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地文讯 >> “时代印记·人文回响”中沙文学沙龙在利雅得举办

“时代印记·人文回响”中沙文学沙龙在利雅得举办

2025-10-09 13:52:39
浏览量:

中沙两国作家学者在苏欧德国王大学现场交流

10月6日,以“时代印记·人文回响”为主题的中沙文学沙龙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苏欧德国王大学举行。此次活动汇聚了中沙两国知名作家、学者、官员及文化教育机构代表百余人,共同探讨文学创作中的人文精神与时代价值,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副局长赵海云在致辞中表示,中沙两国始终以文明互鉴为纽带,双方经典互译出版交流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国政府将继续大力支持此类文化交流活动,为亚洲文明互鉴与全球文化多样性贡献力量。中国对外文化政策始终秉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理念,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苏欧德国王大学校长助理乌萨马·本·艾哈迈德·加姆迪指出,近年来沙特与中国出版机构合作完成了10多个主题的作品互译,涵盖文学、文化遗产、学术专著等领域。这些努力不仅促进了中阿文化交流,也为两国青年提供了认识生活价值、培养奋斗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平台。

中国石化中东代表处总代表练铭祥表示,作为长期扎根沙特的能源企业,中国石化不仅是经济的参与者,更应是文化的沟通者。他形象地比喻道:“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文学是精神的甘露。”中国石化愿为两国人民的心灵沟通铺设文化管道,促进民心相通。

活动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沙特文化和信息部图书奖得主优素福·穆海米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教授林丰民以及沙特苏欧德国王大学人文与社科学院教授易卜拉欣·法利赫等中沙作家学者围绕作品构思、文明互鉴、社会变革与个体命运等深入对话。

麦家分享了阿拉伯经典文学作品《一千零一夜》中哈桑的故事。哈桑倾家荡产、颠沛流离前往开罗寻找财富,最终却在回到巴格达自己的家园时找到了真正的财富与自我。麦家表示,这个故事与他的作品《人生海海》中主人公上校的经历异曲同工,都讲述了人生需要经历考验与磨砺才能找到自我的主题。

穆海米德则分享了其获奖作品《气味》的创作体会。他认为哈桑的旅程不仅是对物质财富的追寻,更是对精神价值的探索。“我们手中所拥有的一切,都可能是我们真正的财富。”这句话引发了现场听众的共鸣。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教授、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会长林丰民强调,文学译介不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情感的移植和视野的拓展。每一次成功的翻译都是一次 “人文回响”的清晰传递,让不同文明在对方的镜子中看清自己、丰富自己。

此次活动由中国石化中东代表处、五洲传播出版社与苏欧德国王大学联合主办。这是中国石化继2024年在沙特苏尔坦亲王大学举办中沙文学沙龙后的第二次文化实践。通过文学这一精神纽带,中沙两国正在构建更加深入的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的桥梁。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