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天下闻名,西湖如诗,西湖如梦,然而,天下西湖多矣!据苏东坡讲“天下西湖三十六”,但据更早的《西湖志》记载,全国最初有48处湖泊被称为“西湖”,特别是苏东坡这位大文豪,似乎他生性就偏爱西湖,凡是他的足迹所到之处,简直是无一不有西湖,因此,后人也就有了“东坡过处有西湖”之说。然而世事沧桑,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还有多少西湖可供人们游览呢?
多年前,杭州搞了一个“西湖博览会”,活动的组织者对历史上的西湖和现存西湖进行了大规模调查,据说现存的“西湖”仍有二十余处,可惜这个资料笔者没能拿到。但笔者也是一个旅游爱好者,经过笔者的探查,也找到了十多处现存的西湖,这些西湖应该仍是“黎民百姓”目前仍可赏游的上乘休闲之地,主要有:广东的惠州西湖,安徽颍州(阜阳)西湖,扬州的瘦西湖,兰州的小西湖等。其他如湖北天门、浙江建德、沈阳、昆明、海口、河南许昌、四川新都等地都有西湖,只不过这些西湖,有的是近年来才恢复的,有的就是在公园里开挖的一个人工湖罢了。
西湖虽多,然而古人云“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在杭州!”的确,杭州西湖以她姣美的容颜、悠久的文化渊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不容置疑地成为了这众多西湖的“龙头老大”。
古人还说:“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看来,在名声上惠州西湖要算是仅次于杭州西湖的“西湖第二”了!那末惠州西湖又是凭什么与杭州西湖“并驾齐驱”的呢?清朝杭州名士戴熙说过:“西湖各有妙,此(惠湖)以曲折胜”,诚然,湖有曲折,的确难得,但仅仅凭一个“曲折”,惠州西湖就能在众多西湖中脱颖而出吗?非也!
历史上能和杭州西湖并列的还有一个西湖,那就是安徽颍州(阜阳)西湖,它和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并称为中国三大西湖,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诗:“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与罗浮”,说的正是这三大西湖。然而这三个西湖出名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它们都曾经是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居住过的地方。如在惠州,苏东坡曾在此谪居3年,留下了小妾朝云之墓,留下了六如亭(亦称还魂亭),留下了他在惠州捐建的一条苏堤和两座名桥(西新桥、东新桥)。所以直到今天,惠州西湖同样也有苏堤玩月、孤山胜迹、花港观鱼等与杭州西湖名字雷同的景点名称。
由此看来,文化是旅游胜地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了,颖州西湖就是范例!
颖州西湖,又称汝阴西湖,位于现在的安徽省阜阳市,阜阳古称颍州,是古代颍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四水汇流处。明代《正德颍州志》载:(颍州)西湖“长十里,广三里,水深莫测,广袤相齐”。《大清一统志》云:“颍州西湖闻名天下,亭台之胜,觞咏之繁,可与杭州西湖媲美。”诚然,颍州西湖确实是景色宜人,但它的出名又怎能不是千百文人墨客前去吟诗作画“炒”出来的呢?
正像前文所说,苏东坡到过颖州,1091年他在颍州当了半年的颖州知府,就是在那短短的几个月里,他引水疏浚了颖州西湖,并写诗70多首来赞美它。如著名诗句:“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诗中他无意中把颖州西湖和杭州西湖“相提并论”了,可见他对颍州西湖的喜爱!还有最终老死在颖州的欧阳修,此君更是酷爱颖州西湖,他是65岁“退休”后自己要求到颍州定居的,他写了60多首诗来赞美颖州西湖,如诗曰:“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不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那种发自肺腑的真爱,读罢令人扼腕称道。然而令人感慨的是,后来颍州西湖由于黄河泛滥被泥沙填平了,先前那些诗中的美景,早已荡然无存,虽然近年当地新修了一汪碧水取而代之,可惜声名不扬。
其实当今中国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西”湖,那就是扬州瘦西湖。扬州瘦西湖名声不可谓不大,据说在六朝时即为游览胜地,历代名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孟浩然、王渔洋等都曾在此留下过足迹。可惜苏东坡没有去过,因此古时名声不大,它能称之为湖,也只能是在18世纪以后。它原是蜀岗山水流入运河的一段自然河道。最初不过是长河如练,后经整治,建园造林,才逐步形成风景秀丽的湖上风光。且由于它位于扬州西部,湖面瘦长,故名“瘦西湖”。瘦西湖清幽娟秀,“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长堤春柳”,和“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堤旁水边,五桥亭下,桃李灼灼争春,柳丝纤纤拂面,如烟如云,衬托出了一个“烟花三月”的好扬州。
再往下搜寻呢?还有,如四川富顺有一个西湖,县志上明确记载“天下西湖三十六,富顺西湖列第七”,这第七究竟是谁封的?能否服众?又如许昌,说“天下西湖三十六,许州西湖在其中”,这“其中”又是第几?据说许昌西湖成于东汉年间,但不大,苏轼在杭州做官时,曾致书州官赵德邻,建议将许州的西湖更名为小西湖。可见许昌真的有一古西湖啊!
如今,众多古代曾经名噪一时的“西湖”,正被当地政府恢复和整修之中,各地的西湖到底能排第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保护环境”,让“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等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烙上官印,才能使我们人类一代比一代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