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杂文随笔-无图 >> 承德 逐绿而行

承德 逐绿而行

2024-08-20 16:01:38
浏览量:

办公室案头放着一本装帧精美的书籍《承德古树名木》,闲暇时总是爱翻阅。据书中记载,承德市有百年以上的单株古树3319棵,其中树龄最长的有800多年,古树群32个、169216株。市绿化委员会历时四年野外调查,搜集整理了全市大量的古树资源信息和历史人文资料,查清了承德古树名木“本底”资源,让古树名木在承德大地持续焕发绿色瑰宝的风采。看着每一棵古树,都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映射出承德人爱绿植绿护绿的传奇,翻看一页页古树图谱,似乎听到承德人逐绿而行的铿锵脚步。

在承德大地,最早有史料记载的是清代的两处非常有名的原始森林。一处是木兰围场,这里很早就是一个天然名苑,森林茂盛,水草也非常的充沛,为不少的禽类和兽类提供了很好的生活环境,所以也被称作是“千里松林”,康熙时被选定为木兰秋狝的皇家猎苑。另一处是兴隆,顺治帝确定了皇家陵寝的所在地,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清东陵”。随后为了确保陵寝的风水不被破坏,清政府又将清东陵以北的2500平方公里划为“后龙”禁区,昌瑞山以北的兴隆县大部分境域被划为“后龙风水”禁地。清政府将百姓进行了迁移,禁止一切砍伐和农耕活动,长时间的封禁,使后龙区域成为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

但随着清朝没落、开围放垦、无序采伐,承德原始森林资源逐渐消亡。日本占领承德十多年时间,大肆掠夺森林资源,砍伐森林,纵火烧山,森林资源再次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原始森林荡然无存。承德到建国时仅存残破次生林314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5.8%,呈现出“抬头望山秃,低头见河干,山地脱皮下河川,冲走沿河万亩田,大风一起难睁眼,一把柴火跑遍山”的破败景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百废待兴。当时虽然经济极度困难,但是承德积极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的号召,采取以工代赈、粮食补助、林业股票、公私合作等形式造林。当时,国家没有一分钱投入,全靠群众艰苦奋斗、投工投劳。据一位老林业人回忆,1951年承德曾评选出6名绿化模范,每人奖励一头牛,可见当时对绿化的重视,绿化决心之大。

这之后几十年,承德一直坚持向绿而生,逐绿而行,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垦荒植绿无怨无悔,承德绿色面积不断扩大。

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建立。刚刚40岁的王尚海当时是承德地区农业局局长,组织上动员他去任职。他是抗战时期的游击队长,后来曾担任围场第一任县委书记,经历了多少年战争的艰苦环境,一家人刚刚在城市里过上舒适生活,但他没有丝毫犹豫,像是要奔赴新的战场,立刻交了房子,带着老婆孩子上了坝。于是,他成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那年秋天,来自18个省市区、24所大中专院校,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369名创业者满怀激情,迎着滚滚寒流,在白雪皑皑的塞罕坝吹响了“向荒山要树”的战斗号角。1964年,承德二中陈彦娴和其他5名女同学放弃高考,毅然决然奔赴高寒塞罕坝造林,抒写了一个“六女上坝”的绿色传奇故事。

现如今塞罕坝140万亩的森林,如果把人工林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12圈。这是用塞罕坝人几代人的努力,用他们青春和汗水换来的,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托出的塞罕坝,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同年,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被联合国授予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2021年8月23日~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视察承德,并指出“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同年,塞罕坝林场再次摘得联合国荣誉——“土地生命奖”。

市林业局一位多年从事绿色宣传的同志说:“其实在承德农村,都有种树的习惯,还有很多造林育林护林的普普通通的默默奉献者,也涌现出了一批矢志不渝绿化荒山的模范人物。”

在隆化县,有一位著名的绿化典型郑淑芳,被赞誉为“山的女儿、树的母亲”,30多年来义务植树40多万棵,30多年,她在山和家之间来去奔走,走过了相当于三个长征的路程,把隆化县闹海营村大黑沟3000多亩荒山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色宝库。围场二地村全国造林模范董庆祖孙三代数十年造林不止,在北曼甸荒山上造林180公顷。还有一个典型代表独臂农民范文志,他只有一支左臂,只用了不到8年的时间,他却在连“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隆化县茅茨路村北沟垴创造了绿化1800亩荒山的奇迹,被誉为“独臂硬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2023年10月,承德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据中国林科院测算,承德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高达2891.35亿元,成功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其中全市拥有干果经济林总面积856万亩,总产量105万吨,兴隆、宽城、平泉、承德县都已经成为闻名全国的板栗之乡、山楂之乡、山杏之乡、苹果之乡。依托森林资源相继建成兴隆山、滦平白草洼、丰宁“七彩森林”等康养基地,发展了森林康养、森林瑜伽、森林人家、林家乐等森林旅游产业,推行林中小屋、林中滑雪、林中洗肺等运动养生体验,提供丰富的林果、林药、林菌、山野菜等林业产品,让好山水育出好产品,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近年来,承德又应势破题解题,竞逐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承德县孟家庄村主动邀请中国节能协会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估专家对全村资源环境、能源消耗、村民生活习惯等进行调研,探究全村的“碳足迹”,制定碳中和规划,打响了村集体助力中国如期实现碳中和的全国第一枪。走低“碳”路,当卖“碳”翁,为全国生态资源优势村如何端好绿水青山“金饭碗”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新路子。承德建立了全市林业碳汇资源数据库,持续扩大承德用能权交易市场份额。据有关专家预测,待国家市场开放后,碳汇交易价格和成交量将大幅度提升,承德碳汇市场潜力巨大。

如今承德大地,拥有3556万亩广袤森林,占京津冀区域的40%,是名副其实的华北绿肺、天然氧吧。拥抱绿色已经成为承德人的重要基因,爱绿植绿护绿的绿色理念代代薪传。绿色也正在成为承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各地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绿色,是春天的标志,生命的歌者,和谐的希望。新征程上,承德将继续逐绿前行,一定会以更绿色的发展方式、生活方式,让承德绿水青山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来源:中国散文网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