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枣阳城的东南八十里地,有座神秘莫测的圣龙山,仅那原一千三百年鼎盛香火的天池寿,那至今千年不枯的天池,不知演绎出多少千古传奇,本文将为你揭示一个世界之迷。
圣龙山下烟生云,林深山幽好避秦
山东道远不思蜀,王子乐为桃源人
资山的孙氏家族来自何方?这乃一个真实的传奇故事:就是圣龙山天池寺明靖难年间远道来了三个游方和尚,后来为主的那位还俗成了孙氏家族的一始祖。这故事的真实性历来无人怀疑,因为它有具体时间,有真实人物,有真实地点,这确属一段世间真情,实实在在是一桩人间奇遇!至于故事的主人公是何许人?这家族一直以“隐”字当先,几百年来真相都是一个谜,故而称作“谜案”。有人质疑“此人乃帝”,因为这可找到人证和物证,人证就是随主人来的另两位是太监,主人还俗后两太监继续替主修行,且死后又陪葬于主人墓地;这实实在在的两座“太监墓”的存在,可作不可推翻的物证。这太监是什么人才配拥有?除了“帝”谁还能有太监相随?又根据时间推测,此帝正是明成祖朱棣苦苦追寻的建文皇帝。这物证一直存在近六百年,一九八八年因栽橘子树才被挖掉,据说出土的有明代墓砖及佛珠。原白水村书记胡全学亲历此事,曾带过张承明会长考察过此事,这也是人证。
在《枣阳县志》(民国版)记载的一段话,上句是“天池寺……昔有天池禅师驻锡于此……”接着下句是“邑庠生孙远寿《天池寺记略》云,远祖古峰公靖难兵起以山东道员弃官归隐于此”。意思是孙家的远祖在靖难兵起时从别处以山东道员这身份弃官逃到天池寺避难,后来还俗成了孙氏始祖。这句话的意思很值得掰扯掰扯。“靖难”就是朱棣篡位,而“山东道员”是一个地级小官。这样一个小官怕什么呢?还“弃官”逃难?还不远千里来此?那时朱棣可是要的朱允炆的命呀!再者有太监相随的人能是一般人吗?因此人们质疑此人正是建文帝!
再者修志人从《天池寺记略》这篇文章中独摘此句载于志,何意?上句是“天池禅师驻锡于此”,下句便是“山东道员弃官归隐于此”!一座寺庙收留几个云游和尚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将其载于志书正说明这和尚不平常。说明天池寺先后曾收留了两位神秘人物,放在一起岂不是留给后人细细品味这后一神秘人物到底乃何方神圣也?其实将后段话稍改两字就明白了:“员”从音改“远”,“官”从形改“宫”,就成了“靖难兵起以山东道远弃宫归隐于此”了,这样就再明白不过了,“以”在这里就是“自或从”的意思。原来这位古峰公乃是因靖难兵起自此山东远道舍弃皇宫而来此隐避逃生的神秘人物啊,除了“帝”还有谁?还有那一“员”字也十分巧妙,员加“氵”成涢,涢去“氵”成员,这就暗示了是经“涢水”舍水登山而至的啊!
《天池寺记略》的作者孙远寿乃一秀才,根据孙家祠堂字辈“甲第长开远”的“远”字推算乃孙氏第十八世孙。此文应写于清末,文中也许仍然在隐晦地讲述此事,想说又不明说。直到上世纪之初清帝退位,民国建立,此事的真相才大规模地公之于众,那人正是朱允炆!此事在资山地区才达到妇孺皆知的程度,言孙氏家族乃朱元璋后代的传闻传得沸沸扬扬,笔者便是那个年代获得信息留存于脑中的。但后来到上世纪中叶以后一系列的运动又将真相淹没了。
孙家有一不可辩驳的物证是一幅本人的墨宝画轴,我的上辈人见过:一幅卷轴画,画上是一个人撑着一只小船图,图上题有一篇自传简历,相传这是始祖留给后人的亲笔,明示是千里迢迢驾小舟而至。这画收藏者只在特殊情况下方拿出让族人一见。这才是孙氏家族秘传的真正证据,但这一物证恐怕是早已灰飞烟灭了!笔者有一乳名叫“撑儿”,这是因为小儿出生前姑奶奶做了一梦:一个人撑着小船送来一个婴儿,故而起了此“贵人送子”之名。这位姑奶奶一定是见过这幅画才夜有所思的。以上都是我少年时姑妈告诉我的。
这段离奇的故事要从六百年前说起,就因太子早逝,朱元璋死后将皇位越级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其封在北京为藩王的儿子老四朱棣不高兴了,便起兵争夺侄子的皇位。史称“靖难之役”。原本一藩王的兵力怎能敌得过一国之兵力?说去说来还怨这位新皇帝太仁慈,与叔叔兵刃相见却下令兵将们“不要伤了叔叔性命”!从而使叔叔几次逃生。而叔叔却一点也不领情,一意要夺侄儿皇位!要知道皇位之争历代有之,父子兄弟互相残杀,最终才“胜者为王”。翻开历史,史上子弑父,母杀子,兄弟相残的例子比比皆是。要想当皇帝就必须有“无毒不丈夫”的毒气,这位侄儿缺的就是这股毒气,因此也就不是当皇帝的料。争了四年,侄儿还是败下阵来。叔叔围了皇宫,侄儿万般无奈,为免受辱,一把火点了皇宫,只想在烈火中永生,一了百了。
这侄儿有26个叔叔,他们都在干什么呢?原来这些叔叔除了几个早夭的,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都是藩王。爷爷在世时已为孙子的皇位稳固操碎了心,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功高权重的大臣们,怕他们后来造反夺位,一个个地把那些开国功臣们如同拔荆条上的刺儿一样一根根拔掉,好交给孙子一支光滑无刺儿的指挥棒,而将自己的儿子们封到遥远的边疆做藩王,作为一道屏障好抵御外敌以保孙子的江山稳固。
就没想过藩王们也垂涎皇位吗?也想过,为此也立过一些规矩,如不经允许藩王不得随意进京,有要事进京也得一个一个地来,不许结伴而行,连自己驾崩之事事先都作了安排:不许儿子们进京奔丧!可见爷爷对孙子的未来考虑是何等的周全。
新皇帝就没考虑这事吗?也考虑了,上位后就釆取措施了,那就是“削藩”,将叔叔藩王们的权力一个个削掉,使他们贬为庶民,就没有争位的能量了。可是没有先从强的削,而是先从弱的削。削了四个后那最强的四叔坐不住了,于是就“靖难”了。
结果侄儿最终就败在了自己的一个个的错误判断与决定特别是自己的“不许伤了叔叔性命”的善心上!要不然这个野心四叔早已死过好几回了!
再说四叔已进城围宫却围而不攻,是想等侄儿出来投降,主动将皇位交出来,好名正言顺地上位。可是那皇宫却起火了,朱棣慌了,令人赶紧破门而入,已经晚了,宫内一片狼藉,当四叔见到一具烧焦的尸体,面目全非,于是就指着这具尸体(其实是马皇后)说:皇帝侄儿已经烧死了。史官明白,只有这样诏告天下,登上帝位,才名正言顺。若“让”侄儿尚活着,那就叫篡位。于是建文皇帝就“被”烧死于宫中了,且曰八日后出葬,最初的史书就是这样写的。但是后来到处却都没有那侄儿皇帝的坟墓,而且将侄儿四年的年号都从史书上抹去了。后来重修的《明史》中才写出了真实情况:“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中诡云帝尸,越八日壬申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说明当时从火中找出的是皇后的尸体却“诡云”帝尸,而皇帝由地道逃走了。坐实了建文皇帝并没有被烧死而是由地道逃出不知所终的结论。
原来建文帝却也是准备自焚的,这时有一心腹太监说先帝爷留有一宝盒言危急时刻方可打开,于是从梁上取下,打开一看,却是剃刀、度牒和袈裟,度牒上写着三个法号:应文、应能、应贤。明白了,这是爷爷连最坏打算的安排都作了,而且还建有皇宫通往外面的地道。于是建文帝便由两位贴身太监护着由地道和下水道来到江边,登上小船由长江逆流而上,还不能带任何有标志性的什物。这样的逃亡才最安全,因为头发一剃袈裟一披谁也认不出来,和尚有“度牒”这一身份证就可以走遍天下寺庙吃住不花钱。这也算继承了皇帝爷爷早年的衣钵。
就这样这主仆三人变成了三个云游的和尚划着小船顺江西行逆流而上,不知漂流了多少天才来到了武昌洪山罗汉寺,这儿的主持达玄和尚接待了他们。但这里并不安全,太热闹了。为保安全还须到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而且行踪还要诡秘。于是达玄和尚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案:指南去北!明里安排他们南去福建开元寺,暗里却指引他们北上仍逆流而上进入涢水。这涢水古代可通航到随州澴潭,于是从澴潭登陆西行,便来到了圣龙山。
圣龙山顶有一座千年古刹天池寺,据说为唐代所建,天池禅师曾驻息于此。这儿乃大洪山余脉,位于两县边界,十分幽静,十分隐避,是藏身的风水宝地、人间桃源!于是就安定下来了。这不就印证了:在靖难之役的年代,自此山以东道路十分遥远的南京,舍弃皇宫来到这叫圣龙山的地方隐避,躲过四叔的追杀。帝为“龙”来到圣“龙”山隐避,故称“归隐”。
和尚是要下山化缘的,这饱读诗书的应文和尚,对诗书自然是十分敏感,圣龙山下有一王家塆,塆里设有一学堂,应文和尚就常去蹭课听,一来二往与学生们就熟了,有一天先生出门办事,留下一道作文题,学生们知道和尚的才华,纷纷叫和尚代作。先生回来一检查,篇篇文章内容各有所异,章章作文均是文才飞扬,不用逼问便知端的,这同时也知道了和尚的才华,知道了和尚绝非常人。先生告知了王员外。王员外有一女,正寻觅有才之婿,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于是就找天池寺方丈商量,劝说应文还俗。方丈一听,大喜过望,连道此乃天意,天意!何也?原来方丈是知道应文身世的,乃隐身之帝,又遇王家提亲,这岂不是“帝王联姻”?暗暗叫绝!于是极力促成此事。
应文和尚还俗成亲,当然就不能用法号了,更不能用本名朱允炆,必须改姓易名。于是方丈建议就借“僧”字谐音而改姓“孙”,又是从山上下来,就名古峰!“应文”心中十分满意:这孙字含义多重,暗示了先帝之孙,亦是皇太孙之本意,这样与在天有灵的爷爷皇帝岂不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吗!愿爷爷保佑孙儿一生平安,永世太平!
建文皇帝朱允炆经这一闹腾,就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兴趣,此地得天独厚的人间仙境让他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再也没有了复仇夺位的野心,就在此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之地作一个安安稳稳的庶民吧,不仅本人不能暴露,也警告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不能暴露,故而“隐”字便成了孙家的处世法宝。
在明代如果一旦暴露,朱棣以及朱棣的后代不会担心吗?他们会容忍吗?还好在两百多年的时间没有暴露身世。后来改朝换代了,就更不能暴露了,清朝的统治者能容忍明帝后裔存在吗?著名的朱三太子案就是明显的例子。故而要继续而且更深地隐避下去!故而五百年里,孙家继始祖“归隐”起,“隐”字就成了生存的命根!这秘密直到上世纪初清帝退位,民国建立才公之于众,故而上世纪初资山一带才妇孺皆知,然随后出现的各种政治运动又将之淹没了。
明清以来,专家统计关于建文帝出亡地传说的省份就有14省及海外说,细分地点竟有62处,却无一处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来,但他们却纷纷拿此炒作吸粉创收。看来这资山孙氏的“隐”字诀的确是天衣无缝。眼下笔者抛出此文来道明真相揭谜,那就入册登记为63号吧,故曰《第六十三迷案》。
回来再说这和尚还俗可是一无所有,当然眼下岳父家可作坚强后盾,将来怎么办?这王员外可是考虑到了的,在资山街以西约五里地一带买下一片山水田地作为嫁妆,这就解决了女婿家的后顾之忧。这一带就是现今的罗汉村,孙家也的的确确在此生活了五百多年。查查历史资料便知,罗汉村在解放时土地改革前田地基本上都是孙姓地主的。在现在的白水村,白水源一带也有许多孙姓的遗迹,例如白水源的文物保护单位“明清古民居”便是原孙家遗产。自古圣龙山下就有一传说“白水源出皇帝,王家塆出娘娘”大概就是影射此事吧!
从此这皇帝允炆蜕变的应文和尚便化仙而去,孙氏的“一始祖”孙古峰便降临人间!这一蜕变还俗又机缘巧合地逃过了朱棣以“寻找仙人张邋遢”为名实则查找侄儿朱允炆下落的在全国僧道人员中进行的长达二十多年的查户口似的搜寻。从此孙家便在资山一带小心翼翼地隐避生存,安全地繁衍传承五百多年,也繁荣昌盛五百多年。
应文和尚还俗后,两太监就代主修行继续为僧,以报佛祖的救命之恩,直至多年后他两人寿终正寝,孙家也为报他两人的护主救命之恩,没让他们进行佛门葬礼,而将他们葬于孙家祖坟一起,陪伴着一始祖,享受孙氏后人香火五百年。这就是丁字山下众所周知的一直享受孙家香火的两座太监墓,直至一九八八年被挖。
这孙氏家族是亏得佛门搭救方有始祖生存并延续下来的,故始终对佛门特别虔诚,并且历代均安排族内人员为僧为尼,潜心修行已传十世以上,以报答佛祖之恩,这在资山多有传说。
由于孙王联姻,从此孙王两姓便成了亲戚,几百年来资山一带孙王两姓之间同龄人皆以“老表”相称,这也尽人皆知,至今依旧。
这虽然过起了安居乐业的农耕生活,过起了自由自在的平民生活,但书香门第的优良传统决不能丢,必须是农耕不丢文章,稻香伴随书香。但书香延续又不能带来生存危机,故而先祖就定下了读书不求功名的祖训。但也有个学问测试标准,那就是只参加童试,中秀才则止,因而秀才就是孙家升学的天花板。五百多年来,不知孙家出了多少个秀才,仅从发现的一份《齿录》中,一门五代从曾祖、祖、父、伯叔、兄弟直系亲中就有六位是邑庠生、郡庠生、郡廪生等等。
他们为什么不更上一层楼?是智力不佳还是学力不及?非也!上面也提到,孙氏的生存,以“隐”字为要,身世决不能暴露。只因越往上升就人数越少,秀才一旦中了举人,就像是范进中举那样,就成了凤毛麟角,就属于出类拔萃,就算是一方名人。“人怕出名猪怕壮”,猪壮了就要被杀吃肉,人出了名就会有人出来扒你的祖宗八代,就如现今的人肉搜索一样,就容易暴露身世。故而孙家人决不能冲破这个天花板!
历史发展到清末,就出了个不信邪的人,偏要走出“隐”字的阴影,偏要冲破秀才这个天花板。他就是孙长绂!下面就专讲一下他的故事。
孙长绂,1823年9月20日生,乃一始祖第十六世孙。此人天生聪明,十几岁便中了秀才,而且成襄阳府学优廪生。他偏偏不信邪,偏偏要冲冲这个历代先祖们设下的天花板。刚刚二十岁一不小心就中举了,家人们担心了,生怕他为家族闯了祸。本来一鼓作气、趁热打铁是最好的升学方案,例如本县的三位进士史策先1831年中举1833年中进士,王荣先1885年中举1886年中进士。而孙长绂1843年中举后就停下来了,在干什么呢?是屡考不中吗?是无止境地“复读”吗?非也,而是家人们强行按下了暂停键!是家人们在搞火力侦察,看看是不是触犯了天条?看看是不是有祸事降临?结果一等就是十三年,还啥事没有!原来孙氏几百年来的“隐”字当先策略卓有成效,并无人怀疑其身世之谜;再者清廷也没有再去追寻什么“朱三太子”了。这才批准孙长绂再去搏一搏,于是参加了咸丰六年的丙辰科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居然考中了翁同龢榜进士,只不过中的第三甲第六十五名,名次有点低,要知道他此时已经三十三岁了。在朝考中获第二等第二十一名,当即“钦点六部主事签分刑部陕西司行走”,这样就从一介平民当上了朝廷命官,这也是资山显赫孙家的第一位朝廷命官。这也是孙长绂通过励志拼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达到了光宗耀祖的目的。同时也获得了为民请命为国效力的机会。
然而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后台的进士小吏,总算是包了分配,不像有些倒霉者回籍候补,一等多年。郑板桥不就如此吗?这在刑部一“行走”就是六年,我想这六年里这位小京官也在兢兢业业地干事,也在点点滴滴地积累功绩,也时不时地显露一下聪明才智,不然官员考评档案上会有“加十级记录十次”的优异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被善于识人用人的曾国藩识得“长绂既才艺素优”的一面,“曾文正公与沈文肃公葆桢咸推毂属以要事”,1861年长绂便从北京来到江西,以署盐巡道之职进入曾公幕府,开启了另一番辉煌人生。
进入幕府后便得到曾沈二公的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的提拔。1863年9月便由江西巡抚沈葆桢推荐擢升为江西布政使司布政使,布政使又称藩台,这便有了家乡人敬称的“孙藩台”的大名。同年10月江西巡抚沈葆桢称病并获赏假四个月,以及1865年3月沈葆桢母丧丁忧期间,皆由长绂担任护理江西巡抚。至此一位进士出身六部主事的小吏便成为一个封疆大吏,王城资山走出了一位封疆大吏,枣阳在清代两百多年里出了唯一的一位封疆大吏!
孙长绂在江西自1861年到1867年留京五年时间里,与其恩公、伯乐、老师、上司曾国藩和沈葆桢配合得极其融洽,这可从曾国藩多封“复孙长绂”信中得知,在从资料中获得的曾国藩给这位“小山尊兄大人”的小弟(孙长绂比曾国藩小十二岁)二十多封信件中可看出,曾公对长绂的信赖、关照无处不在,这些信里富有感情色彩的内容中有祝贺,有关心,有交流,有嘱托,有鼓励……从信中内容可知长绂在江西上任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是曾公的一位得心应手的下属。
在曾公这棵大树下,完成了为国效力的使命,也同时实现了光宗耀祖的目标。“江西肃清,赏加头品顶戴,太子少保”,“任满招入都,值粥厂开期,派充监放大臣。”又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献身于赈灾现场:“感寒疾卒”,“卒未中寿,时论惜之”!应是朝廷也惜之,授予崇高的哀荣,一八七六年,高规格回葬故里。虽然墓地标识已被历史尘埃掩埋,然留世的一尊高大的神道碑在昭示其伟大功绩!我相信,这一文物将随主人一起名垂千古。
此后,家人也得到貤封与诰封。从此孙氏家族也名声远扬,不再“隐”下去了,也不再设追求功名的上限,且倡导、鼓励后人励志上进,以学问改变命运,为国效力!从而有了孙家祠堂殿前碑刻的从始祖十四世开启的二十代字辈:“甲第长开远,天与后杰良,忠正传世泽,毓启基隆昌”。这就寓意要孙氏后代,以长绂为榜样,甲第长开且源远流长,让天兴俊杰良才充分显露,要以先祖忠正品格传世永泽,让孙氏家族毓启基业兴隆昌盛!
此事是故事也好,是传奇也好,这是资山孙氏的家史。你认可也好,你否定也好,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笔者只是写此文以记之,接此棒以传之。也希望后辈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