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以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圣人孔子语,后读《道德经》为老子句。说也奇巧,儿子三岁时,我带他河边沙滩上游玩……他把鞋子脱掉,装满沙子,当我捡起鞋,感到很沉重,便倒出一块石头,这奇石与他的小鞋一模一样大小,其色如肤,形成足弓,故取名《足印石》,人生就这样开始远游了。也许受到童心的感染。一天,我在天河桥上吹笛,无意中跳出一个欢快旋律。那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我立即记成谱,并加上抒情板。前奏为流水声伴鸟鸣,接着欢乐的小快板出现66123232,323212166,63363676,1132343,6111763,611176(这里不好打谱,暂用数字代表),后改编成《天河曲》。
一日李书记邀请我参观他的“旅游门票收藏馆”,并拿出签名簿叫我题字,我写了一句“足不出户游天下”。他笑着说很满意。但千里远行,还得开步足下,知行要合一哟!我退休后计划每年出游两次。真正让我“江南行”,还得上海民族乐团著名竹笛演奏家俞逊发吹奏的《苗岭的早晨》《汇流》《姑苏行》,其演奏水准很高,那笛声动听美啊!我曾经想过拜访他,可惜大师驾鹤仙去了。欣赏大师的仙乐,让我陶醉入美妙梦境中:两神仙在天桥上吹笛箫……这就是我要寻找的大美天音啊!梦醒后作了一首《仙乐》“一日梦见洞箫声,两仙骑在龙凤顶,一根竹管两头吹,醒后绘制双箫笛。”我真做了一管,觉得很神奇。
这一段蜻蜓点水,换个镜头描写。我参观“上海国际乐器博览会”,那中外各种乐器简直海了(我买了一张天音牌古琴)。并观看了各种文艺表演,一位女古筝演奏家弹奏《高山流水》仿佛身心洗礼了一般,她那抚琴的姿势(指法)气质多美!我观看了一整天,因就近旅社人员已满,便乘坐大客到远处住宿。我打开旅游地图,发现“上海鲁迅纪念馆”就在附近不远,便叫了出租车,司机问“先生去哪?”我说了去向。哪知司机说“毛主席评价鲁迅,给了他三个伟大。”我点头笑了笑。司机停在一个巷子路口,指着说“往里走就是了!”我参观后总结了6条体会,其中一条,鲁迅先生在生命的最后,还在抱病为遇难的战友编辑《海上述林》并说过一句“赶紧做”。我在纪念馆看到一组柜台,放着一个精美腰牌,上面就刻写着“赶紧做”。为了留个念,我买了几本书,一本《阿Q正传》,一本《鲁迅画传》,都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版(外面难见到)。看完后我都捐送给图书馆。——你想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就要卸掉身上过多的包袱。
下一站到杭州铜岭桥“鸣声笛箫社”,即丁小林家订制了一套笛子。我在离开前,丁厂长送我一支F调笛和《中国竹笛》杂志(书名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陆春龄大师题写)。我在该杂志发表过一首《神笛·鸟鸣曲》。我采用旧体《诗经》风格,开首几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著名竹笛,铜岭桥乡。到此一游,名不虚传”。我订制了AGFEDC调套笛并刻上自撰的文字,我看过刻字设备,先在电脑上把程序编好,再把竹笛放置在设备上定位。A调刻“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给了我新的生命”。我认为喜欢音乐等于多活了一辈子。G调刻“竹笛故乡铜岭桥,鸣声美妙技艺高”。铜岭桥为中国江南著名竹笛之乡,其竹笛文化艺术氛围很浓厚。他们先从上海制笛名家周林生、俞逊发等大师学得吹笛制笛的手艺,师傅曾对弟子们说“学笛先学做人”。在那一片青山翠绿的竹林里生长着毛竹、紫竹、苦竹,为制笛的上等好材料。一种根竹制作南箫也很好,我试着吹过,音色浑厚,手感沉稳。我还去了制笛名家黄卫东“竹韵笛箫厂”其名为俞逊发大师题写,并曾被聘为该厂顾问。F调刻“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这句话为鲁迅先生语。我以为无论做什么事,如能达到这“三美”的境界,那就算完美的人生了。E调刻“神扇一摇计在胸,空楼弹琴懿兵穷”。我到隆中参观后作过一首诗《卧龙》的其中一句。三国丞相诸葛亮在紧急关头,上城楼弹琴吓退十万司马懿重兵,这空城计唱得真可谓千古绝响。D调刻“借得板桥墨竹图,游过余杭到扬州”。郑板桥喜爱竹又好种竹,他画的竹最传神,为扬州八怪之首。C调刻上“达摩一苇渡江东,佛光普照吾心中”。佛祖达摩从天竺东渡到中原嵩山少林寺传教。以及我自制的《双箫笛》,并刻上“天音阁主袁竹人,琴瑟和鸣度众生”。天音阁为笔者书室名(竹人为艺名)。
——我背着笛箱比较重,就近走到清河坊街,这里的建筑一派清代风格,古色古香。大多为小二楼,上面仓库或休闲,下面商铺经营各种文玩。我看到一个牌子“东宝笛庄”,繁书字体遒劲,为陆春龄教授题写。庄主人叫陈东宝,看着很有修养。我征得他同意在门前留影。陈老师问我何来?我说湖南湘江。他拿出笛子吹了一段《春到湘江》,感到很亲切。在店内挂着一幅字“江南乐坛奇才”,这是谱写过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主题歌曲的著名音乐家王立平先生题书。随后我走到西湖后面赏光,这时天色已晚,那美景真难以描述,我用一首《月映西湖》表达“月映西湖明如镜,投石划破湖中影。一个陶醉梦惊醒,石落湖底月更明。”这首诗配上画后意境更美。我耳边仿佛出现了《西湖春晓》《春江花月夜》那优美动听的旋律。
我又背着笛箱去苏州城。先到苏州民族乐器一厂参观“乐器收藏馆”“丝绸博物馆”,以及江南水乡周庄。无论你是走在路上,还是乘坐篷船游玩,或者站在小桥流水旁,好像都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中。听说苏州园林先前请画家绘出图样,再找工匠们精心打造,难怪苏州园林这么美,她是画中的仙境啊!导游说,你们可自由活动,到时指定地点集合。我转着转着几分恍惚,发现一个景点,咦?这不是“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唐寅)吗?演员在舞台上唱戏呀。戏曲影片《三笑》《唐伯虎点秋香》,我看过多少回,虽然有些虚构,但仍反映出当时风貌。我征得他们同意,与演员们合了一张影,总算了了不虚此行。下次准备去贵州苗寨领略风土人情,看看毛主席曾经领导红军四渡赤水。
我登上游船,船主人便问“在这良辰美景,能吹一曲吗?”我站在船头用C调大笛演奏《姑苏行》,游客们欢喜,感到身临其境。大家都知道,收入《唐诗三百首》,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吗?《全唐诗》收入他50余首。我游观“寒山寺”,在近旁一个千年大钟,用碗口粗木槌敲击,只要你交点费用,就可以上去敲三下,我亲自体验了一回。真可谓“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虽然张继去洛阳科考中进士,但是在铨选里落第。他做过管理财经的小官。这首《枫桥夜泊》让一座古城增添了光彩。在枫桥边不远处,立着一座诗人张继的铜铸像,导游说“你们摸一摸他的右手食指,可接点才(财)气。”很多游客都摸过,我也乘兴摸了一下,摩挲得油光锃亮的。我相信,你接收了正能量,一定会走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