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书香日,追忆母亲泪涟涟。母亲去世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是她的音容笑貌却一直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母亲叮嘱我努力读书学习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
母亲齐冬梅,生于1931年12月,籍贯南阳市内乡县。她的一生是曲折而艰辛的一生。母亲出生于大户人家,是该县读过私塾的少有的几个女生之一。去县城赶集时,邻居的妇女们由于不认识字,常常拉上母亲做伴。解放后,母亲还给解放军部队当过一段时间教员。
后来,斗争大地主,母亲的前夫去世。改嫁我的父亲后,生育我们弟兄三人,我们仨相继上学,父亲常年体弱多病,家中只有母亲一个劳动力。寒冬腊月,深更半夜,母亲只身在公路边搂树叶;盛夏烈日,酷暑难耐,母亲独自在玉米地里除草施肥.。无论母亲怎么辛苦,家里的收入都是全村最低的,生活十分艰辛。
我们居住的是个小村。小时候,我们常常要到几里外的邻村看电影。每次回家,无论时间多么晚,母亲总是让我给她讲故事情节。母亲听得津津有味,我也乐此不疲。同时,这也锻炼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上初中时,为增强学生记忆力,班主任李照业老师经常让我们背诵语文和英语课文,我常常是背诵得最快的一个,而且还到临班的课堂做背诵演示。这也养成了我的读书习惯。
冬夏放假期间,赶着羊群的我,网兜里总装着一本书,以便随时可以阅读学习。冬日的一个下午,我好不容易借了一本《奇袭白虎团》小说,邻居催要,半天时间,竟读完了三四百页,而且故事情节,历历在目!
由于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我被保送进了全市的最高学府——灵宝一高就读。上高二时,父亲因病去世了,仿佛家中的天塌了下来。但是,母亲坚定地鼓励我:“春,别害怕。家里再穷,我也要供你上学。”
上学期间,同学们有的将新书借给我读,有的资助我几斤粮票,有的借给我几分钱团费,我都记忆犹新。感恩每一个帮助、鼓励、支持我的人。
我在开封上学时,母亲已经病得一瘸一拐,常常赶不上羊群。为了供我上学,她忍着病痛,拄着木棍,缠着羊腿,仍艰难地放羊。为了母亲的身体,放暑假时,我毅然卖掉了心爱的奶羊。为此,我们母子吵了一架,这也是唯一的一次和母亲争吵。
上班后,我读书学习的习惯一直没有中断。刚参加工作时,工资比较低。有时,为了买一本好书,自己宁肯饿肚子也要积攒钱。想起好的故事情节,或有好的创作灵感,往往凌晨两三点钟,我披衣起床,在本子上记录下来是常有的事。
2020年的春节是特殊的春节。应女儿女婿邀请,我们两亲家和孩子们齐聚武汉,准备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武汉按下“暂停键”。我们六个大人被迫挤在100余平方的小房子里,宅家生活了85天。
其间,吃饭、睡觉、打扑克成为每天的“三部曲”,读书、创作、练太极成了我的“必修课”。我通读完了《曾国藩全集》,而且用手中的笔,不断撰写诗歌、散文,讴歌逆行者的“天使白”“橄榄绿”,讴歌抗疫一线的志愿者,讴歌我们伟大的党和祖国。我先后在各类报纸杂志和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8篇,并获得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证书。同年,加入三门峡市作家协会。
2021年春节,学习强国刊发“过年征文”启事,我创作的《特殊的春节》《别样的春节礼品》先后在“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和全国平台刊发,并收到了北京市华夏电影发行公司寄来的特别礼品——装帧典雅的紫铜色记事本、三脚架日历、挂式建党100周年纪念历各一份。原来是全国“学习强国”平台委托该公司给优秀作者发放的文创纪念品,这是最珍贵的春节精神食粮。
2022年7月,三门峡市作为全国唯一的一个地级市,参加“和全国政协委员一起读书”活动。我有幸参加,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读书机遇。在“和全国政协委员一起读书”第五单元组线上读书活动中,我认真听讲、深入思考、积极发言,16期发言被简报全部刊发;2次受邀,分别为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郑筱筠女士、中国科学院樊杰博士主持读书活动,有幸结识了两位学识渊博、平易近人、谦逊低调的大家学者,也开创了河南省县级政协委员主持“和全国政协委员一起读书”活动的先河。
读书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也陪伴我不断成长。我也将母亲的话转告女儿:“书是最好的老师!”后来,女儿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到武汉市工作。让“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成为我们的家训,代代相传!沐浴全民读书的氛围,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让华夏大地弥漫书香,携手打造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