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国庆人物 | 当代爱国作...

2025-09-28 16:54:24
浏览量:


当代爱国作家古燕清品特刊




---★ 作 家 简 历  ★---


       古燕清  女,笔名青青子衿,梅县人。1999年毕业于广东嘉应大学中文系。中学语文教师。喜欢诗词散文,喜欢文字。常有作品发表在《梅风》、《梅州日报》和《嘉应文学》。曾获中国散文网第一届“华文杯”全国文学大赛金奖,第二届和第三届“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银奖。第四届“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散文《 访千年古梅 》荣膺2024第7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大赛奖项,且将编入《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2024卷。系广东省梅州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网专栏作家。









★  作 品 展 示   










  嘉应古城看花灯

  

      元宵节年年都有,把元宵写的最动人的可能就是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就像现在我们走在美丽的梅江边上,远处烟花绽放,身旁梅花盛开,去看花灯的游人络绎不绝地从我们身边走过,或向我们走来,这不就是词里所描绘的盛况吗!

  元宵节,世界客都——客家梅州的嘉应州古城在闹元宵,我和伴侣带着小儿子沿着梅江堤岸去老街看花灯!来到江边,一江两岸的霓虹灯闪烁,远处烟花丛丛盛开,一派喜庆的景象。进入太康路老街,花灯通明,游人如织接踵摩肩,我们随着人潮缓缓而行,在光影里感受它的热闹。那么多人逛花灯,有人是为了看热闹,有人是为了看人,还有的是为了吃和玩,在这古城古街的灯影里,我想起了宋朝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词里写的是元夕夜与情人相爱的甜蜜和失去后爱而不见的痛苦。

  人真是奇怪的动物,就像今天那么多人,有多少年轻男女会因这个元宵的相见而相恋呢?或许有的。里边有没有相恋却不见的痛苦?或许也是有的。人的感情如此复杂,常常得到的不会珍惜失去才会怀念。人们对爱情就像小孩子对玩具,大容易得到的常常转瞬就丢在玩具堆里,没有得到的或者就成了一辈子的记忆。

  就像我和伴侣,得到了彼此,现在已经携手走过了二十几年,爱情似乎也早与我们无关。熟悉到从来不去想对方是不是还需要送一朵花,以表达对这个节日的尊重。但现在我们还是牵着手,一起来这里看花灯看人潮看舞狮。

  随着人潮流动来到区政府前的南门八角亭边,我们遇见了同来看花灯的侄子外甥女,两个刚上大学的年轻人一起来看花灯,如果不知道他们的姑表姐弟关系的人,很多人都会以为他们是一对吧!他们看见我们也很高兴,给了我的小儿子一串冰葫芦糖,我提议大家合照一张,合影后,便听到舞狮队的锣鼓声向我们这边走过来,我们告别了两个年轻人,随着舞狮队的人潮走,时而驻足观看花灯,时而看舞狮锣鼓表演,时而看路旁的小吃和摊位上各种琳琅的商品,时而看人群里打扮得古意新装的美丽的女子们……

  在学宫旁的在一家店铺外,我看见一件美丽的衣服,我指着它笑着跟伴侣说:“今天元宵节,如果试穿合适,你给买单如何?”伴侣点头,进到店内,风韵犹存的老板娘很是热心,找了同一款的两种颜色让我试,衣裳穿在身上果然很合身,伴侣便很爽快地买单了。快到油锣街转角,有一个卖油甘果汁的档铺,我为儿子买了一瓶油甘榄果汁,儿子先尝了一口,赶紧去拿给他爸爸尝,再蹦跳着过来要我也尝尝。

  天上烟花夜放花千树,头上花灯五彩斑斓,街上游人笑语盈盈,我走在前边,喝果汁的父子俩落在了后面,当我回过身停下来寻觅那两个喝油甘果汁的熟悉的身影时,那情景让我想起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啊!此情此景,不就是那词中的描写吗?

  我情不自禁地把这首词细细回想,轻轻念出声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今夜元宵,嘉应州古城里此情此景,只有辛弃疾才能把它还原得如此真切动人!



别样的惊喜

  

      四月的一个雨天里,我下班开车回家,途中听到手机发出一声悦耳的“叮咚”声,拿起看了一下,是银行卡进帐的提醒,开车不敢分神,心里却在琢磨,想今天不是工资发放的日子,怎么会有进帐的信息呢?在等红灯时打开信息看了一下,原来是稿酬。

  七十元的稿酬,虽然不多,但给我的是一种意外的惊喜。回到小区停好车,我一边回忆我前一段时间向《梅州日报》投了什么文章,一边搜索查看《梅州日报》电子版,查了好久,也没查出是哪篇文章被选中发表出来,只好求助度娘,在搜索栏里输入《梅州日报》和我的姓名,竟然找到了,而且还不止一篇,1月29日和2月19日各有一篇,看着百度词条五六条有关我的信息,我心中的喜悦像春水一样荡漾开来,暖洋洋地抵达四肢,一直到我的脸庞,挂上我的嘴角。因为那里边有好多有关我的词条:

  “2025新春人物,当代作家XXX作品……”

  “月光光,秀才娘,梅州日报数字报……”

  “访千年古梅梅州日报数字报……”

  “青瓦等雨梅州日报数字报……”

  “新中国75周年特刊,当代作家XXX作品……”

  ……

  哈哈哈!我也出名了吗?

  关了手机我满心欢喜,心里想着不久还会有一次稿酬即将入帐,想到原来我的文字也可以变成收入的另一种来源……

  回到家里,儿子在房间做作业,老公在客厅看电视,见我回来,老公高兴起对我说他某个工程的工程款到帐了,我跟他展示了我的稿酬入帐信息,他看到只有70元,就笑着调侃我:“你的稿费要请我吃饭我都怕吃不饱,快点去做饭吧。”或许是觉得我那70元和他的工程款相比似乎太微不足道了。

  可我依然满心欢喜,因为我觉得我的钱虽少,但那是可以细水长流的,而且除了钱,我不是还收获了喜悦和希望吗?

  再一次在百度里点击《梅州日报》和我的名字的词条,我细细浏览其中的内容,忽略了老公对我的取笑和催促,正当我对着手机“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时候,耳边又传来催促我去做饭的声音,声音里有些许火药味,我乐颠颠地系了围裙,飞入进厨房做饭去了!



追逐光,然后成为光

  

      “你的出现像光一样,温暖我,于是枯木逢春!”

  “老师,我语文考了108分,谢谢你的教诲!”

  “老师,我喜欢语文,热爱文学,虽然没有饱读诗书,但我依然喜欢那些优美的语言表达。”

  “你是一位很细心的老师,很多东西讲得很仔细。但是我想用行动告诉老师您,因您的照亮,我也喜欢和热爱上了文学,热爱是不会因离开您或换了环境而被消磨的。相信我!”

  “自从我进入城西升大班以来,就一直有一个遗憾——教了我两年的燕青老师没有成为我现在升大班的科任老师。虽然我现在的语文成绩依然不是很好,但还好有她两年普通班上不辞辛苦的抓背,才让我的语文有了一定基础,在春季高考中考上了94分。是的,就在考试前几天,她的一番话语让我醍醐灌顶,瞬间找到了写作和人生的方向。那天我去办公室,她笑着问我复习得怎样了,还说以“英雄”作为话题的写作文,英雄不一定是那些保家卫国的人,也可以是我们身边平凡的人,就比如你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每天都在提高你们的学业努力备课,他们都是英雄。经过她的点拨,我不再一味的追寻作文素材,而是开始留意身边的人和事物。那次她“无意”之中对我的点拨也让我发现了她的精神层次之高,文采之飞扬。正如苏轼在《和董传留别》董小宛的形容:‘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老师,谢谢您两年的教导,我庆幸我的高中能让我结识了一位如此优雅的‘燕子’。”

  这些都是高职高考结束后学生发给我的信,考试结束了,我又完成了一次高职高考培训班的复习培训学习,又一批学生从我们的手中由中职学生升级为准大学生即将走向高等职业院校。2025年春季高考我们的升大二班,语文平均分92.7分,数学平均分76.3分,英语平均分76.8分。虽然语文平均分上了九十分,但我觉得离我的预期(95分)还有一段距离,还是觉得挺遗憾的。这次我们升大2班的学生,学生100%考上大专线,近36%的学生考上本科线。

  在带领这一届的学生进行200多天的春季高考备战中,最大的感触还是学生学习的时间太短促,因为中职学生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底子差,普通班两年安排在这三科的学习时间少,所以要在高三半年的时间里学习完所有的高职高考的考试内容再进行复习,再去面对全省的近二十万考生进行竞争,如果不是学生质量好,如果不能有更多的时间,是不能有效提高高职高考学生的成绩的,我们梅州在高职高考中出高分的考生少,成绩不理想,其原因就在于此吧!

  多希望给我们多一点时间,我们一定可以让他们考得更好的,多希望我的学生全部都能考上本科线,多希望我的学生都可以考上300分、350分或400分以上,但这与根础不牢却想要建造万丈高楼一样不可实现。中职考生的学历提高是我们未来对技术人才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潮流发展趋势,中职教育才能发展得更健康更加有前途。现在学校的一些条件是不以我的意愿而改变的,唯有等待机会,比如等待学校重视春季高考升学成绩以此作为树立学校品牌的思想转变,等待省市教育部门出台培养职业教育“技术+学历”高学历技术人才的培养政策。

  这次高三升大班授课经历,最大的感受还是要做一个不断学习的老师。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老师不能局限在原来所得的知识里。只有一直不停去学习——除了专业知识,也需要学习其他知识——做一条永不枯竭的溪流,才能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老师。一个老师只有敬业乐业,才能心里有梦,眼里有光,才能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学生的人生之路,让学生跟着你的脚步朝前走。就像泰戈尔《用生命影响生命》诗中所说:“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就像学生留言一样:“你的出现像光一样,温暖我,于是枯木逢春!”

  是的,现在的职业教育不受重视卑微地求存,但不管如何,我们都需要“追逐光,然后成为光”!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