探着水浅水缓的地方,慢慢地挪着脚步。我爬在父亲的肩上,双手使劲搂着他的脖子,一动也不敢动。爷爷在父亲的腰里拴了一根绳子,一头紧紧地抓在他的手里。爷爷一个劲地叫父亲慢点慢点,探稳了再下脚。就这样,我趴在父亲的肩头,一步一步地被送到对岸,再跑去上学。虽然离学校只有三四公里,我却经常迟到。“巴山夜雨涨秋池”,留给我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也留给我许许多多的烦恼。

入夜,房顶上又响起了淅淅沥沥的声音,我知道“巴山夜雨”又来了。这次我却又心有余悸,别再来一场“巴山夜雨涨秋池”,让我“君问归期未有期”,把我困在了山里,耽误了行程,毕竟我的工作我的生活都已经远离这里。

巴山夜雨,充满着我的乡愁乡情和乡绪,时常走入我的梦境,让人流连让人回味。回到她的身边却又是那么烦忧那么担心,生怕她用一河洪水将我挽留,让我无法如期而归。

但是,若有时间,我还是希望能多回去听听巴山夜雨的声音。


来源:中国散文网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