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 >> 阿 普:老巷深处,永远的味道

阿 普:老巷深处,永远的味道

2025-03-24 16:27:18
浏览量:

鸟儿飞来飞去,卖麻糖的老大爷,敲打着“叮叮当当”的响铁,穿进永川张家坡百年老巷,放下肩上的担子,笑嘻嘻坐在红梅面馆的木凳上,大声喊:“二两,杂酱,原汤多菜。”尾音拖得长长的,整个巷子便有了吆声吆气的回音。


百年老巷的陈年旧事

提起张家坡,真是无人不知,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里可是重庆永川赫赫有名的家电城。小彩电、洗衣机、冰柜、步步高电话机、BB机、小灵通、大哥大等等无一不是从这里最先上市,给这座城市带去最前瞻的体验。

于是,张家坡很快远近闻名家喻户晓,成天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成了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

方圆百里来这里买家电的人,总是饿着肚子来,为的是吃上一碗张家坡老巷子红梅面馆的臊子面。因为这个缘故,离张家坡家电城仅仅几十米的老巷子也红火起来。

虽然红火,但毕竟是老巷子,路面沟沟坑坑,浊水横流,垃圾遍地。再看看巷子两边,狗尾巴草、蒲公英和不知道名字的杂草长满了墙根,那星星点点的野花倒是新鲜得很,可石板上的青苔黑乎乎的,特别脏眼。

巷子窄不打紧,可挑担子行走在巷子里的人却不少,有卖豆腐脑的;有卖油果子的;有卖针头线脑的;有卖水果的,有卖麻糖的,有卖担担面的……只有卖冰糖葫芦的不占地势,抱着一根插满糖葫芦的竹竿,从巷子中间穿过,宽身得很。可一群小孩子看见了,齐蓬蓬瓮过来,很快就把巷子堵死了,尽都望着冰糖葫芦流口水,可就是没有钱买,而卖糖葫芦的人把手中的杆子举得更高,生怕哪个胆子大的娃儿,跳起来摘了他的葫芦。

由西大街从老巷子穿过,经红梅面馆,歪歪扭扭绕几栋楼,几乎围着转一圈,到西大街的另外一个街口,就是大安沙坝酒厂的专卖店。沙坝酒是老酒,本地小高粱酿造,看上去明澈透光,那明澈之中却有若隐若现有高粱的本色。喝上一口,醇厚的口感里隐藏着高粱的糯香,这酒是真的好,好在容易勾出饮者的一腔豪情,好在不上头,好在绵柔之中有火一样的刚烈。

一大早,穿上运动衫,小跑到大西街,隐入张家坡老巷子,吃碗红梅炸酱面,散步至沙坝酒专卖店,打一斤老酒回家,这一天的日子就是好日子。


红梅面馆老巷飘香

张家坡老巷在这里左转,再拐几道湾,过张家坡社区办公室,豁然开朗,一道小铁栅栏,把老巷子隔开,里面锁住的是张家坡百年老巷的过往,外面则是喧嚣繁华的闹市。

右边是两间平房,门前一块小坝子,停放着拉货的三轮车和一些杂物,一幅蓝色的塑料布分界,五步石梯上去,靠楼房前面一块三角形的平地,大约有200平米多一点,几盆海棠花摆在梯口,栏杆围绕,栏杆外有一棵苦楝树,枝桠繁茂,高过了二楼。约四五张小方桌,有木凳,也有塑料凳,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这里就是红梅面馆。

有这家红梅面馆的今天,真要感谢红梅的母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初,红梅和红梅的母亲都在帮张家面馆打工。说是面馆,还卖稀饭、包子、油条和馒头,生意差强人意,母女俩收入也不高,只能说混碗饭吃。当时,改革开放不久,张家坡仍就是一派荒凉,偌大一片地就两三套房子。从安岳农村过永川来的母亲,大起胆子,想尽办法四处借钱,在张家坡修了一楼一底的房子,两层楼总共有400多平米,这在当时真是了不起。而今虽然这个位置没有被规划,也没有享受到拆迁的政策,然而它的价值还是不可小觑,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都是这样的。关键是有了这一楼一底的房子,才有了后来门前的红梅面馆。如果没有红梅母亲的决心和勇气,恐怕永远也没有这家老面馆的存在了。

有这家红梅面馆的今天,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母女俩帮工的张老板。红梅说,要不是看不起张老板那怪脾气,母女俩都先后和他发生了口角,她们也下不了这个决心自己开面馆,也许现在仍然在打帮工,一辈子出不了头。

当然,更要感谢的是自己。开了红梅面馆,红梅成天琢磨怎样有特色,留得住回头客。凭张家坡当时的情形,加之老巷子深不说,又停不了车,客人很是受限,如果没有街坊邻居回头照顾,那面馆真不晓得如何开下去。好在母亲在安岳老家学了一手,她的杂酱很讲究,肉绝对是上乘的前夹子肉,配以适量的后臀尖子肉。同时,黄豆酱和甜面酱是自己亲自做的。泥土里的辅料只要姜就好,其他葱、蒜、香菇、西红柿这些千万加不得,都是败味的。还有生抽、老抽、蚝油、白糖、鸡精、料酒之类,根据市场上的变化不断尝试,拿出最好的搭配。这些都准备好了,那后面的功夫才是真功夫。主要体现在“三看”上,一看“刀”功,无论是主料,还是辅料,都要有形,讲究“方”“圆”相结合,再佐以“滚刀”,这料才算真正的有“料”,才不愧对食材。二看“炒”功,就是所谓的“炒”料,关键在于一个“天地之味”。这些食材的成长,都离不开雨露滋润,离不开阳光烤晒,离不开月色抚慰,离不开星光萦绕。当然更离不开大地,离不开山川湖海,离不开人,离不开镰刀和锄头。所以不断翻炒,用鼻子闻,用眼睛看,用舌尖品。要炒出雨水之晶莹;露珠之柔润;阳光之刚毅;月色之皎洁;星光之清凉;大地之厚重;山之高远;川之坦荡;湖之辽阔;海之博大;人之灵性;镰刀之利,锄头之钝。一锅杂酱,居然有这多的玄妙之处啊!虽然是妈妈的味道,但红梅自己一头扎进去,把全部的心血都用上了,一开始那个辛苦啊,那个拼劲啊,简直是平常人没法想,没法比。跟母亲学,四处访,日夜揣摩,与客人交流,就这样一天天红梅发芽了、开花了,而且是红灿灿的花,把张家坡这条百年老巷照得透亮。

红梅面香飘老巷子,引来八方客。这碗红梅面一传二,二传十,十传百,整个永川通城都晓得了,好面不怕巷子深,好这一口的,要爽一筷子的人络绎不绝,成了张家坡百年老巷的一道人文风景。就连昌州地盘上的荣昌、大足,还有老江八县的江津、合川、璧山、铜梁、潼南都有人闻香而来,成都、重庆的也有,红梅面果真是大名远扬了。

但红梅没有止步,她母亲带她一起创新出小块牛肉面,香、辣、糯、柔、甜五味俱全,让客人们赞不绝口。几经体味,红梅又与面条加工师傅沟通,定制了“方杠”面条,刚而不硬,柔而劲道,入口爽滑,过喉难忘。

红梅面馆还要感激左邻右舍以及同城的老顾客老粉丝。他们觉得,红梅面馆虽然看上去显得有些简陋,但这里有小时候的味道。就说每天都来的骆大伯吧,红梅面馆诞生之初他就在,这里成了他的早餐店。

老巷深处,谁也忘不了红梅面那永远的味道。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