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杂文随笔-无图 >> 云岭大地上的天籁之音

云岭大地上的天籁之音

2024-08-20 16:35:44
浏览量:

有人说,音乐是上帝的声音。那些感恩美丽自然、歌颂人间亲情的歌谣,常常激起人们感情的共鸣。它穿越了疆域的阻隔、种族的差异和文化的界限,增进了世界各族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认识一个地方、一个民族,常常是从这个地方或这个民族的民歌开始的。那些旋律优美的民歌,始终会萦绕在我们的心头,成为我们对一个地方、一个民族最深刻的记忆。当我们耳畔响起《六口茶》《阿里山的姑娘》《小河淌水》《喜欢不喜欢都要喝》《阿佤人民唱新歌》等歌谣的时候,我们都能够说出这些歌曲出自什么地方,出自什么民族。最质朴的歌谣流淌在民歌里,最优美的情诗活跃在民歌中。可以说,在浩如烟海的民歌里面,有很多经久不衰的民歌诞生于这方水土。也让许多音乐家对云岭大地顶礼膜拜。

   在七彩云南有一张独具特色的音乐名片——刘晓耕,他淡泊名利、潜心钻研、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区采风,把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瑰宝进行整理之后散发出五光十色的光芒,他是扎根于泥土的艺农。最近在云南省大剧院上演了一场《云南的骄傲系列——晓耕交响合唱音乐会》整台演出把大剧场1300多个座位都座无虚席,很多观众甚至还买不到票,有的乐迷是千里迢迢专程从上海、广东、深圳、珠海、广西赶来现场。我也在想是什么样的魅力使得这场高雅的音乐会,能让男女老幼都青睐有加?当我小心翼翼地轻轻翻开节目单的时候,我被深深地震撼了。17首曲目每一首都耐人寻味,这些歌都是出自词坛大腕陈小奇、黄尧、卢云生、杨晓萍、蒋明初之手。

   整台音乐会在《春之萌》拉开了序幕,作品创作于90年代初。有傣族的元素在里面,从轻盈、柔美中抽出豪壮与激越,甚至悲剧的情怀,还民族永远萌动着、只争朝夕的愿望;《崴萨啰》在傣族传统的民间歌曲中,常常在段落结尾处用虚词“崴啰” (如此、这般的含义)来表达。《崴萨啰》是感叹词,意思是:欢乐、神奇、美丽、如人间天堂一样。这首合唱作品的创作灵感(包括标题)来自傣族的民间音乐元素和风土人情。传统的傣族音乐多是平稳、柔和的,但这部作品恰恰相反:起伏跌宕,变化多样,植入了更多新的音乐元素,让人有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云南的花灯歌舞中,有一个词叫“崴花灯”在这里的“崴”指的是跳舞的意思。在傣族传统民歌中,通常把“萨啰”这个词来收尾,作曲家把这两个词重组的时候,便产生了这首新的民族母语合唱《崴萨啰》。作品最早是为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闭幕式而创作的舞蹈音乐,后经过云南著名词作家卢云生老师填词,取名叫《爱做梦的高原》。20多年过去了,不同版本的《崴萨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这就是民族母语合唱的魅力所在;《走进美丽,走进神奇》“走过多少神奇的山/走过多少秀美的江/走进这一方山水/才找到梦中的彩云乡……”歌词中提及的“彩云乡”,是昆明市嵩明县阿子营乡。因阿子营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所以在古代被称为“彩云乡”。这首歌运用了石林撒尼彝族的音乐元素,使作品更具有青春活力。这些曲目,无论是《海鸥老人》、还是《秋千》抑或是《普米汉子》尽管风格迥异,但是都令人回味无穷。特别是《一窝雀》,是流传于红河地区彝族民歌《西厢坝子一窝雀》为素材,加入现代作曲技法大胆创新,运用现代美学观念和环保现实意义重新创作并演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感,表现了一个美丽家园失而复得的场面。作曲家充分运用西洋多声乐写作技法与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相结合的演唱手法来构思作品,将内心深处对民族音乐的澎湃激情倾注其中,在传承民族民间音乐的同时利用现代作曲技法将其发展,使作品中真正体现出艺术创作“融汇中西”的精髓。用独特的音乐语言,独特的创作方式展示了当代云南音乐特有的神韵;《哦然》是1980年,作曲家第一次踏上景颇山采风,正好遇上了景颇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目瑙纵歌”。是景颇族在一场古老的祭祀活动中最响亮、最震撼的呐喊,力图表达一种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回归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诉求。强烈的节奏与复调的织体不断变化,仿佛诉说着:跟着太阳脚步走,总有光明在前头!对景颇族开疆拓土的敬仰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歌颂;《水之祭》是90年代初为音乐电视片《水之祭——泼水节的传说》写的一首主题歌。著名作家黄尧对傣族文化有很深的研究,其中“水的歌唱了多少年/水的弦弹断多少情/弹断多少缘……”将傣族对水的依恋、对水的崇拜达到了极致。结尾处“生命的水在流淌/圣洁的水在回旋/多少年多少代/多少山多少海/水的歌/水的梦……”这就是傣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精神依托;《我的红土高原》这首歌抒发了词曲作家对“黄土高原”的眷恋之情。歌曲运用大小调转调等创作手法赋予了作品生命力。歌词与曲调的相互融合、互相衬托做到了诗中有曲、曲中有诗。就如艾青诗歌里面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要驾驭好这首歌非常难,必须要有深厚的音乐修养、审美情操和乐理的娴熟掌握,歌唱家桂坤轻车熟路地把这首大气磅礴的歌曲演唱下来;如果说《我的红土高原》犹如一幅百看不厌的油画,那么《流不尽的瑞丽江》就是描摹瑞丽的巨幅国画。“流不尽的瑞丽江/你的源头在何方/在古老的贝叶里/你流成经卷一张张/在广姆的尖塔上/你摇成铃声一串串/在傣家的水井里……”歌词非常好,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贝叶是运载傣族历史文化走向光明的一片神。自古以来,傣族所有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全靠一片片贝叶记录世代相传,傣族人民把贝叶视为全民族的宝贵财富加以保护。并且在歌词中出现了“广姆”一词,这是德宏州境内的傣族信仰小乘佛教,村村寨寨多建缅寺与佛塔,在芒市地区,最有名的位于芒市西约6公里的风平乡耸立的一座金碧辉煌的佛塔,它就是闻名遐迩的风平佛塔,当地傣族称为“广姆”。风平佛塔是德宏州的名胜古迹之一,建筑构思新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是傣族小乘佛教建筑中的一件珍品。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倘若是词作家黄尧先生没有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县三台乡做了三年的插队“知青”的宝贵人生经历,他是写不了这首歌词。《祝福云南》是作曲家众多作品中难得使用现代技法较少的作品。但正是这种简洁更凸显了作曲家对云岭大地的深情厚谊。三次转调的运用,就是作曲家心中对云南深切的祝福而无法抑制的情感迸发。尾声的《心的家园》白族女高音歌唱家董娴的作词,真可谓是如椽巨笔“我的思念飞跃山巅/我的期盼穿越时间/我曾走遍道路万千/我的故园梦绕魂牵/我的童年梦里重现/我的心间彩云蓝天/我心不泯写满挂牵/看着相见夜夜无眠/家在呼唤啊千万遍/岁岁年年啊痴情不变/那是心里爱得诗篇/点点抒写着思念绵绵……”加上晓耕教授大气磅礴的作曲,这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他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和信仰。是个人精神生活的载体,也是人们寻求内心平静、宁静和满足感的地方。

   这台演出是非常成功,也深深地打动了在场观众的心弦。采用交响+合唱的方式,从多维度回顾了刘晓耕教授半个世纪的求索历程。有了青年指挥家胡星宇的执棒指挥,特邀云南本土歌唱艺术家杨丽霞、高翎雁、董娴、阿普萨萨、侯焜、朱敏、拉伯阿新、李化羽、高姜玥、李维真等人高亢嘹亮的演唱,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精彩演奏、云南艺术学院青年合唱团深入人心的演绎,音色美得如一汪清泉,清清凌凌,优美之极。昆明官渡区东华二小“阿杰鲁”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用少数民族语言娴熟的演唱了《秋千》和《山寨狂歌》,也让乐迷们感受到了晓耕音乐母语合唱创作风格的魅力,也展示了孩子们用音乐传承少数民族母语,使得谢幕时候观众都久久不愿离开剧场。

   德艺双馨的国家一级作曲家刘晓耕教授成果丰硕,早在2006年就已经是云南省文学艺术“四个一批”人才。尽管他在云南艺术学院退了休,但是他非常繁忙。辅导坡芽歌书合唱团和扶持文艺新人殚精竭虑,培养了一群年轻有为,能够独立作曲、编曲制作的后起之秀。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他们家,子承父业的刘晔多次受邀参与好莱坞电影音乐创作。为陈凯歌的电影《淑贞》担任作曲,为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长城》设计中国乐器方案......聆听刘氏父子的音乐很多年了,才疏学浅却又不自量力的我,多次请教刘晓耕教授关于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相关知识,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我解疑释惑,从来都不摆艺术名家大师的“架子”。特别是在我37岁,经历了人生命运的跌宕起伏。他为我作词的《青年阿瑞》作曲一分钱的劳务费都没有收我的,我们全家都是铭记于心。在这篇拙文收笔之际,我要祝福刘晓耕教授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出更多的精品力作。也把我对晓耕音乐工作室的这种情结运用楚雄彝族阿乖佬山歌作为衬词回馈恩师。

晓耕音乐顶呱呱——阿乖佬

德艺双馨人人夸——仁义啰

子承父业非常好——阿乖佬

男女老幼敬仰他——仁义啰

台下乐迷献红花——阿乖佬

问候一声你好哇——仁义啰

老倌听了变十九——阿乖佬

老奶听了变十八——仁义啰

——欣赏《云南的骄傲系列——晓耕交响合唱音乐会》
来源:中国散文网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