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一天,我随家人去了一趟阔别多年的老家。
深远天空里的太阳光穿越云层的缝隙,抵达车窗上,呈现斑斓的色彩,就像我此时的心情。通往故乡的路,平坦而开阔,车子却行驶得缓慢,因为我们要一路捡拾曾经遗落的梦。
渐近故乡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熟悉而又感陌生的树林子。远远地望去,这片林子在雾霭的氤氲中清晰又朦胧,就像是记忆的印迹。茂密的林子是披在故乡身上的衣裳,年年岁岁为家乡人民遮风挡雨、守护温暖。
车子轻轻地穿过了这件衣裳,我们将要得见久违了的故乡的肌肤。
在绿树掩映的村口,我们下了车,乡亲们热情地围了上来。可以清楚地看见,岁月的风沙已侵蚀了记忆中的乡亲们的容颜,他们的笑容却始终洋溢在朴实而沧桑的脸上,仿佛花儿于一马苍茫的原野上绚烂地绽放。听乡亲们介绍说,近些年由于国家对农村扶持力度的加大,他们享受了不少优惠政策,在党的温暖关怀下,日子正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了。说完,就领着我们去看他们的新居。
只见一幢幢崭新的楼房,鳞次栉比,拔地而起,在阳光的抚慰下,显出一种堂皇富丽的美。镶嵌于楼房上的玻璃窗,也在暖阳下闪闪烁烁,像沉浸在岁月里的精灵眨着美丽的眼睛。进入楼房内部,墙壁像是能反射出人的面影,洁白无瑕,光滑如玉。敞亮的屋内空间也拓宽了人心灵的空间,令人感觉心旷神怡、疲乏顿消。顺着楼梯,爬上楼房的顶部,能俯视村庄全景,一面圆形池塘的对岸即是村庄旧址的所在。
看完了乡亲们的新居,自然想去我们童年时生活过的故居看看了。
故乡的新居与旧居之间隔着一面圆圆的池塘,因此,我们需绕过它才能到达记忆深处的那一方圣地。岸畔的草儿于微风中摇曳着曼妙的舞姿,云儿在池塘中倒映出娇美的面容。偶尔几只顽皮的水鸟闪电般掠过水面,揉皱了一池碧水,荡漾起层层涟漪,犹如时光的波纹。不经意间发现:圆形的池塘与方形的楼房那么和谐地组接一起,圆方互容,儒道互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造型,悄悄地在这儿袒示。驻足片刻,我们继续踏着细碎轻盈的步子,就像穿越时空的隧道,要来轻叩岁月的门扉,收集记忆的碎片。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我被眼前一副破败的景象所震惊:剥落的泥墙,倾圮的楼廊,一溜残损的燕巢,几声凄凉的犬吠,皆以颓废的存在状态冲击着你的视觉神经。
来到村子的中心,看见祖堂斑驳陆离的墙壁上也已爬满了粗壮的藤蔓,这极易让人产生出一种怀旧的审美情调。祖堂的正前方,是一片开阔的平地,此处倾洒了我童年时许多的欢声笑语,也隐藏了我童年时许多的快乐足迹。平地旁现已长满荒芜的杂草,让人心生苍凉的感慨,不知儿时的亲密朋友(蟋蟀、蝈蝈、萤火虫、小蜻蜓、蝴蝶儿)是否依然会在这些草丛中栖歇、嬉闹?
“这是我记忆中的故乡吗?”我怀疑自己起来。然而闪亮的阳光分明提醒我,这确实是我的故乡。
来到童年时居住的老屋地基上,看见多年前的老房子完全被拆除了,已难见残砖断瓦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一棵棵茁壮的树木以高不可攀的姿态俯瞰着大地。这些树木像是历史的见证人,见证着家乡的沧桑巨变,也像是在启示着家乡的人们:破旧才会立新,变则通,通则达;在这样的大好时代背景下,勤劳的人们一定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来。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树木本身不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吗?我忽而喜爱上这些树木了,尽管它破坏掉了我童年的许多记忆。我欣然地接受了这样的破坏。
在回忆与沉思之中,时光已悄然逃离。告别故乡时,乡亲们送我们到了路口。离别的伤感迅速地袭击了我们,但此时我们心中更多的是被温暖的幸福所占领。
携着今天这一刻的温暖,我们上了车,我再一次回望那面清澈的池塘。我想,池塘其实是一个渡口,它把故乡的人民从愚昧渡向了文明,又从贫穷渡向了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