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四川峨眉山,少不了要看猴子。
资料记载:峨眉山的猴子有个学名,叫藏猕猴。由于它们尾巴只有6—10厘米,因此也叫“短尾猴”。而游客喜欢它们调皮可爱,又叫它们灵猴。
2010年初夏,我们来到峨眉山下。
峨眉镇宾馆的老板娘郑重其事地告诫我们:“上峨眉山,一定要提防猴子抢劫。这猴子啊,除了抢你的挎包袋子,还抢女人!“不过,”老板娘缓了一口气说,“也没啥子要紧的,上山买一根竹杖拿在手中就没事了。”
导游讲的并不一样。导游介绍,峨眉山的灵猴可分三类:一为强盗猴,二为流氓猴,三为文明猴。他告诉我们,猴子抢劫是为吃而来,只要你不加害于它,它会与人为善的。
第二天,我们怀着期盼、兴奋又忐忑不安的心情登上峨眉山。
我们5点20分坐公交车到达山下万年寺车场。购门票后,我们又坐上旅游专车,沿着曲折的公路往山顶进发。车到半山,天已大亮,四周云遮雾绕,四、五十米开外便看不见东西了。
上午8时许,车子在海拔2430米的雷洞坪停下。大家步行3华里到接引殿,然后坐索道上金顶。导游交待,山顶气温很低,在这里要租借棉大衣御寒。另外,最好每人购买一根竹杖,防止猴子打劫。
导游补充说,灵猴除了害怕竹棍子,还怕山上的僧人。
“为什么怕僧人呢?”有人问。
导游说:“千百年来,猴子常去寺庙偷食供品,视僧人为衣食父母,因此敬畏僧人。”
导游一边带我们拾级而上,一边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1935年,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在峨眉山办了个“军官培训团”,闲暇下来,游兴大发,便独自一人往山上走,随从远远跟在后面。走过一线天后,忽然路边窜出一群猴子,蹦跳着向他围拢过来。蒋大吃一惊,顿时头冒冷汗。惊惶之下,他仍然不忘风度,掏出手绢抹了一把汗。这时,那群不速之客忽的一哄而散。蒋介石倒是纳闷了。“各位朋友知道其中的奥妙吗?”导游笑问。
一游客答:“猴子以为总裁要掏手枪。”
“不对!”导游摇摇头,“标准答案是,蒋介石脱掉帽子,露出光头,那些猴子以为是它们的衣食父母,当然不敢冒犯啦。”
大家哈哈大笑,气氛活跃起来。有人东张西望,希望路边也跳出几只猴子来玩玩。遗憾的是,一路上竟无猴问津。大概猴哥们还在睡懒觉罢。
9点到达金顶,先看银殿,即卧云庵;后看铜殿,即华藏寺;最后我们围着高达48米的十方普贤大佛走了一圈。由于漫天大雾,只好于11点开始下山。
没想到,在返回雷洞坪的途中,灵猴终于出现了。只见路旁数十米长的护栏上,几乎每一个树桩上都蹲着一只毛脸雷公嘴,眼睛紧紧地盯住游人。
人们小心翼翼地从猴子身旁走过,生怕触犯这些“山大王”。突然有人惊呼:“我的包!”寻声望去,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跌跌撞撞地往路边追,而一只大猴子拎着一个塑料袋灵巧地翻过了栏杆。栏杆外只有一、两米的空地,过去一点就是万丈深渊。小伙子只好站住了。
大猴子撕开塑料袋,把一些物品扔下深谷,把饼干、桔子掏出来,旁若无人地大吃起来。
“在这里活动的是些强盗猴,”导游说,“我们还是去生态野生猴区吧,那里才是文明猴的领地。”
导游讲的“生态野生猴区”指的是从一线天到洪椿坪那一带。我们坐旅游车回到万年寺,再从万年寺往西走约10公里到清音阁,清音阁过去就是著名的一线天了。
所谓一线天,其实是白云峡中一段长约130米的绝壁。
下午3时许,转过一线天,路边警示牌多了起来。游人几乎人手一根“金箍棒”。我想:当年吴承恩说不定也来过峨眉山,不然,他怎么会为孙猴子想出这么一种武器?
峡谷渐宽,前面传来喧闹声,生态猴区到了。
果然好一个猴区,桥上走着猴,树上爬着猴,路边蹲着猴,水里游着猴。猴和人凑在一起,人和猴闹成一堆。
妻子战战兢兢地踏上索桥,被一只大猴子跳过来拦住了去路,吓得立马站住。有人丢了一把玉米,那猴子连忙转身去捡。妻子乘机侧身而过。走完一段索桥,来到一座亭子下。只见一只大母猴抱着一只小猴,坐在那里喂奶。大母猴脸色红红的,两眼直瞪着我们。它发现我用相机瞄准它的小宝贝,便不情愿地别转身,捧着小猴的屁股往高处爬去。
在另一处栈道上,一只毛茸茸的小猴子爬上栏杆,大方地让我照相,不时用前爪挠挠腰背上的毛。这小猴很可爱,两颗眼珠像黑葡萄似的,滴溜溜地转。它一会瞅瞅我,一会歪着头看看我妻子,突然它一只前爪搭在我妻子肩上,接着又缩回去,好像在试探。我看妻子似乎要躲,赶紧小声说:“别动,别动,看它干什么?”说话间,那小家伙一纵身便跳到我妻子右肩上。
妻子吓了一跳,一动也不敢动。那小猴把妻子的头发翻来拨去,似乎在找虱子呢。小猴翻了一阵没有翻到什么,突然,做了一个谁也没料到的动作。它竟然嘟着嘴在妻子额上亲了一下,并且从妻子脸上慢慢往下亲。这可把我吓坏了,我想一巴掌把它打下来,又怕它发怒抓人。
女管理员说“没事没事”,还说,连她都没见过猴子这种举动,不知道它从哪学来的。
还好,小猴亲了一会便离开了。我却不自在了:明明是人家在表示与人类亲近,我居然还想打它呢。
不觉红日西坠,飞鸟归林。
离开峨眉山时,我们买了一个毛茸茸的玩具小猴。我们决定要把灵猴的灵气带回家。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网专栏作家,聘书编号ZL-ZJ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