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拾得周末半日闲,与先生漫游在玉环湖绿道上。
出了小桥流水草木葱茏的自家小区,没走几步,我们便站在玉环湖绿道上了。玉环湖有三个杭州西湖那么大,它从海上长堤、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一路过来,在此仍然依偎在绿道身旁,开阔,坦荡,以波澜不惊的姿态抵达远处的山那边。与它,若心有灵犀,它打开的不仅是人的视野,更是人的心胸,就像水之湄的萋萋芳草,其慰藉人心的,也同样不只是它的绿意盎然。那些青草,或排着狭长的队列步入水深处,或密密层层聚拢于岸边。一行白鹭掠过湖面,宾至如归,安闲地栖息于青草上边,它们细长的腿纹丝不动,就这么悠悠然伫立着……它们让我想起了在漩门湾湿地专注觅食的黑脸琵鹭、白头鹤,想起了那日船游玉环湖遇见的一对东方白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里的绝美画面,在浙江玉环完美呈现。至今,漩门湾已记录到野生鸟类27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鸟类1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7种。走在湖边,不用争渡,就会惊起一摊摊鸥鹭。
遐想中,我如白鹭般伫立着。先生已按捺不住脚步了。他说,绿道的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一样的。固然,许多东西看似不变其实都在变。他还真想把绿道每一瞬间的美都装进自己的手机里。当然,那是不可能的。绿道太丰富,脚步太匆匆。他常笑话我,每到一处,都要发呆好久,当然他是懂我的,这些发呆的时光,是我内心极为幸福的时光。正如现在,当我转过身,往北,面对着红与黑两条并肩远去的跑道时,我的内心是向上的,清明而喜悦的。鲜亮的跑道,刺激着我的感官,让我振奋,可我又偏偏看不到尽头,只见它们或以直线或以S形,跃过小桥奔向大桥,仿佛要无限延伸下去的样子,大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气概,如是气概,燃起了我奔跑的激情和探寻的欲望;可是跑道两侧,无数的树、丰茂的草和各色的花竟是那样宽阔多层次地铺展着,它们与一直追随到底的玉环湖相互辉映,这盛大的青绿与柔和的水又让我的心一下子宁静下来,毫无疑问,只要我愿意,我可以随时停在绿道的任何一个角落里,舒舒服服地做上一梦。而对于“梦着”与“醒着”,“奔跑”与“休憩”, 玉环湖绿道它能神奇地予人种种的平衡,走在尘世中的人啊,又多么需要这样的平衡。
就如我们,走着跑着,跑着累着,便歇在一大片的金鸡菊前了。金鸡菊紧挨在绿道旁,一簇簇鲜明的金黄,参差,烂漫,是我钟爱的野菊花的模样,有自由之身心的野菊花,其个性也是烂漫的。先生显然也被花吸引了。他俯身花丛,时而将一朵花蕊、一片花海作主角,时而将它们当配角,在镜头的变幻中陶醉着,他选了个好角度,邀我与花合影,而我却被湖边传来的歌声吸引住了。
原来金鸡菊外边,是非常缓和的十几级台阶,台阶两边长着葱郁的小草和叫不出名儿的野花。下了台阶见一亭,亭前左拐,向前数米,有莲花池,池上有亭。离了亭,绕过曲曲折折的栏杆,又见莲池又见亭,此亭临着玉环湖,亭旁有芦竹,有高高的粉色美人蕉,亭中坐一人,“曲曲阑干曲曲池”,人在绿道深深处。一袭布衣,平民的声喉,唱得忘我。一个人的舞台,一个人的世界,在别人谱写的歌曲里,演绎着自己的悲欢。
那人继续高歌,我们接着北行,行过绿道上别致的艺术馆、博物馆、图书馆,跑过漩门二桥三桥,经过一片片树林,一直往北至“水之乐活”广场,广场四周曲径通幽,花木深深。我们当即从跑道上撤了下来,“快”已让我们错过景致无数了。慢点,再慢点,踱进广场西侧,过草地,走栈道,只觉眼前更加豁亮了,绵延的马鞭草恰在湖边,与我们撞了个满怀。紫色的马鞭草,我在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看过多次。那个31.48平方公里的滨海湿地,婉约秀美,又粗犷大气。大海湖泊、繁花绿树、沙洲滩涂……繁衍生息了各类野生动植物。飞鸟翔集中,有茫茫芦苇荡“扬花飞雪”、有十里荷塘清幽娇妍、有百亩油菜花蜂飞蝶舞……更有千朵万朵千亩万亩聚集而来的虞美人、郁金香、马鞭草等,那个壮观那个气势没得说,而这边的马鞭草,虽然没有那么大的规模,却因为临水而仙气非凡,挨着它,我仿佛在享受着柯兹的那曲《宁静的湖泊》。一株株马鞭草,从根部独立出来,高挑,疏朗,清瘦,薄薄的紫花,轻盈优雅,安静地开在玉环湖畔,我们来,它们如此,我们不来,它们亦如此,它们,是自己的王。
马鞭草的附近,有好多人在拍照,有几人在劳作。三位老姐姐在拔杂草,原以为是绿化公司雇的小工,没想到是自愿来保护绿道的义工,让我不禁想起玉环湖上的环保志愿者,想起漩门湾湿地的爱鸟护鸟人。听到“真不容易”的赞叹,她们抬头一笑,那笑容绽放着,犹如湖边盛开的波斯菊,我不禁为之动容。
别过三位老姐姐,我们继续向北偏西方向行进,此时夕阳已经织好了霓裳羽衣,悄悄地把它晾在绿道上空了。跟着先生的镜头,蓦抬头,才见那条黑溜溜的跑道不知什么时候与它的“红兄”小别,踏着夕阳的脚步,与高低错落的草木一起,逶迤着去到了“天尽头”。“天尽头”蓝色的天幕中,飘动着朵朵金色的云,它们投射的光晕,让草木更见幽绿了,而那些浅蓝的、玫红的、淡紫的花儿朦胧着,像喝了小酒,我对先生说:“你镜头里的花都带着醉态的。”先生笑了。“是你醉了。”他的话音刚落,我听到身旁的一女士在顾自惊叹:“真是仙境。”“前面的‘网红亭’更是仙境呢!”先生低语。先生对自然之美的感知,一直有着天赐的灵性。果然,此时赶赴“网红亭”,时间正好,方向正对,万里云彩万里天,裸呈于眼前。天宫霓裳,谁能画谁能写?玉环湖干脆用它那“高清摄像头”将其“拍”了下来,晚霞仙子便欢畅地在湖里舞动起来,天界人间因此绮丽一片。
舍不得作别西天的云彩,夜幕却已经降临。许多夜钓爱好者陆续而至,开启他们的惬意时光。夜钓之处左侧是分水山大桥,前方是乐清湾大桥,夜钓者像大坐标系上一个个安稳的点,他们端坐湖边,如入定的老僧。他们钓的只是鱼吗?或者干脆所钓非鱼?其中就有一位老哥,他喜欢这儿,有时甚至不觉闲坐到天亮,钓到的那几条鱼全都放回湖里去了的。老哥也是绿道一景。玉环湖绿道,无论之于谁,都能妥妥地安顿他的身心。绿色生态人景交融,每一眼都是一帧画。而这里,无疑只是一个极小极小的点,于玉环于咱们美丽的祖国,如此这般生态文明的鸿篇巨制,正让人惊艳地一页页打开,一如东海潮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