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怀着对辛亥革命先驱和抗日壮士的深切缅怀,我们踏上了前往资兴市香花(今唐洞街道)石鼓村的旅程。此行的目的地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程子楷将军故居及程氏大屋、程子楷书院、程子楷墓。在这片承载着英雄过往的土地上,我们重温抗战英雄的故事,感悟硝烟中的悲壮、号角里的激昂,致敬这位民族脊梁,更立志要永远铭记与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
苍松翠柏环绕如屏,晨露凝于碑前似泪。我们首先来到程子楷书院后平顶岭山脚下程子楷烈士墓前敬献花圈。80年前的今天,抗日英烈程子楷将军安葬这里。墓地由条石砌成,四面古木参天,一块2米高的石碑上镌刻着墓碑巍然矗立,“陆军上将程子楷永垂不朽”大字力透青石。肃立瞻仰,字字千钧,英魂如岳镇山河,浩气化作长风,永贯天地。
此行中印象深刻的是程子楷书院(又名石鼓书院),它不仅是现今资兴仅存的几座古建筑之一,更是资兴北乡片唯一的公立建筑物。这座典型的中日式建筑,历经百年风雨,至今已有100年历史。连同程家大祠堂、古墓在内,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构成了保存较好的古民居群落。走进祠堂,拔贡、进士等牌坊悬挂在中央,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人文底蕴与荣耀。
程子楷将军的一生,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爱国史诗。他于1872年出生在石鼓村,字嵩山,号忍公。光绪21年,他高中进士;光绪23年(公元1897年),赴长沙朝试考为清朝拔贡,随即被任命为湖北枣阳知县。然而,在1904年,他毅然弃官,东渡日本留学,只为寻求救国兴民的本领和道路。1905年回乡省亲时,他亲自设计图纸,并捐款建造了这座书院。
程子楷书院坐落在石鼓溪旁,小桥流水,过往古树成荫,即便是六月天也凉爽清静,确实是读书的好地方。许多当地的老人都曾在此念过书,他们至今仍能回忆起程子楷将军鼓励青年好好学习、做国家有用人才的谆谆教诲。此后,程子楷还捐款修筑了从三都老街过石鼓村直通东江渡口的石板路,那条路至今犹存,见证着他对家乡的深情厚谊。
1904年东渡日本后,程子楷先后就读于东京振武学校和士官学校。在日本期间,他与黄兴、程潜、宋教仁等革命志士一同加入同盟会,并在日本江户谒见了孙中山先生,成为孙中山的战友。1909年春,程子楷学成回国,此后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爱国将领,先后投身于武昌起义、广州起义、护国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中。
广州起义失败后,袁世凯称帝,程子楷回到湖南,与程潜等组建湖南讨袁第一军,并担任第一军总司令。讨袁失败后,他再次前往日本。民国4年内战爆发,他又回国到广州,在广东成立护国军,任第一混成旅旅长兼任攻赣右翼司令,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总统府一等咨议,还因战功显赫获颁文虎嘉禾勋章。1915年护国战争爆发,他入广东肇庆护国军第二军;1917年南下广州参加护法军,任湖南总司令部清乡督办兼筹饷督办。
1937年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程子楷力主抗战,慨然出任湖南省军事参议,并三次参加湘北抗日会战。肩上有了担子,程子楷不敢懈怠,稍作安顿,就去长沙城内了解民情。他热情组织参与省城的种种抗日活动,并不顾年迈体弱,亲临岳阳、常德一带作地形地貌考察,为制订军事方案掌握第一手资料。他提出了“日军虽狡诈,但不太适应湖沼作战。以愚之见,我们在每道河岸节节阻击,消耗敌人,然后主力转入两翼山林湖沼地区,敌抵长沙外围后,再伺机围之决战。”这个方案被采纳,在会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41年12月24日,日军纠集7万余兵力,发动了第三次长沙会战,最后以失败告终。
1944年5月下旬,第四次长沙会战失利,长沙失守,衡阳沦陷,湖南大部分地区落于敌手。程子楷因之悲愤交加,失声痛哭。72岁高龄的他从耒阳撤至郴州,此时体弱多病,心情郁闷,步履艰难,不久便回到资兴。一到资兴,程子楷便给资兴县长何子伟和驻守在资兴的暂二军军长沈发藻写信,请求加紧备战,抗日御敌。程子楷召集附近村民开会,激励民众抗日,他指出,日寇势必入侵,资兴危在旦夕;并号召乡亲们自发组织起来,保卫家园,打击日军。1944年底,日军攻占郴州。1945年2月6日,日军乘势侵人资兴境内,地处资兴西北乡的程子楷故乡香花一带陷落。
程子楷与与一些乡亲遂躲入深山的中西乡木桥垅山中,饱受颠沛流离、风餐露宿之苦。时大雪纷飞,冰冻三尺,人们只得蜷缩着挤靠在坡坎下和山洞中。由于汉奸出卖引路,日军驻资兴司令部司令长官高桥敬逸得知程子楷隐居资兴乡间,便派出人员四处搜索,程子楷不幸被日军抓获。日伪胁诱并用,要他出任资兴县维持会长,并许以高官厚禄,但他始终不为所动,且用一口流利的日语痛斥日本侵略军,遂遭拘禁。
1945年2月12日半夜,程子楷被关押在一间小屋,老泪横流,忧愤交加,不能自拔。浑身是伤的他艰难地爬起来,坚定地对同关押在一起的乡亲说:“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决不当亡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程子楷慢慢地向墙角走去,悬梁自尽,时年73岁。
程子楷以身殉国后,被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1945年9月,湖南省国民政府为他在香花乡石鼓村举行国葬,时任湖南省国民政府主席程潜亲临主持,将其葬于程子楷书院后平顶岭山脚下。1950年,他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近几年,政府先后拨款300多万元,对程子楷书院和程子楷将军故居进行全面修缮。现已修旧如旧,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在这历史的遗迹中,深切感受到程子楷将军等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和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