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你,世界上最美的颜色是啥?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答案……如果我说出我喜欢的颜色,相信所有的人都会改变他们的看法。
学过地理的人们都知道,在我们的地球形成之初,是没有任何生命的,就像今天的火星和月球一样。那是因为大气中没有适合生命存在的重要气体——氧气,随着地球上小草、树木、海藻等绿色植物出现后,绿色植物中的叶绿素同太阳光发生光合作用,大气和海洋中就充满了氧气,地球上就出现了能够呼吸的生物,最先出现的是海洋中的鱼和陆地上无脊椎动物和有脊椎动物,海洋中的生物进化到岸上,从而催生了陆地生物,从低等到灵长类,从而催生了人类的诞生,人逐渐进化成万物的主宰,地球的主人。而这一切的源泉就是那一抹的绿色。
我们无法知道世界上的第一片绿色是在哪里形成的,但是都知道如果地球上没有了绿色,人类就会走向毁灭,也许火星的今天就是地球的明天。要延续人类的生命和文明的火种,世界上不能没有绿色,可是谁在行动呢?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被联合国命名为“地球卫士奖”和“地球生命奖”的塞罕坝林场。
塞罕坝是我国在60年代为了根治“风沙紧逼北京城”的恶劣形势而建设的人工林场。国家林业部从祖国各地抽调369人的专业化队伍,开启了在荒漠造林的拓荒之路。通过几代人的勇于奉献,终于建成存林面积115.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036.8万立方米,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的人工林场。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据中国绿化白皮书记载,2012~2021年,中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中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森林蓄积量达到194.93亿立方米,是全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自2000年以来,中国始终是全球“增绿”的主力军,全球新增绿地面积中1/4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在全球森林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无数的中国人,让森林在中华大地上舒展。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新增的森林面积甚至超过两个法国的面积。中国持续开展的荒漠化治理工作,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的趋势,实现了“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
绿色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国家的发展大局中,从“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从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中逐步提炼出来的。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协调是发展的路径,开放是发展的方式,共享是发展的目的,绿色才是发展的本色。全球气候变暖促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绿色经济发展。绿色金融、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科技……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和加速器。在这方面中国已经遥遥领先。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31.6%,并一跃成为世界上新能源汽车第一出口大国;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构成全世界最长和全世界最快的高速铁路网;特高压长距离输电技术世界领先,中国标准让西方刮目相看;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地热发电、核能发电正逐步替代火力发电,联合国专家乐观估计中国将提前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绿色发展既是我国的承诺,也是我们的目标。
绿色在世界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延续下来,并成为世界唯一的文明古国,有其必然的自然因素。消失的文明原因各不相同。古埃及将自然资源没用于扩大其经济和人口规模而是浪费于种种非生产性活动上。基于虚无的来世观念,埃及人不仅修造了金字塔一类的巨大建筑、制作了大量昂贵的木乃伊,还维系了一个庞大的寄生性的祭司阶层,并对西亚和尼罗河上游的穷兵黩武。最终因国力衰退,面对外敌入侵完全丧失了应战的能力,只能任凭后发文明将其吞噬。古巴比伦由于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导致对耕地和木材的需求增大,于是开荒伐林,改森林为农田;没有森林起固定水土作用,国土开始出现沙化、水土流失等,而农田也逐渐变为沙漠。水土大量流失,耕地急剧下降,农田不足自然造成粮食不足,粮食不足便又造成了国家的内乱,国家内乱自然使国力衰退。退林为耕这在农耕社会是致命打击,也是古巴比伦文明消失的根本原因。古印度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印度河床的改道、地震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水灾对古城造成不可弥补的破坏,此外,河水的泛滥,沙漠的侵害,海水的后退引起生态的巨大变化。可以这样说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三大文明的消失都与对森林滥砍滥伐、过度放牧和使用水源、不重视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不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了人类的明天和地球的未来,我们都要为地球的外衣添上一片绿色,不论是城乡的绿地还是居民的住所,让我们都热爱大自然最美的绿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