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报道 >> 《师范生》音乐围读会举行

《师范生》音乐围读会举行

2025-07-26 15:01:18
浏览量:

7月26日,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北岳文艺出版社与重庆音乐广播承办的“《师范生》音乐围读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重庆音乐广播同步直播。

谈到作品创作动因,李燕燕说:“数十年来,不知有多少成绩优异的师范生,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教育事业。从中师生到师范大学生,历史的螺旋式上升,从来未曾改变的是为人之师的意义。作为一名1998级的师范大学生,我想写‘我们’,写这个光荣而特殊的群体,跟随‘我们’的成长,一起体悟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时代。在我的脑海里有这样一棵大树,这棵大树是我们的国家,教育是这棵大树深扎的根系,向阳而生的枝叶一面接收根系输送的养分,一面也用经过复杂转化的营养滋养大树。或许,师范生就是大树上那些茂密的枝叶。 从2023年到2024年,我一直在记录,记录这些枝叶在时代里摇曳生姿的形态,最终写成了这部《师范生》。”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沙坪坝区作协主席刘清泉认为,李燕燕在创作《师范生》的时候,注重故事和细节,使作品的可读性很强、避免了大而无当。在作品中,她写的小人物,即便再普通,也一定有代表性;她写的大群体(如师范生),即便再大众,也一定有主人公。《师范生》是对报告文学的回归与重构,最能体现非虚构写作“还原生活、保真历史”的特质。多年来,李燕燕遍查师范教育史,关注与之相关的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幼师中师高师乃至职教师资在时代流变中的命运浮沉,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小人物”,为更多小人物走出人生困境活出个人样而奔走、呐喊、鼓呼。正如《当代》杂志主编徐晨亮所言:“李燕燕的非虚构写作充满了行动力、穿透力、感染力!”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高永江说,我自己也是师范生,然后又培育师范生,所以阅读《师范生》,犹如唤醒一段共生的旅程,引发过去与现在的思考。《师范生》真实反映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师范教育精神底色的四个变化:价值坐标体系的重构、传统师德的现代表达、师生关系的变化、教师形象的变化,对我国师范教育有着生动的反映。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