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电脑美术专业的学生,北漂1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夜照亮了夜》《青春是远方流动的河》,短篇小说集《飞走的鼓楼》,这使我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其实,答案,就在他的作品中。他要倾诉、要呐喊、要哭泣、要求理解,却并不只是为了自己。
2022年,《飞走的鼓楼》面世了。当我迫不及待翻开作品集时,心,立刻平静了下来。那一篇篇小说的题目非常吸引人:《一棵桑葚树》《凡墙都是门》《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答案》《烦恼会解决烦恼》《白娘子的铜镜》《那年夏天悸动的心》《鼹鼠与她》等等,充满哲理的“语词”还会让人想到一些著名的杂文,带有抒情意味的“笔墨”会让读者联想到婉约派的诗词,而充满疑问的“设句”又会让人猜测会不会读到悬疑叠生的故事。
更加引起我阅读兴致的是他聚焦的人群,大多都是我非常陌生的生存在大都市底层的青年人:他们是从农村到城里谋生的,有街边卖煎饼的、各种产品的推销员、洗浴中心的搓澡工、商场里的导购、影视剧片场“扛重活”的场工、男扮女装的“网红”、甚至精神病院里的患者,这样的审美聚焦,绝不是隔靴搔痒的无病呻吟,而是对生活不易的人们产生了一种浓郁的关切,体现出不由自主为他们发声的“人文情怀”。
《飞走的鼓楼》,是具有鲍磊鲜明的个人风格的——语言运用有张力,结构设定有特色,故事讲述别具一格,而且他只是“因为热爱而写作”,不只是因热爱“钱”而写作,便自然而然从内心流淌出了难得的真诚、挚诚甚至虔诚,让读者深入领会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写作境界。
你看,人物、景物和场景描写,他的文字格外细腻、简洁而流畅,不下大功夫,不耗大块时间,是完成不了的。那一个个从心里细腻而温婉流淌出来的文字,有些散文的味道,但不是散文。作品里,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而且还有故事,有悬念,有尖锐的冲突。他是在用造型艺术家的眼睛通过嘈杂而繁忙的人群在“格物”吗?最终洞察出了什么?
眼下,人们都喜欢看节奏紧凑的侦探作品,而鲍磊的小说,结构却是舒缓的,做了许多铺垫之后,尖锐的“戏剧冲突”才会出现;当然,也有的是在绵软的文字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刀尖”,扎得人心生疼,却始料不及。这是作者性格使然?是不急于裸露核心矛盾的情绪节奏?还是把人物命运的悬念深埋于柔和文笔中的创作技巧?无论怎样,他的文风,就是一以贯之的带着真挚情感,认真描写、刻画、还原各种生存压力很大、出现在美容美发室、煎饼摊、沙滩边、写字楼、城门下、马路上的“城市里特别的你”。
书中最出色的,当属心理描写,而且是事关人生观即“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的心声吐露。在《一棵桑葚树》里,与男友同居七年的似红,也曾想过,一个人“是为自己而活吗?还是为了家人的期望,爱人的要求,子女让你照看下一代的托付,而逐渐没有了自己。”也许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潜意识作祟,她不仅拒绝出去工作,而且活得毫无生气。她理想的人生就是“每天的日子,过得别那么紧张兮兮的。不能说无事一身轻吧,但总归也差不离。”那么,她最终的命运结局又会怎么样呢?《铮铮和唐唐的两扇门》是一个令人无比压抑的作品,令读者喘不过气来。可是当鲍磊刻画了一个从大学时就深爱着名叫铮铮的女生“唐唐”时,唐唐的内心独白对读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是有所启发的:“唐唐想,有人养宠物,小猫小狗什么的,以此来抵抗或治愈心里的伤痛。而养一个孩子却像在弥补自己心头的缺憾。这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爱……有人想得到爱,有人却只想借助一个东西将自己的爱投射,以此抚慰自己。” 至此,读者的心似乎也得到了些许宽慰……
现实逻辑告诉我们,生存环境决定生存状况,生存状况决定生活心态,生活心态决定审美的价值取向。为此,我对鲍磊这部小说集的审美深度是一直努力去理解的,因为他不想也许不能把话说透。
在作者浸满沉郁伤痛的笔墨中,一个个青春年华的男男女女洋溢出来的大多是惆怅、迷茫、彷徨。可见,一个人只有在不知自己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最想得到的是什么时,才会无奈、困惑甚至厌世。
这样的文笔,我越是想借助“通觉联想”,真切地看到、听到、感受到书上记述或创造的人和故事,脑海中就越是泛起沉郁、失落、无望、脆弱等消极情绪。
回眸文学史的发展,规律,最有力量。一切文字,无论什么流派,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生活。可生活是多方面的啊!
2021年,梁晓声先生的长篇小说新作面世,名为《我和我的命》。百姓化的题目非常吸引人,其中的一个“金句”:“做一个好人,也是成功人生。”更令人难忘。这样的价值引导,无疑是对每一个普通人的理解、鼓励,让我们产生生存的自信,进而努力建构“好人文化”。
2017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好人”的第一个解释即“品行好的人”;因而,我特别想与小说里的人物对话,如似红与有庆(《一棵桑葚树》)、茉莉与友庆(《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答案》)、虹和铮铮(《等你来入席》),问题只有一个,即“你认为自己是好人吗?”
当我基本确认这是一部现实性很强的作品时,一再翻阅的目的,是寻找希望,还好,从《别怕,你还拥有阳光照耀的夏日》《等你来入席》到《斯德哥尔摩之眠》,作为主导性思想倾向,试图给予人们自信、顽强、勇敢的一些文字,我还是找到了!
似红,为拯救把自己养大且病入膏肓的伯父,要重新站立起来去寻找职业,是担当和责任;唐唐要把情感和财力与精力无私地“投射”到毫无血缘关系的“弃儿”身上,也是担当和责任。
我非常尊重关注底层民众生活的作家。因而,希望作者能够在梁晓声先生2021年的新作《我和我的命》中获得启发:“无怨无悔地做一个好人,在平凡中自尊地生活,在普通中恪守做好人的原则。”而“责任和担当”,是作家的第一要义,无论你多么“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