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会现场
巍巍巴山雄奇,源源蜀水朗润。在中国的文学版图中,巴蜀是被偏爱的一隅,从古至今,在此处诞生或生活的文学名人灿若星河,李白、苏轼、郭沫若、巴金、李劼人……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的巴山蜀地,不仅孕育出血脉相融的巴蜀儿女,也形成了巴蜀两地难以分割的人文风情,更孕育出气质相近的巴蜀文学。
那么,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诞生的巴蜀文学,两者之间是否会存在细微的差别?巴山蜀水的滋养,又如何影响两地作家的文学创作?1月28日下午,“双城记—文学中的巴山蜀水”成渝两地作家交流会活动在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举办。来自成渝地区代表诗人、作家们登台,以对谈形式,与现场观众畅聊文学中的巴山蜀水,从川渝两地地理位置、文化的共性与差异、人文风情与文学的深切联系、文学创作等角度切入,分享了作品的创作历程故事。
从文学创作看巴蜀异同
“都展现出强大的开放性”
“从地理上,重庆和四川虽合起来形成了四川盆地,但盆地中的作家和诗人,尤其是诗歌创作,完全没有‘盆地意识’。”交流会上,重庆市作协副主席、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张远伦首先说到了诗歌创作的领域,并表示川渝两地的诗人,以上世纪80年代在诗歌界炙手可热的诗人李钢为代表的那一代开始,到后来的“第三代诗人”,他们一直都处于诗歌探索的前沿阵地。
“应该说,盆地完全没有局限他们的意识,他们的创作显示出非常大的开放性。在川渝第三代诗人蜂拥而出,在全国引起了各种反响,我也是在受这种影响,从而爱上了文学,写上了我一生为之从不后悔的诗歌。”
作为上世纪80年代中国诗歌浪潮中的绝对主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李钢在重庆生活多年,在其长达50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诗作《蓝水兵》无疑是其中最为亮眼的“标签”。他谈到,自己是在读中学的时候第一次来到重庆,扑面而来的热气与高高的阶梯让他印象深刻。而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成都是绕不开的城市。
“我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创作,当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我的感受是,当时要写文学,还是要往成都走,因为成都有很多文学杂志,有《星星》《四川文学》等等。所以我认为,我们那个年代的有些重庆作家,实际是在四川培养出来的。”李钢这样说道。
而在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元胜眼中,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时候,大家非常喜欢把成都、重庆两个城市的文化性格用来比较。但从客观上来说,如今要对一个城市的文化或者是精神状态做简单的画像,其实是越来越难。“可从文学的整体实力来看,成都的作家队伍是完整的、有序列的,但重庆相较而言更为‘偏科’,在长篇小说和散文领域比较薄弱。”
从地理位置看成渝联系
“本质上同处一个文化地理单元”
“现在,要我从作品中去判断这位作家是成都的,还是重庆的,我是完全判断不出的。”在现场,当《四川文学》主编罗伟章被问到能否判断出川渝两地作家的作品差异时,他这样回答。“我同意一点,就是巴蜀地区的开放性。我们从来没有盆地意识,因为我们有长江水系,以及蜀道这一交通要道。同时外来的文化来到这里,与本地文化相融后,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面貌。开放性、包容性、创造性,这都是巴蜀地区的共有的特性。”
“重庆和成都,它本质上是一个文化地理单元。”交流会中,成都图书馆馆长肖平说,“巴蜀文化”的概念,是从20世纪40年代被老一辈的研究学者、考古学家提出。“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林向,就提出了巴蜀文化区的‘水库效应’,表示巴蜀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犹如一座水库,平时涓涓细流汇聚此处,但当周围没有水的时候,需要这座水库去滋养了。”
同时,作家龚静染也在现场说到,成都和重庆通过一条江联系到一起。“这条江,流淌的不仅是江水,还是情感。可以说,在全国再找不到像成都和重庆关系如此密切的城市,也是因为其中有特殊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