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杂文随笔-无图 >> 河之洲的故事

河之洲的故事

2024-11-12 16:23:34
浏览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丽诗句传唱千年,经久不衰,丰厚的文化底蕴、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自然风景,都使人对这里心向往之,人们亲切地赞誉这里为——河之洲。

河之洲又名西滩村,位于举世闻名的黄河小浪底水库下游8公里处,四面环水,面积万余亩。 听老辈人说,很久很久以前,河东岸坡头镇的郑姓先人,因迫于生计,摇船渡河到镇西边的河之洲开荒种地。因这里土质疏松,易于耕种,空气清新,景色宜人,他们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因此,村里居民70%以上姓郑,与河东岸坡头镇的郑姓居民属同族,婚丧嫁娶等民俗经常往来,大家简称河之洲为“西滩”。西滩人到镇上办事,渡河的扒板、扁担,存放河岸上坡头村居民家里,只需打个招呼,无需礼品或钱财交易;坡头人去滩涂拾荒,西滩人免费摆渡,两村人互帮互助,和睦相处。新中国刚成立时,西滩村属于坡头村党支部的一个分支机构,村里行政事务也属坡头大队管理。之后,随着滩涂的扩大,人口增加,西滩村被政府认定为独立的行政村,隶属于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政府管辖。 常住农户200户,约900多人,是历史上人口最多的时期。坡头镇政府在分配征兵、招工、选干部等名额时,与辖区内村子同等对待,西滩人的后代享有平等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西滩村从未被淹没,这成为历史之谜。如今,经水利专家考察、论证,终于揭开谜底:黄河是著名的多泥沙大河,当它携带大量泥沙,穿越中条山和崤山之间的晋豫峡谷,冲出小浪底窄峡后,河道突然变宽,且两岸恰巧向内环状弯曲,奇特的地形地貌,把黄河在这里一分为二,从南北两条弯道绕向奔流,黄河冲刷河岸造成坍塌,并把大量泥沙卷向河心,约5公里流程,在坡头村南大门弯道终点处,黄河又合二为一,呼啸着向东流去。因此,西滩村的存在,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礼物!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原,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老百姓无处躲藏,就携儿带女逃往西滩。当日本鬼子追到黄河岸边时,面对滔滔河水,一筹莫展,向河里放了一阵空枪,悻悻而去。一些不识水性却包藏祸心的匪兵盗贼,更是万念俱灰,抱头鼠窜。黄河,成了西滩村的天然屏障;西滩村,成了老百姓安全的避风港。

平日里,西滩人大多只盖房屋,不围院墙。犁、耧、锄、耙等生产工具皆放屋外,因为路不拾遗;渡河的小船、农用平车等放置河口,从不担心丢失。西滩人耕种的是沙土地,他们不怕涝,因为沙土地的胃口大,雨雪小大都吞下;西滩人也不怕旱,因为他们生活在黄河母亲的怀抱,有充足的水源。

西滩人一年的劳动成果除了小麦、谷子、玉米、豆类外,最具特色的便是花生了。每到花生收获季节,西滩人最为忙碌:从刨、摘、拾、装、运、晒到卖花生,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为了赶节令,有请亲朋好友帮忙的,也有雇人帮忙的,大袋大袋的装,大车大车的拉,西滩人乐得合不拢嘴。由于西滩人的勤奋和努力,仅花生和小麦两项收入,每年收获万斤以上的农户占三分之二,再加上桃、梨、杏、柿等瓜果收入,西滩人生活殷实如“小康”。

可观的经济收入,良好的生态环境,安全的黄河屏障,形成了西滩人共同的信念:热爱西滩村,固守西滩村。由于这里是诗经《关雎》的生活发源地,婚俗文化世代相传,村里男女青年,多数在共同的劳动中自由恋爱,幸福结合。于是,村西的姑娘嫁村东,村东的姑娘嫁村西,久而久之,村里的农户或直系、或拐弯儿,都成了亲家。西滩人就是这样如世外桃源般的劳动、生息、繁衍,传承着自己独特的黄河文化。

1994年9月,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开工。西滩村在大坝竣工后将被淹没,移民搬迁工作进入倒计时。消息传来,一时间,田间地头、河口路旁,人们议论纷纷:“搬迁到哪儿,也不会有现在的地种了。”西滩村每户都有10亩地之多,他们舍不得这块宝地。

然而,长期过着幸福安宁生活的西滩人,不仅勤劳、淳朴,而且明理、尚德。小浪底水库投入使用后,可将黄河下游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黄河下游“二级悬河”形势将得到缓解;他们的移民搬迁,是舍小家为大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当他们明白这些道理,便毅然告别老宅,从1996年起逐步迁移。

中老年人多数搬迁到村东岸的坡头镇,因为这里是他们的“根”,清明好祭祖,过节好串亲,事急好找友,娱乐好找伴。年轻人则搬迁到济源市区,在这里,自主创业空间大,打工挣钱门路多。他们有人买了汽车,跑出租或搞运输;有人种植大棚蔬菜,向市区提供蔬菜供给;有人开店做生意,专供生产生活用品等。节假日,他们带着孩子溜溜马路,逛逛公园,或者买几件时髦的服装,在乡亲们面前显摆显摆。

随着西滩人交往的扩大,视野开阔,观念更新,到外省、市等地务工、求学、就业的人越来越多,婚俗文化发生质的飞跃。村民郑帅,去南方打工,自由恋爱个湖北姑娘,已结婚生子,家庭幸福。村民何圆圆,考取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与当地一女同学爱好一致,互相倾慕,毕业后美满结合,留在了广州工作。

如今,西滩人已融入新的生活: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水管一拧,清水哗哗。出门是平坦公路,村口是四通八达的车站:西去小浪底,东到吉利区,北上济源市,南下洛阳城,无论你想去哪儿,都方便、快捷。小朋友上幼儿园,有专车接送到村口,每天下午五点,妇女们便集中在村口眺望,待校车一到,各自领回自家孩子,欢声笑语在村里村外飞扬。

朋友,当你走近坡头镇西大街,扑面而来的是矗立在村口的高大地标—西滩村!三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在生命的风里,传递着勤劳、勇敢、智慧、尚德的西滩精神,及西滩人难以忘怀的“河之洲”情结。

为了保留“河之洲”文化遗址,传承华夏文明,当地政府决定,在高峡平湖中的老西滩遗址上再造一个新西滩!根据规划,新西滩的岛域面积只有200余亩,不足老西滩的百分之二,但它的修建和再造,将保留老西滩绿树成荫、水鸟翔集、百花争艳、奇草遍地的优良生态环境,鱼鹰、白鹭、大鸨、白鹳、黑鹳、大天鹅、大雁、野鸭等近百种候鸟将重返“河之洲”,或栖息觅食、或嬉戏繁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丽诗篇,将由新时代的俊男靓女们吟诵传唱、创新发展。未来“河之洲”——新西滩,将是一个树、鸟、人和谐共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丽家园。

来源:中国散文网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