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观点 >> 《远方的山水》:“苍溪之水终于澎湃成大江大河”

《远方的山水》:“苍溪之水终于澎湃成大江大河”

2024-06-13 10:36:19
浏览量:

陈崎嵘的长篇报告文学新作《远方的山水——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广元东西协作实践》,题目诗意,内容坚实,主题鲜明。作品全景式反映了近30年来,在国家战略引领下,东西部对口协作,资源互用、产业互补、地区均衡、共同富裕,探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现实,生动讲述了先富起来的浙江人民自觉帮扶和带动四川广元人民摆脱贫困、共同发展、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从而讴歌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新生活、开创自己伟大历史的时代精神,用文学的方式,为东西对口协作,树立起了一个时代的典型。

这部作品的第一块基石,是由一段帮扶佳话铸就的。早在1993年,国家级贫困县广元市苍溪县主要领导干部为本地区脱贫致富,不远千里来到浙江省,找到苍溪籍的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同志求助,表达与浙江“攀高亲”“结对子”的意愿。李泽民热情接待了来自故乡的干部,并通过有关部门,促成大名鼎鼎的娃哈哈老板宗庆后和杭州中药二厂总经理冯根生对贫困苍溪的帮助,由此揭开了东部帮扶西部的序幕。这种先行先试的帮扶工作经验探索,有力推动了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形成。1996年,中央召开扶贫工作会议,部署了全国扶贫工作。从此,东西部地区对口帮扶脱贫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近30年来,浙江全力建设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但他们仍然一张蓝图绘到底,咬住对口协作不放松。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在各方力量的帮扶下,广元人民通过脱贫攻坚,摆脱了贫困;通过乡村振兴,过上了富足生活。东西部对口帮扶也被写入了“共同富裕示范区”发展的历史,成为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经验。“苍溪之水终于澎湃成大江大河”。作品抓住乡情的佳话与国家战略之间的关系展开描写,也就大大增加了故事的感人之处,强化了主题的深刻性。

作品深入描写了危难时刻,浙江人民对广元人民的特殊贡献。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给四川造成难以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广元的青川也是重灾区。在青川的重建工作中,浙江先后投入上百亿元资金,帮助当地人在一片废墟上奇迹般地建起了一个新青川。尽管这是浙江与广元关系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但作品重心还是放在反映这30年里国家东西部对口协作战略方向、反映广元农村农民摆脱贫困斗争的方向上,反映浙江人民帮助处于远方山水的广元人民不断走向共同富裕的方向上。长远看,通过富裕地区的帮扶,贫困地区可以尽快实现工业化、产业化,跟上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整体上扭转贫困落后的局面。因此,必须建设工业和科技开发区,引进大项目大资金。但对广大贫困农村和贫困农民来说,增加收入、脱贫致富以及改善教育医疗卫生等生活条件,才是改变贫困命运最实惠的手段,才是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切实举措。作品正是这样聚焦视点,形成小故事大主题的叙述走向。

“三片叶子”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东西部协作必须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的思想,是一个典型的扶贫案例。所谓“三片叶子”就是浙江地区盛产的绿茶、黄茶和白茶,引入“远方的山水”后,实惠地助力当地“三农”发展,实实在在地破解了当地贫困群众致富难题,可谓功德无量。浙江茶叶专家白堃元教授功不可没。他常年在广元农村山区进行调研,改良茶叶品种,改进制茶工艺;引进优良品种,优化茶园土地,创新制茶工艺,示范性地种出了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深受欢迎的广元有机绿茶,振兴了一度衰萎的广元传统茶业。同时,他把自己先进的种茶技术通过办班的方式手把手传授给农民。旺苍县茶农张兰英和丈夫管理着一个小茶场,不仅积极参加学习班,掌握先进的技术,而且听从白教授的建议,积极引进“龙井43”号新品种,扩种100亩,每斤新茶鲜叶能卖到几十元,一年可采新叶一万多斤,炒制成茶2000多斤。如今,张兰英的家庭茶场已经扩展为相当产业规模的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每个股东每年都有可观的分红。目前,广元的绿茶种植、管护、制作、销售,已基本成龙配套。更为重要的是,许许多多农家,通过绿茶产业发家致富了,发展起来了。白教授不仅为茶农现在收入着想,也为广元绿茶发展的可持续着想。他预想到广元绿茶种植饱和以后,市场竞争力会下降,价格也会上不去,因此,早早就把另一片叶子——黄茶种植传授给当地农民。紧接着,浙江安吉又把第三片叶子——白茶送到了广元,在这片土地上种植成功,推广到整个地区,形成了新的致富产业。到了2022年,广元市茶园面积50万亩,产量1.68万吨,实现综合产值70亿元,为当地农民提供人均年收入超过5000元;成一定规模的茶叶企业50多家,农民合作社230多家,家庭农场200多个,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产业融合效益明显,“茶业+”“+茶叶”融合发展,促进茶文、茶旅、茶养产业。乡村振兴繁荣,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作品显然有意识地把目光聚集到新时代浙江广元东西部协作的全过程——从普通的扶贫济困,到引进单个项目,再转向推行工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园、文旅产业园;从有形物质的输送,到理念、思想、思维方法的交流与融合,东西部协作从量和质诸方面都在逐步提高。用形象的语言说,就是从更多的“输血”到更多的“造血”,在“输血”过程中不断激活当地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提高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造血功能。全国劳动模范庞博的成长,不光是一个励志的故事,还典型地体现了浙江广元协作强大的“造血”功能。当年庞博下岗后被招进娃哈哈广元分公司,参与创建第一条纯净水生产线的建设。多年以后的2011年,娃哈哈广元分公司投资3000万元,新上了一条八宝粥罐头生产线时,庞博已经是车间主任、厂里的技术骨干,参与了新生产线的建设。这条生产线,仅用三个月就建成,这靠的就是庞博等一群当地技术人才的奋力拼搏。这体现了东西部协作的强大“造血”功能。

在广大农村,大批人才成长起来,成为乡村振兴中的能人、美丽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如新山村的唐小林有知识、能吃苦、脑子灵,活用土地流转政策,承包了村里的土地,建了一大片蔬菜水果大棚,产品质量好,很受市场追捧。而“草莓大王”吴志成则颇有传奇性。他是浙江建德人,长年在四川搞餐饮,当上浙江商会的副会长,因为建德草莓种得好,他就被推举为草莓协会的会长,其实他根本不懂种草莓。四川当地干部不知这种情况,前来请他到转斗镇乡下种草莓。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才下决心研究草莓种植技术,结果一炮打响,不仅种出高品质草莓,还赚到了钱。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成立了浙朝农业公司,开始时流转了500亩土地,后来不断扩大规模,把草莓种到全市的许多乡村,由此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事业红红火火。事实证明,“造血”最根本的就是造就人才。人才多了,就能满血复活,就能不断为乡村振兴“造血”。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陈崎嵘曾经在浙江西部地区当过县委书记,亲身参与过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伟大实践,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切身的体悟和思考,也对国家东西部协作战略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考。他认为,浙江给予广元的各种产业、各种致富技术、资金和物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应该是共同富裕的先进经验、先进理念和先进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缩小东西部差距,让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也能在广元起示范作用,落地生根,共享高质量时代成果,共同走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例如,从传统观念看西部,看到的就是穷山恶水,但从进步观念看西部,看到的就是金山银山。因此,他在后记中,就东西部协作战略提炼出具有深意的十点理论思考。实际上,《远方的山水》就体现着作家后记中的“十论”思想。这“十论”揭示的“三农”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有深度,也有新意——“三农”从来没有拖改革开放的后腿,也没有成为改革开放的负担。恰恰是因为“三农”问题的不断破解,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能在各种困难局面中顺利企稳,中国才能在剧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三农”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有了这样的观点,这部作品不光讲故事,还出思想。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