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知道千年帝都长安,那可是名声显赫、誉满全球的啊。自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园十世纪中叶,有十二个王朝在此建都,秦始皇八年(前239),以“长久平安”吉语取名长安。元代在长安设安西路意为安定西北。明洪武二年(1369)三月,徐达大将军到此,设西安府,便改名为西安。但是否晓得江南有个西安?唐咸通间(860—870)称西安,他坐不改名行不改姓,直到1912年,国民政府要他隐姓埋名,才叫衢县。何以衢为名?恐非因山。《禹贡》中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洲、雍州,何不以山岳命之?看现省名,有几位代言山水,只是以山水之宜定方位与地界。边关重镇、百座文化名城大多示祈盼,北平、西安、东固、南宁,云南保山名永昌,南国重关由山名鸡陵关改镇南关。唐在浙置州时是杭、湖、越、婺、处、睦、海、衢8州,无山名。衢州当以地理优势同三越达九路命名。
说到同名同姓,不觉想到一则调侃,李梦阳出任江西巡抚,遇到位同名秀才,便信口吟联:“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秀才不假思索对答:“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吾亦无忌。”虽说此无忌非彼无忌,可他们的才思敏捷实乃相如。那么南北两个西安有什么相如?
先问问祖宗吧。北西安翘指炫耀:“你游览过半坡遗址吗?我的老祖宗写下六千年文明史,源远流长啊!我还有西周都城镐京呐。”南西安拍拍胸脯:“我老祖宗留下建德人牙,留下青碓遗址夹炭红陶器,还有荷花山的稻作遗存比七千年的河姆渡文明还早两千年!相传,金衢盆地在周代有个姑蔑部落王国。如此,南北西安可算是同庚啦。算不算山高水远?再说,禹王从会稽到湘江时,在衢江畔鹿鸣山下歇过夜,三山村还有明代平水王庙。”
再看看城墙,北西安的城墙始建于汉,唐代长安皇城则西移择址另建,明洪武时在唐城基础上修筑,高12米,内是黄土分层夯筑,底层用石灰、土和糯米混合夯打,外包砌青砖,城墙外有城壕。南西安在东吴赤乌时,孙权下诏各郡县修城廓,于是在峥嵘山四周筑土城。唐武德四年,据唐崔耿《女楼记》,“衢之城在龟山峥嵘岭上”,或会加固府城。北宋方腊起义损坏城垣,次年知州高至临在钱镠王时稍作拓展的基础上再度扩建。或许还有从众心理所致,钱镠王时初建的婺州城在宣和四年扩建至周5000米,唐神功三年初建的梅城,在宋宣和三年建为梅花形城碟,安徽寿县古城墙也是宋代重建的。就扩建修筑,之后有水摧战毁,但都马上抢修,保存至今。城东、南、北有城濠引水,西面水亭门,小西门则临江屹立,虽高七八米,连江岸约有二十米,煞是雄伟。墙体是用条形石垒叠,坚实的很。南北西安城墙上都有雉堞和城楼,楼堞相辉,十分壮丽,城门之外又包以月城,更增添防御能力。若从江中东望朝京门,看画栋朝飞曦彩,朱栏夜挹蟾暉,望楼阁行鲸背而风浪不惊,仰玉虹插天之势。是忍不住扼腕惊叹的。
北西安城南有双塔凌云,那是建于唐初期的大、小雁塔,两塔平面都是方形。大雁塔七层楼阁,高64米,可从盘道攀梯登塔。小雁塔13层43米高,密檐式塔身显得形体秀丽美观。南西安高耸三座塔,如鼎立三足,支撑着城市的安全。天王塔是楼阁式砖塔,六面七层38米高,南朝梁天监时(502—519)造,比雁塔约早150年。铁塔和铜塔是明朝万历(1600年前后)问世的,都是八面七层,每层腰檐有角梁翘挂风铃。铁塔屹立在西北角,铜塔雄踞于西南8米高的城墙台基上。这种纯铁纯铜的塔是罕见的,用铜铁的沉重镇江护城,大有固若金汤之感。
南北西安都有钟楼鼓楼对峙。北西安两座楼约出生在1380年,相当魁梧,个高30多米,都是重檐式木构。每层施有斗拱装饰。基座全用青砖砌筑,高约8米,宽近40米。鼓楼是长方形,钟楼是正方形。南西安的二座楼晚200来年问世,是为防卫,昏旦警则弗失其时,守望严则有备无患。楼为三层楼阁,厚石垒基,四面有券门。南北两西安楼上都安放钟鼓,南西安的铜钟重1.5吨。衢州钟楼虽不威武魁梧,可它声名远扬。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衢州三怪”就说到钟楼里有独角怪,青面獠牙,口大如盆,眼大如球,夜里有人经过,必追捕食之。门神尉迟恭为使黎民安居乐业,决心收拾三个孽障。二郎神告诉门神:“独角兽是老魁星的硃笔精,县学塘白布怪是观音的腰带精,鸭怪是王母瑶池的老鸭精,靠山都很硬,奈何不了的,只有请精怪的主人援臂。”尉迟恭一一登门拜访,借得三件宝物。摇摇魁星的笔筒,独角怪乖乖进宫,甩甩观音扫帚,腰带怪慢慢卷成一团,举举王母的发罩,老鸭精默默趴下。收拾钟楼独角兽还有一说,济公到衢,夜临观察举扇生风,唯有一烛不灭,他甩帽套住,此后平安无事。
三怪故事还给衢州带来一份殊荣。1959年秋,毛泽东主席从庐山返京,途经金衢盆地,见右方有烟囱就问是什么厂。江华回答:“那就是你要陈云抓的衢州化肥厂,原来是荒丘又是血吸虫区。”毛主席感叹地说:“唉,血吸虫,又一个怪物。”列车停在金华郊外,毛主席问陪同人员是否知道《衢州三怪》和胡公大帝,胡公大帝还有人能答,三怪则不清楚了。毛主席讲完三怪故事,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我们要降妖灭怪,为民除害,才能国泰民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重要啊!
衢州钟楼还有个传说。楼上原来有两个钟,一有火灾,两钟会自动对撞报警。当年。北门外浮石潭的鲤鱼成精,它跳出水面多高,水就会涨高多少,钟楼一带首当其冲。一日鲤鱼精兴风作怪,两块浮石你跳我蹦,总想镇住鱼精,但身体太沉,弹跳不高。一个铜钟出手相助,飞出楼去盘旋潭上,见鱼精头露水面,重重落下,把鱼精永远压在潭底。另一口钟坚守岗位到1942年,却被日军抢劫到东瀛,至今未能回家定居。虽是钟去楼空,然而,不管你是否见过铜钟,经过楼下,心房都会激荡当当之声,洪亮而又低沉,激越而又悲怆。当然,这神奇的故事是市民编讲的,教育大家时刻警惕火灾、水灾、旱灾三大祸害,保证平平安安。
南北两西安,最为相似的是天生的区域形象,它们的西、北、东皆环江水,北西安是八水缠绕,南西安是九龙汇水。城在环抱的盆地里,真可谓双龙戏珠,也可喻水是城市双肩的披肩,或说挂在城市脖上的护身符。这是城镇与村庄选址的共性所致,几乎都在曲水岸线环抱的岸上建村设镇的。另外,两个西安城内河的产生也如一模所铸。北西安的曲江是引大峪水入皇渠。两岸宫殿连绵,楼阁起伏,菰葱青翠,细柳如烟。三月三,九月九,达官显贵的画船轻摇,笙歌酒香漫江。南西安的水系,利用地势的高差,引烂柯山石室堰的水进城。泱泱清水,钻过城南的西水门和魁星水门,兵分两路,分别从东、西穿城北上。虽然没有渭川千竹的豪迈,夹岸也无桃花源那鲜美芳草,但濠之内外皆植杨柳,不失有小家碧玉的典雅。不论是东河还是西渠,水深2米,四时不竭。小舟小筏,穿过一座座石拱桥,走南闯北。城北隅有几万平方米的菱湖,水明如镜,为岸上的别墅园林拍照,背驮小舟木桨穿梭于柳丝荷莲之中。曲池是热闹非凡,菱湖是静谧悠闲。
南北两西安都是水哺育成长的,水灵灵、娇滴滴、身柔柔、情绵绵,好一个花季年华,好一个水中仙子。因为黄土高原河流枯水期较多,江南的雨多,地下水丰富,这天时地利让府城也有敢与帝王之都比美的地方。哈哈。
昔日的水乡古镇有个特征,沿河的房屋总喜欢两脚伸到水中成吊楼,衢州也然。西城墙下通广路长千余米,宽五六米,有十来条陡峭的石梯连接河岸码头,每条石梯有数十个石阶级。码头身后各石梯之间,高耸着数百根木柱,长长短短、粗粗细细、密密疏疏,他们撑起一排临江悬空的纯木结构吊楼。记得吊楼门对城墙,开窗面江。二层较多,底层作店面,二层住宿。住户从事“过塘行”(转运业)和航运相关的服务行业。大南门吊桥旁也有一片店铺吊楼,这些木屋后半部分有柱子立南濠中顶着,底层仿佛贴着水面,和乌镇那一溜水上房屋模样很像。
旧时悬练百丈的苏姥瀑布,濑势奔腾,雪浪银涛。瀑下岩石裂变为二,不论微波轻荡,还是浊浪铺地,两石块总如浮漂水面,故叫浮石潭。而且夹岸橙黄橘绿,芳草野花,煞是美哉!如今东边塔底建电站,水位提高,从浮石潭和双港口,碧水盈盈,湖的面积和杭州西湖差不多。两岸的大片湿地,春风袅袅,绿竹扶疏,青草茵茵,桃红灼灼,杨柳依依,紫燕双双,黄莺恰恰。夏日池塘,蜻蜓戏荷,鸳鸯拨水,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秋雨潇潇,金橘繁如星,落叶似彩蝶,菊傲寒霜,蝉鸣枯草,江亭举杯,暗香盈袖。北风急行,梅花似雪,阁挑晓月,寒江独钓。泛舟湖上,白天是船在云中行,夜晚是江清月近人,忧乐皆忘。
壮哉!西安。美哉!西安。
南北两西安的城池,酷似同胞兄弟。难道是因为陕西华阴杨炯在南西安当过县令?难道是由于白居易从南西安走进北西安?难道是杨、白参与两西安的城市设计?非也。唐时的衢城虽有云为户部尚书刘文静倡建、秦府护军尉迟恭监造,但属借托。时,刘率领新置的陕东道行台,新官上任不放三把火而巡衢州?到9月,刘与弟文起一同被高宗处死。魂绕衢州也不可建。尉迟恭则在武德三年降秦王李世民。当时,李渊与世民父子有隙,又皇子间不和,国朝刚立,战事仍频。武德五年,剿灭窦建德、王世充两部,六年又败刘愚闼等大军;九年又策动玄武门之变,尉迟恭哪有分身法涉足衢州?北西安筑城的主持人是著名工匠阎立德。他出生在工艺世家,善制宫廷用物,尤长于建筑。唐太宗、唐高宗都要请他监造土木工程,由少匠、大匠司空,升到工部尚书。永徽五年(654),他率四五万工匠修建长安城,东西宽9千米,南北长7.5千米,周长35千米,近正方形。使长安成为唐代世界第一大都市。他还监造大船500艘,供唐太宗渡渤海征辽。
嗬!北西安城诞生早而得名迟,南西安城出世迟却早获其名。若排长幼,愁煞翰林。别管这些,反正人生相聚,若遇同姓,必言五百年前是一家,若遇同名同姓,更是千年修来的缘分,珍惜这缘。天南地北共婵娟,一样情,手牵手朝前走,走向更美丽更富裕的岁月。北安定,南平安,四方安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