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具有‘工矿文化’基因,这种基因无论经历多少代,都会依然赓续下去,这是石嘴山发展‘工矿文学’的一大优势。”4月3日,来石嘴山市参加第三届“宁夏城市文学周”的著名作家藤贞甫说。石嘴山市连续3年举办“城市文学周”活动,擦亮“宁夏城市文学”品牌,重塑工业之城的文化品格。
石嘴山市有着独特的工矿历史、移民文化和多元交融的城市特质。2019年,石嘴山市被授予“中国散文诗创作基地”称号。2022年,石嘴山市提出打造“宁夏城市文学新高地”的目标。
“城市文学”正悄然改变着石嘴山市的精神气质。2023年“爱上一座城”征文活动中,700多位市民用文字诉说乡情;2024年,这些作品被搬上朗诵会舞台,深情告白引发全场共鸣,部分作品更被送往北京电影学院洽谈影视改编;“塞上书香节”送出3000余册书籍,14场阅读活动让书香弥漫;跨年音乐会一票难求,矿工、快递员登上百姓春晚舞台;《左手黄河右手贺兰山》等10首原创歌曲传唱大街小巷;社区书店里亲子共读,文化广场上自发朗诵,市民们用不同方式演绎着城市故事。
石嘴山市还确立了让沉睡的工业遗产通过文学叙事焕发新生的思路,文学正在转化为城市发展新动能。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已吸引《万里归途》《山海情》等40余部影视作品取景,成为北京电影学院创作实践基地。大武口工业遗址公园里的废弃厂房被改造为陶瓷艺术馆,并通过微短剧讲述白瓷的故事。“厂房承载着石嘴山独有的文化基因,瓷厂虽然不在了,但是仍牵动着很多人的记忆。”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美协主席陈刚刚说。
2023年5月,首届“宁夏城市文学论坛”成功举办,鲁迅文学奖得主钟法权等名家齐聚,宁夏城市文学学会正式成立。2024年6月,第二届活动创新设立“石嘴山·宁夏城市文学奖”,吸引全国200余位作家参与。今年4月,第三届活动邀请柳建伟、藤贞甫、刘亮程等多位知名作家走进石嘴山。三届活动期间,累计举办讲座20余场,覆盖逾万人次;《石嘴山市城市文学丛书》《名家笔下的石嘴山》等相继出版;《贺兰山》文学双月刊推出“工矿文艺专刊”,近百位作家记录了“矿坑变湖泊”的生态奇迹;宁夏作家曹海英推出记录石嘴山工业变迁的报告文学《乌金时代》。
“我们希望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书写石嘴山的历史变迁,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兴城、以文兴业’。”4月4日,石嘴山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