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最喜欢到姨奶奶家去玩,虽然老式的三间瓦房,却有一间专门用来绘画,别看她年纪大,但绘起画来行云流水,笔下生花。我长大后才知道她原在东台市工艺美术厂当发绣画师。企业改制下岗后就专门在家为绣娘们提供发绣画稿。
为探民间发绣独特的艺术魅力,春节过后,姨奶奶带我参观东台市天工发绣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该厂区位于台城鼓楼西路,那天雪花纷飞,天寒地冻。但车间内却温暖如春,热火朝天。一排排绣娘坐在整齐的绷架前飞针走线,龙飞凤舞,娴熟地刺绣着各自的产品。有单面绣,也有双面绣。有绣富贵牡丹的,有绣仕女浣纱的,有绣梅兰菊竹的,更有几人一起绣的百鹤迎春等。这些发绣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尤其是那百鹤图,有两张方桌大,双面绣,百鹤举止各异,有在天空自由翱翔的,有在地上展翅待飞的,有栖息枝头鸣叫的,有站立水中觅食的,有在母亲身旁嗷嗷待哺的。我仿佛置身在千姿百态的鹤群中,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欣赏着百鹤的婀娜多姿,美不胜收。
突然,姨奶奶的话让我从发绣艺术的陶醉中惊醒。她微笑着向我介绍说:这就是“天工”公司的负责人,也是发绣非遗传承人之一的丁老板。并向他介绍了我们的来意。这位60多岁的慈祥大叔,带咱走进他的办公室,落座后,就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起东台发绣的前世今生。唐宋年间,东台西溪古镇的民间信女,剪下自己的辫发,绣成观音佛像,朝日焚香膜拜。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发绣作品不断改进和创新。坚持用少女长发的初心不变,在颜色上从单一的黑白灰黄向多元色发展,通过环保染发,最多颜色达86种;在题材上从宗教佛像向多元化发展,人物山水、飞禽走兽、亭台楼阁应有尽有;在针法上从单一的直针平针向多样化发展,集四大名绣针法之长,补古针法之短,运用平、滚、施、套、接、切、扣、虚、实等数十多种针法,形成独特的发绣工艺体系,一枝独秀地发展在东台大地上。1980年,东台市工艺美术厂的单面绣“清明上河图”长卷被国家博物馆馆藏。2016年东台市天工发绣有限公司的发绣“姑苏繁华图”取材于清代苏州城内的繁华场景,青砖碧瓦,小桥流水,街道商贾,遨游仕女,临窗书生,算命道士,农耕女织,全图绣有各不相同的三千多人,上万幢房屋,数百种小桥,好一派安居乐业,热闹非凡的繁华景色。图长16.8米,宽0.42米,20多名绣娘历时一年多精心刺绣,细心装裱。该发绣价值100多万元,被入选上海吉尼斯大全,同年被扬州大运河博物馆馆藏。“天工牌”发绣先后有50个品种在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举办的全国工艺品精品评比中荣获金奖。去年,“天工”企业被江苏省政府认定为老字号企业。全市发绣企业数百家,从业人员达到二千多人,成为东台的城市名片。
我不解地向丁老板问道:东台发绣独特的艺术魅力体现在哪儿?他笑着说:东台发绣之所以有她的独特魅力,一是她的原料独特,其他名绣用的丝线,该线色泽鲜艳,而发丝的色泽偏暗,绣的画面色彩宜人,柔和度和仿真度高于丝线。二是面料独特,全部选用塔天绸,经久耐用,高档大气。三是针法独特,最多针法达50多种,环环相扣,清新儒雅。四是工艺独特,其他绣品用的线在四至九股,绣的图案较粗。发绣却是千丝入画,针迹细腻。五是耐腐独特,发丝柔韧耐腐,几千年都不腐不烂。六是边框木质独特,选用上等红木、紫檀木等优质木材做边框,经久耐用,美观大方。七是文化底蕴独特,选用范仲淹、海春轩塔、七仙女、新四军东进等当地人文特色创作发绣新品。通过七个方面的独特文化和工艺,形成了东台发绣的独特艺术魅力,赢得市场青睐。
从“天工”公司出来,大雪已将城市银装素裹,我的思绪就像这漫天飞舞的雪花,思索万千。今天对发绣这门独特民间艺术的学习使我清醒地认识到,民间艺术的传承不仅是几个传承人的事,全社会都要增强传承意识,宣传传承,支持传承,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艺术魅力才能永驻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