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元旦以来,古城有一座刚刚完成修缮的民居引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而且赞誉声如潮。对于网上的报道点击率更是一度达到爆棚,为何一座只有近千平方米的民居能受到如此青睐!
名人居位于潮州城区下东平路305号。距离国家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的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广济桥、被誉为“潮州木雕一绝”的己略黄公祠、中国四大开元寺之一的潮州开元镇国禅寺、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筑群以至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广济门楼只有几百米。名人居占地近千平方米,始建于民国。该宅大门向西,建筑形式有别于潮州传统的建筑格局,庭园类别为侧庭形式。
名人居祟尚意境,通过建筑、池水、花木所组成的景色与空间,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在空间处理上也颇具特色:在进入庭园之前,要先过一段窄小的过道,视线被正前方的建筑和围墙所阻挡。当通过洞门,随着视线的转移,可见左边呈现一个开阔的庭院,右边侧是一个水庭,两庭中间有八角厅和檐廊相连,空间互相映衬。在八角厅屋面上设有天台,可踏露天蹬道而上,登上台,可俯视两个庭园景色,水庭内面积较小,但桥亭山池,花木一应俱全,布局幽雅紧凑。这种空间组合相当灵活,不受轴线几何图形的约束,随着地形或环境的变化,创造出各种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覌。
名人居庭园中的石景,堆叠成山,洞壑曲折,随势摆设,甚是得体,栩栩如生,神釆透彻,多姿多态,匠意横生,不但增加了庭园的自然情趣和层次感,又创造了庭园的悠美感。
此宅本地有一句俗话:侯饶黄。
饶指的是国家汉学大师饶宗熙的父亲饶锷。饶锷字纯钩,自号纯庵,别号纯园居士,1891年生。自少笃志于学,稍长便游学四方,曾跋涉三千余里“探禹穴之故圩,扬秦火之灰尘”。1909年参加了陈去病、柳亚子等在苏州创立的反清文学团体“南社”,与南社巨子高吹万相友善。他于上海政法学校毕业后,始返潮州,一度任《粤南报》主编和任教于省立二师(韩山师院)。他素以振故学为职志,于乡邦文献尤为眷注。秉性不幕浮华,不近荣利,自题“抱丛残以补佚,将闭户而草玄”,表现了与时流异趣的耿介情操,乃清末民初潮州有代表性的一代学者。
饶老先生癖爱书,当其爱而未得时,常会千方搜购,家藏典籍达十万余卷,藏书之楼名“天啸楼”,经常“发楼上藏书而耽玩之”,“尽日夜哦诵”;并对藏书加以整理,“丹铅雠校”,辑有《天啸楼书目》二册。其藏书之多,为粤东之冠。
“宁遗世以全我真”。其居处辟有占地不及亩的园圃,名叫“纯园”,常与同辈友朋,博阅豪吟其间。壬申(1932年)元月,与当时著名文友石铭吾等觞集唱酬于该园盟鸥榭,并成立了“壬社”诗社,他被推举为社长。谁料天有不测风云,是年六月,竞沉疴不起,溘然长逝,时人无不惋惜。石铭吾代表壬社社友送了挽联云:“一代文章托吾子,九重泉路尽交期”。可见学界对他的倚重和痛悼。
饶老先生平生致力于考古之学,且擅诗文词章,谙熟佛典。述作已成书者有《王右军年谱》、《西湖山志》、《佛国记疏证》、《饶氏家谱》、《慈禧宫词》等。唯晚年所辑《潮州艺文志》未完稿而卒,其长子宗熙其时年十六岁,为完成父志,遂着手旁搜博釆,订讹被缺,历数载而成,使该志得以完整问世,成为后人探研潮州文化学术史的重要文献。另饶老先生在世时所作的诗古文辞,亦经宗熙先生编定发行,名为《天啸楼集》。
天啸楼,始建于1926年;莼园1929年动工,翌年落成,均为饶锷先生所建。少年时代的饶宗熙,在园内的天啸楼中博览群书并开始他的经史研学之路。
黄是指泰国华侨黄景云。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成为莼园的新主人。黄天兴侨批馆也搬进宅营业。
黄景云(1916一1986年),潮州籍旅泰华侨,泰国著名谜家和文化侨领,有泰国“谜坛泰斗”之誉。1939年,参加泰京文隐深处谜学研究社,后因从商曾离谜坛很长一段时间。六十年代中期,重组文隐深处谜学社,并任社长。此外还曾担任泰国潮安同乡会理事长,泰国潮州会馆文艺部主任;1968年,以泰国潮州会馆执行委员的身份发起成立泰国潮州会馆灯谜组,任主任。此后,多次主持泰国全国性的灯谜会猜活动和对外交流,不遗余力推广谜学,弘扬国粹。1982年,他为庆祝泰国建都两百周年而在潮州会馆主持的灯谜会猜活动,被列入泰国国家文献。先生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曾先后二次受到泰皇的嘉奖和授勋。国学大师饶宗熙先生也赞黄先生语云:“笃好文事,尤长于灯谜,运思密栗,机智过人。”1979年,黄先生编著出版有个人灯谜专辑《松庐谜话》。
名人居2011年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在发展挖掘旅游资源时,认为名人居很有特色,是得到了两位名人的呵护,历经近百年的仓桑仍能够完整的保留下来。做为一处对外展示的窗口具有特殊的意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集专家进行研究,制订出修旧如旧,保持其原有的风貌特色,终于修缮完成投入使用。
名人居让外来游客增加了一个了解潮州文化的窗口,也为外来客人增加一个了解潮州文化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