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再臣等因粤洋现有英船,自必常通浙信,是以屡经设法密探定海情形。偶有觅得夷信,译出汉文,知此次领兵攻定海城者,名曰布嘛啉,其统兵之夷目一人,名曰咖至义律,系东印度水师提督。所坐夷船最大,名曰麦尔威厘,有炮七十四门。该船进定海港口时,碰于大礁之上,底穿一孔,入水甚深,几于沉没。又有带兵夷官职分颇大之呵兰打,被我师打死。现在英逆甚望法海居民,回至该处与之同住。而民人屡招不至。所出章程,亦无人肯信。沿海渔船,悉皆避去。各夷船本系随带鸦片,售作资粮。今已火食无多。转瞬风色将转,均甚愁急等情。是其伎俩之穷,已可概见。
臣等窃思粤省民人患其与夷相习,而此时浙省之民转欲其习于夷而后便于行事。若如夷信所言,火食无多,又恐风色将转,是正有可乘之机。与其交镝于海洋,未必即有把握,莫若诱擒于陆地,逆夷更无能为。或将兵勇扮作乡民,或将乡民练为壮勇,陆续回至该处,诈为见招而返,愿与久居。一经聚有多人,约期动手,杀之将如鸡狗。行见异种无遗。惟机缄不可泄露。现闻该逆中有咭吐立一名,伪为定海县官。其人能为华言,更须防其诡计。臣等已具密函,飞致浙江抚臣乌□斟酌办理。第系遥揣情形,未知当否?谨再附片密陈。
译文
此外,臣等因广东海域现有英国船只,推测其必定经常与浙江方面互通消息,因此多次设法秘密探查定海情形。偶然获得外文书信,翻译成汉文后得知:此次领兵攻打定海城的英酋名叫布嘛啉;其统兵主将名为咖至义律,系东印度公司水师提督。其所乘最大战舰名为"麦尔威厘",配备七十四门火炮。该舰驶入定海港口时触礁,船底破洞进水严重,几乎沉没。另有一名官职较高的英军将领呵兰打已被我军击毙。目前英军急切盼望定海民众返回原籍与其共同居住,但百姓屡次拒绝响应。英军颁布的告示条例也无人信从,沿海渔船尽数避走。英军船队本携带鸦片充作军资粮饷,现粮食储备已所剩无几。眼看季风即将转向,敌军皆为此焦虑万分。由此可见其困窘之状已暴露无遗。
臣等认为:广东民众与洋人长期接触本属隐患,但当下浙江百姓若能主动接近洋人,反能成为行动助力。据情报所言,英军粮草匮乏且季风将至,正是可乘良机。与其在海上交战难有胜算,不如诱敌深入陆地围剿——在陆地上英军更无施展余地。可派遣士兵伪装成平民,或组织乡民训练为义勇,分批返回定海,假意接受英军招抚,佯装愿与久居。待聚集足够人手后约定时间行动,剿灭英军将如宰杀鸡犬般轻易,必能全歼异族。唯须严守机密以防泄露。据悉英军中有名咭吐立者,伪称担任定海知县。此人通晓汉语,尤需防范其阴谋诡计。臣等已密函浙江巡抚乌□斟酌处置。但因相隔遥远揣度情势,未知策略是否得当?特此附密折奏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