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从母胎中一经降生,就与时间结下了不解之缘。确切地说,人一旦有了生命之后,就注定要沉没在时间里,或被时间所裹挟或被时间所抛弃,或被时间所虚悬……而真正能与时间相融相通,和谐共处者几乎微乎其微。
那么,这微乎其微的之外者,也就是世人之多数者,何为对如此直接迫近,强大地面临所有生命的它,却轻意地忽略,让其溜走呢?
试问:有谁感受过时间的力量吗?有谁目视过它的形骸?又有谁能画出它的肖像?
都没有。因它是空空的,无形的,飘忽不定的,不可捉摸的。
然而,它又是实实的,有形的,诚实守信的,随机应变的。
对此,从前曾有两文人学者试图接近它,了解它,深究它。可是,他们都无功而返,大失所望。
一文人在实施中突然发现自己被一种强大的力量隔绝,面对一层无形的壁垒却怎么也无法穿越,痛苦而泣;而另一学者在奋进中反被探究的对象给推出更远,无奈之后,只能是痴痴迷惘地思考其中的不解。
其实,时间就近在他们的身边,只是他们未能发现或无法发现,而没有找到而已。
不错,时间确实是多种面具的变色体。但它在诸多矛盾对立的两面性中往往以对象的不定而随机应变。比如,你不辜负时间,时间也就不会辜负你;你若抛弃时间,时间也同样会抛弃你。这是最常见常用的现象。同理,谁对时间越吝啬,时间就对谁越慷慨。
当我们懂得一点时间的特性后,就不难发现时间既大又小,或可大可小。
大可以大到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无所不容,无所不包,甚至可以与宇宙天穹相比肩;可以主宰世界的一切,可以掌控所有的生灵,无比强大,无所不胜……
它,如神似仙。
小可以小到无影无踪,无形无骸,渺小卑微,以至成为钟表上的刻度,以至可以被任何形式的盒壳禁锢其中,任人摆弄,任人操纵……
它,如奴似婢。
同时,我们发现时间的步履也有多种姿态。对未来它是姗姗来迟,对当下它像飞箭般流逝;对过去它却永远地静立不动。至于时间的性情则更是多面立体的。
它是坚强刚毅的——无论狂风暴雨,无论冰天雪地,无论是烈火烧烤,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它的如期,让一年四季以各种容颜循环往复,相互衍接,从未有过一次失误。
它又是温顺可掬的——只要你正视它珍惜它,它就会温情脉脉,步履轻轻地靠近你,陪伴你,守护着你。直至闻到呼吸,听到心跳。
它也懂得张弛有度,快慢有序的——只要你与它相融相通,和谐共处,它就像一根伸缩性极大,变化悠长的牛皮筋,可以任人将其拉长或收缩。
它甚至还是残酷冷竣的——只要你蔑视它,羞辱它,谁也没有能力躲过,这把毫无商量余地的匕首,这位剑客的快捷,准确从来不曾落空过。
由于它的性情不定,变化迅速,视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有人曾将它作如此的比喻:
对小孩来说,它象慢腾腾的老人;
对老人来说,它像转眼不见的玩童;
对男人来说,它像训服的女人,随时可以拥有;
对女人来说,它像言而无信的男人轻易抛弃。
关于时间的多面性,有人总结说:时间是最不偏私的,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可也有人总结说:时间是最偏私的,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此话怎讲?还是清魏源说得明了“壮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这位贤哲虽未言及俗人惜甚?但他足以说明时间对于不同的对象,会给予不同的恩赐。
英才早逝的王勃曾留下“天波易谢,寸晷难留”的名言。诚然,时间是无声的脚步,它不会因我们世人尚有许多琐事需要处置而稍停片刻。它总是按其自身的步履,“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地日复一日,永无止息。而现代反封建的勇士鲁迅先生则一反古贤人的感叹,更是精准地提炼:“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的确,钉子是敲进去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裕的时间。同样,时间是由分秒累积而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找到更多的时间。这正如《明日歌》说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是的,时间是伟大公正的裁判者,从不冤枉人。
时间,又是先知先觉的神作,它既能写出未来的结局,又能警示世人的当下。
然而,无奈与不幸的是,世人们总是经常不断地让它失望。
有人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且毫无目标。因为空虚,还相互勾心斗角;因为无聊,还将“践踏”当作平生乐趣。有人浑浑噩噩,醉生梦死,追求物质,享受奢华……
于是,它让所有这样的人死去,让新的人诞生,但结果未曾改变;于是的于是,它再让这批人死去,让新的一代再诞生,它的希望始终没有灭绝,总是不断地静默地等待。
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耐心!
长河落日,大漠孤烟。
时间仍然悄然无声地继续流逝,并以其莫大的仁慈,娴静中等候着人们的觉醒。
我想:我们的一生最对不起的就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